第五章 皇室求婚
玛格丽特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因她的美貌、才华和言谈举止而出名。她和母亲一起漂泊在洛林及法国其他地方的不同家庭里暂住,所有认识她的人都对她着迷。在她童年时期订下的与圣·波尔伯爵的婚约已经解除。如今,来向她求婚的人络绎不绝,但都被她的母亲一一拒绝。伊莎贝拉为她有这样的女儿感到非常自豪,她对玛格丽特未来的归宿抱有很高的期望,因此,她一点也不愿意为女儿的婚姻匆忙做出安排。
与此同时,在英格兰,亨利国王的叔伯和亲戚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的不和,此时已经达到了高潮。两个敌对派系的领导人,一个是温彻斯特主教亨利·蒲福,他在国王未成年时期一直掌管着国王的个人事务;另一个是格罗斯特公爵,他在同一时期摄政英格兰。国王当时大概24岁,如果他是一个果敢坚强的人,他也许已经控制住了这些愤怒的争论者,并通过将政府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使双方“和平”共处。但亨利是一个怯懦胆小、意志薄弱的人。他处在双方的唇枪舌剑中,面对来自两派党羽的骚乱和过于激烈的冲动,他根本无法招架。事实上对双方来说,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应由哪一方出谋划策来实施对国王最大限度的控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双方很早就开始谋划为国王选一个妻子。双方都知道,无论哪一派的领导人在商讨国王的婚事上取得成功,就绝对能在宫廷中确立自己的影响力。
在那个时代,一定程度上如同现在一样,国王和王子在婚姻大事上,或至少就自主选择伴侣而言,必须去克服一些特别的困难——事实上他们的婚姻都是包办的,如果他们年纪尚轻,不参与或不能参与安排婚姻计划,那他们只能认可。若他们成年后拒绝服从父母或议会安排给他们的婚事,则很可能会招致很大的麻烦或政治纠葛,甚至公开的大战。
如果婚事尚未安排,国王便已成年,那他就可以有一定的自主权为自己安排,亨利六世便是如此,但是他选王后时依旧会感到受限与尴尬。他无法亲自到其他国家的宫廷去挑选心仪的公主,因为在那个时代,任何一个有如此身份地位的人去访问其他国家都是非常不安全的,除非是作为军队领袖且带着军团。对于其他王朝也是如此,国王很难离开自己的国家。因为如果国王不在朝的话,各个派系间经常会因一些政府管理方面的事发生积怨和争端。
基于这些原因,希望自己挑选妻子的国王或王子不得不依据关于妻子候选人性格的传言以及她们的肖像画来做出选择。亨利六世尤其如此。蒲福主教和格罗斯特公爵,都渴望由自己的政党来为国王找到一位新娘。所以对于亨利六世来说,以任何理由离开这个王国的尝试都无疑会使这两个政党立即发生正面冲突。
格罗斯特公爵和那些与他一起行动的人把目光锁定在阿玛格纳克(Armagnac)家族的三位公主身上。他们计划与这个家族展开协商,并获得三位公主的肖像,送往英格兰,以便让亨利从她们三个中选择一位。有专门委任的委员会来管理这项业务,他们负责协商拿到肖像的事宜。蒲福和他的朋友们对阻挠这一计划的成功实施非常感兴趣。当然,在当前阶段表现出任何公开的反对意见时,他们都必须非常谨慎小心。
国王对取得肖像这件事做出了严格的指示,要求尽可能地保证肖像完全如实地还原三位公主。他希望画家不要在作画时刻意美化公主的肖像,公主也不应该为肖像画而穿上异常华美的服装。相反,给她们画像时她们必须“身着简单的外裙,面容就像当面看到的一样,她们的身材、容貌和肤色要如同原本的那样”。这位画家也受到委员们的指示,必须尽快完成肖像并将这些肖像画送到英格兰,以便国王尽快看到她们的“形象”,从而在这三位年轻女士中间做出选择。
尽管格罗斯特公爵对于让国王在阿玛格纳克家族三位公主之间做出选择的计划几乎在每个细节上都是精心设计的,却未能成功实施。事实上,这些公主的父亲同时还正忙于同法国国王查尔斯七世(Charles Ⅶ)协商自己女儿们的婚姻,所以他希望暂缓与亨利六世的协商,直到他对与法国国王的协商能否得到更好的结果心中有数时。因此,他设法干扰、阻碍画家的工作,以拖延肖像画完成的时间。
