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西安音乐学院筝专业在探索中得到初步发展
第一节 筝专业建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发展概况
(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与音乐环境
在我院自建立筝专业到1978年改革开放期间20余年的时间里,我院筝专业从懵懂到逐步走向成熟与规范,同时也经历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时期,再到“文化大革命”,最后改革开放打开新局面。历史跌宕起伏,我们筝专业也随之变化。在波折中前进的这些年,为后面几十年的更快速更完善的专业路程打下了十分重要和坚实的基础。这段时间也可以称之为我院筝专业从建立到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
(二)我院筝专业在各方面得到初步发展
(1)邀请筝演奏家来校讲学:在此期间,在高自成教授的带领下,我院筝专业开始正常、正规地开展学习和工作。但它毕竟是个新生儿,初出茅庐,少不经事,所以我院就盛邀全国各地知名的筝演奏家与教育家来校讲学,学到了广泛的筝专业与理论知识。比如1957年东北音乐学院的曹正先生在我校筝专业建立后讲学一年;1962年河南音乐学校的王省吾先生来我校短期讲学等。老前辈们不仅带来了筝专业知识,在教育教学方面也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经验,弥足珍贵。
(2)培养筝专业学生:筝学科自建立起,在教学实践上也有了一个新的局面,在1959年就有了第一批的筝专业毕业生。比如郭双珠就是附中第一批筝专业的学生,最后在我校读完本科毕业,在校学习十年时间;乔廷秀,是我校第一批学生,也是高自成老师的一名学生。此后一批批的学生来校学习筝专业的技能与理论知识,并学以致用,很多学生毕业后进入音乐团体或留校任教。据雷家 老师讲:“那时候学筝,是不介入派别的学习,博取众家所长,各个筝派的代表作品都是有所涉猎的。”这就为以后秦筝陕西流派的复兴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石。
(3)会议研讨:1961年8月,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第一次古筝教材会议在西安举行。这是全国民乐教材会议精神指导下召开的教材编选座谈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汇集的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13位筝家学者,比如,上海音乐学院的王巽之;广东音专的苏文贤、罗九香;四川音乐学院的曹东扶;河南音专的王省吾;东北音专的曹正、赵玉斋;西安音乐学院的高自成、周延甲等,他们同台演出,互相学习。会议形成三个重要文件:《统一古筝技法符号》《古筝教材选编座谈会辑要》《高等音乐院校古筝教学参考曲目》。《统一古筝技法符号》编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筝弹奏的第一套规范的指法符号,在《高等音乐院校古筝教学参考曲目》中由周延甲先生等当时我院筝科小组合编的《陕西筝曲16首》被列为音乐艺术院校古筝专业学生的学习曲目。这次会议不仅证明了我院在当时全国筝界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得到全国各大音乐院校的重视与认同,也说明了全国各地区、各音乐院校对筝专业的发展统一性的重视,在全国一盘棋的形势下更好地发展中国的民族乐器。
(4)教学大纲的拟定:教学大纲的拟定说明教学方面有了统一、有序的指导性要求。
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为顺应时代潮流,筝曲教学的曲目拟定是这样的:《东方红》 《公社闹花灯》 《伟大的北京》 《学习雷锋好榜样》等。
1960年8月15日,由当时筝专业学科小组合编的《儿童筝曲15首》(《信天游唱给毛主席听》《做棉衣》等)作为我校筝专业的教学资料来使用。在此教材内页,当时的筝科小组做了说明,大致的内容是:“教材的刊印是为了专业学生的学习更为方便,也不会出现之前抄谱抄错的现象,(一九)五九年我们就开始了古筝新的体系的教学,就是在教材内容上极力编选表现社会主义现实题材的乐曲,在技术上开始学习双手弹筝的使用,使左手更好地配合右手演奏,这样的教材和教法是否符合三化(民族化、群众化、现代化)的要求,还请大家给予指导。”这一说明充分反映当时筝专业学习的走向,也反映出当时音乐大环境的走向。
20世纪60年代使用的筝教材剪影
另外一次教学大纲的修改是在1977年。当时,“文化大革命”结束,教材也随政治时局影响而变化,教材改编为《筝曲六首》(《绣金匾》《北京的金山上》《丰收锣鼓》等)。
七十年代使用的筝教材剪影
(三)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所做出的贡献
周延甲先生,生于1934年,山西闻喜人,秦筝教育家、演奏家。1953年考入西北艺专(现西安音乐学院前身),后派往东北音专学习, 1959年毕业留校任教。曾任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等,在校任教期间,在秦筝理论方面大力研究秦筝历史,倡导“秦筝归秦”理论思想,在创作秦筝曲目方面也有一定的继承与创新,首先以改编民歌的方式,后以眉户(迷胡)、秦腔、碗碗腔等戏曲音乐为基本素材,创编了大量的新筝曲,如最早的《绣金匾》就是周延甲先生在雷家 老师的建议下,将陕西音乐独有的音乐素材与河南筝曲《双八板》的演奏技艺相融合,耳熟能详的旋律得到了陕西人民的喜爱,这使周延甲先生更为明确了“秦筝归秦”的准确方向和途径——音乐还是要扎根于人民的,陕西筝派的复兴同样也靠这个。
周延甲先生为顺应社会与时代背景及潮流,先后创作许多时代性极强的筝曲。如先生创作了筝独奏曲《富士山风暴》来支持亚非拉美人民革命斗争;创作了筝与乐队《越南中国》来描写抗美援越时期的日子;在全国学习焦裕禄的热潮中,创作了筝独奏曲《忆爸爸》。而且在他从东北音专学成回校任教后,还开始了对筝这门乐器进行改革的研究,周老师在乐器改造方面倾注了许多精力。
在周延甲先生任教期间,我院筝专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在技术、理论、实践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对我院和陕西秦筝流派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跨越,也可谓是“秦筝归秦”(下文中会详解)付诸于实践的一个时期。周延甲先生说过“事业是永恒的”,说明了“秦筝归秦”能够得到真正的实现,陕西筝派得到真正的复兴这条路,还要走很长的时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路漫漫其修远兮。
表2 周延甲先生的艺术创作与成就
第二节 西安音乐学院筝专业与陕西筝派
陕西筝派作为一种极具本土音乐文化风格特色的现象,直接影响着我院筝专业学科的教学。它使这一专业学科的发展基础直接依附在陕西本土文化背景之上,形成与其他地域的筝专业学科风格与教学上的不同。这种派系的力量一直在教学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换句话讲,我院筝专业与陕西筝派之间也是相互辅助的关系,研习陕西筝派是学院筝专业学科学习与发展的根基与目标,流派中可以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弹筝人,也可以有许多热爱音乐却又没有经过音乐学院专业培养的普通音乐爱好者,或者是民间艺人等等,而我们音乐学院为陕西筝派培养的则是更为专业与系统的筝演奏者。也就是说,我院的筝专业是陕西筝派的一个专业的分支,陕西筝派也为我们所学习的理论与筝的技艺方面提供了许多的考究与支持。反过来讲,也正是