正当格罗斯特公爵和他的党羽忙活着实施他们的计划,促使亨利选择这三位公主中的一个做妻子时,蒲福也没有闲着。他听说在安茹有一位叫玛格丽特的姑娘,美丽又多才多艺。经过充分的调查和思考后,他下定决心要让她成为英格兰王后的候选人。
有一个叫尚舍维尔(Shampchevrier)的人,在法国与英格兰之间的战争时期被囚禁在安茹,扣留他的骑士向他索要赎金。然而他并没有被关进监狱,而是获得假释,所以可以在英格兰的大范围内自由活动。他以名誉担保,在支付赎金之前绝不会逃回自己的祖国。
尚舍维尔虽然是个囚犯,但是从出身和受教育程度来看却是一位绅士。在英格兰期间,他跻身于那里的上层社会,经常出入宫廷,且常与国王交谈。在其中一次交谈中,他以热情洋溢的言辞赞美安茹的玛格丽特的美貌与非凡智慧。据说尚舍维尔就是由蒲福引见的,他知道尚舍维尔和玛格丽特相识,所以引荐他给国王,从而让他有机会在国王陛下面前不经意地提及玛格丽特,不至于使国王怀疑他所听到的对于她的褒奖是由他的朝臣们为他制订的婚姻计划所促成的。
蒲福的秘密计划成功了。尚舍维尔描述的形象激起了国王强烈的好奇心。
亨利六世说:“我非常希望看一看这位年轻女士的肖像画。”
“陛下,我可以很容易获得她的肖像画,”尚舍维尔回答说,“如果国王陛下愿意以此目的派我去洛林走一趟的话。”
尚舍维尔认为,国王委托自己去洛林,就会使自己有充分的理由离开英格兰而不受假释条件的限制。
最后,亨利六世给了尚舍维尔离开英格兰的必要权力。尚舍维尔不满足于仅得到口头上的许诺,要求国王给他一个带有亲笔签名的安全通行证。尚舍维尔收到通行证后,离开伦敦,踏上了旅程。当然,这次远行的性质和目的都必须严格保密。有个叫作萨福克(Suffolk)的贵族伯爵在这件事情上得到了国王的信任,国王安排他和尚舍维尔一同执行这一任务,他要跟着尚舍维尔去洛林了,就是玛格丽特和她母亲在当时所居住的地方。在那儿,他要帮助尚舍维尔安排完成画作。他们雇用了法兰西最优秀的画家来完成此任务。一旦画作完成,尚舍维尔就要带着它返回英格兰。同时,俘获尚舍维尔的英格兰骑士不知从哪里听说他的俘虏离开英格兰回到了法兰西,这消息使他十分愤怒。他觉得尚舍维尔违誓脱逃,没有交付赎金就返回了法兰西。在那时看来这种行为是极其不光彩的。因此,骑士决定立刻向法兰西国王上报此事,说明情况,并请求国王重新抓捕逃犯,将其遣回英格兰。因此他去找格罗斯特公爵说明了情况,恳请他恩典写信给法兰西国王,告诉国王尚舍维尔违誓脱逃,请求国王不要庇护他,将其抓捕送回英格兰。格罗斯特之所以很乐意这样做,很可能是因为他知道尚舍维尔是蒲福的一位朋友,或者至少他和蒲福的利益有关联。他怀疑,这次的法兰西之行与某个阴谋或计划有关,通过这一计谋,蒲福和他的派系将得到某些好处,这一切完全是有可能的。因此他写了这封信,并很快呈给法兰西国王。
查尔斯七世收到信件就立刻下令抓捕尚舍维尔。然而,此时那幅画作已经完成。带着画的尚舍维尔正在从洛林返回英格兰的途中。他受到拦截,然后被带到樊尚,需要当面向国王解释此事。
事已至此他不得不讲出整个事情的原委。他说他根本没有违背假释条件打算逃脱,也没有打算以任何方式欺骗在英格兰俘虏了他的人,逃避支付赎金。自己是奉英格兰国王之命来到法兰西的。他也解释了他此行的目的,并给查尔斯七世看了他要带给亨利六世的那幅画。尚舍维尔还拿出了亨利国王给他的安全通行证,证明了他所说的话属实。
查尔斯国王听到这一解释后哈哈大笑,得意于自己如此巧妙地发现了亨利国王风流韵事的秘密。想到亨利国王迷恋上了一位女士,而那位女士和法兰西王室关系甚密,他就很高兴。他认为或许可以借婚姻谈判这一机会,让英格兰在一些条款上做出让步。所以他立刻放了尚舍维尔,建议其尽快前往英格兰,并竭尽所能去说服亨利国王选择玛格丽特做王后。
于是,尚舍维尔返回英格兰并汇报了此次任务的结果。国王对画作非常满意,他立刻决定再次派尚舍维尔秘密前往洛林去见玛格丽特的母亲。但他决定先将尚舍维尔从假释中彻底释放,于是用自己的钱支付了赎金。格罗斯特公爵目睹了这一切,非常恼怒。他发现尚舍维尔一回到英格兰就立刻去了宫廷,并在那儿频繁地与国王和蒲福会面。此外,当了解到国王支付了应付给骑士的赎金,然后尚舍维尔又一次被派遣出去时,他随即就猜测出会发生什么。很快,整个宫廷因为国王向玛格丽特求婚一事一片欢腾。
格罗斯特公爵和他的党派当然会极力反对迎娶玛格丽特,因为他们很清楚,是另一个派系引起了国王对玛格丽特的注意。他们两个派系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场长时间的争辩。争辩中,一方有计策,另一方也有对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尔虞我诈没有尽头。最后,玛格丽特的支持者们获得了胜利。那一年,英格兰和法兰西正式任命1444名委员在指定的一天相聚在图尔市,协商两国停战的协定,为永久和平做准备,而亨利六世和玛格丽特的婚事为此奠定了基础。双方决定休战两年,其目的是让两国有足够的时间为两国之间的和平相处以及这桩婚约的条款和条件做出详细的安排。
停战的消息一传到英格兰就引起了很大反响。格罗斯特公爵和那些支持他的人组成了一个强大的政党来反对这桩婚事。他们没有公开反对联姻这件事,因为他们清楚那样做是不明智的。于是他们将反对的矛头指向与法兰西和解这一计划上,他们认为英格兰军队获得的荣耀和英格兰国力取得的进步在当时达到了顶峰,此时建议国王停止军队正在进行的远征事业并因此而牺牲英格兰领地近在咫尺的巨大利益,这对国王的谋士来说是极其耻辱的。
这个问题在宫廷和议会引发的讨论及意见分歧非常激烈,但最后还是蒲福和他的派系取得了胜利。为了商讨两国永久的和平,也为了协商联姻的条款和条件,亨利六世任命萨福克伯爵为特派使节前往法兰西王宫。刚开始,萨福克并不情愿接受此任。他担心,为了达成国王的心愿,他不得不向法兰西做出巨大的让步,但倘若在未来某个时候格罗斯特派系执政的话,他可能要为这一举措承担责任——以牺牲国家利益、损害国家荣誉为代价,建议和协商一种有失尊严的和平,此等大事倘若失败,他或许会以严重叛国罪受审,甚至判刑。无论如何,收到任命后他失去了勇气,请求国王不要让他去执行这样危险的任务。然而,国王并不答应他的请求。最后,他们总算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国王向这位伯爵下达书面诏书,以皇权命令他承担大使使命,诏书以正式且庄严的形式颁布,而且要签字并加盖印章。如若他的敌人日后掌权对他进行审讯,萨福克可以用此文件为自己辩护,从而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协商和平、安排婚礼的条款及条件事宜的过程中,许多困难摆在眼前,其中的一个障碍是由玛格丽特的父亲勒内造成的。他宣布不能答应将女儿嫁给英格兰国王,除非亨利国王先将安茹省归还给他和他的家人,因为安茹是他先辈的领地,但亨利国王的军队攻克并占领了它。萨福克伯爵非常不情愿归还这块土地,他很清楚这在英格兰是最不得人心的事,或者说这很可能让英格兰民众更加反对这桩婚事,从而会给格罗斯特派系的反对呼声增添新的力量和热情,因为这些土地是英勇的英格兰军队用一次次艰难的战役和无数将士的牺牲换来的。但是勒内很固执,萨福克无奈最后还是顶住各方面重压让了步,把安茹归还给了他。
勒内反对的另外一个理由是他没有足够多的财富来给女儿置办与如此庄重的婚事相匹配的嫁妆。他说,他也没有钱让他的女儿风风光光地嫁到英格兰。但亨利国王说有没有嫁妆没什么关系,他只想得到公主的芳心,不需要任何嫁妆,他认为她的个人魅力和天资远远超过了世界上所有的财富,只要她的父王和母后能允许自己娶她为妻,他就绝不会索取他们一分一毫的嫁妆。
亨利国王迫切地希望能尽快协商好婚礼事宜,并尽量满足“勒内王”所提出的任何要求。因为与此同时勃艮第王朝有一位年轻勇敢、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王子也深爱着玛格丽特,是她的追求者。这位年轻的王子此时身在法国,他随时准备着利用玛格丽特与亨利六世协商婚礼期间可能出现的任何突发状况以提出自己的诉求,说不定会抱得美人归。而玛格丽特也不知道她更青睐这两位追求者中的哪一位。她那时才15岁左右,只能完全听命于自己的父母。那时她的家族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为了政治利益,所以基本不会考虑这位年轻女孩的个人喜好。
最后一切就绪,萨福克带着需要经过国王委员会和议会批准的和平条约与婚约返回了英格兰。随之而来的是格罗斯特和蒲福派系之间新的较量。国王当然向蒲福施加了压力,所以和平条约与婚约占了上风。最终这两项合约都得到了批准。萨福克伯爵由于在此事中尽职尽责,被封为侯爵,并被任命为国王的代理人前往法国,以国王的名义按照皇家婚礼的传统习俗迎娶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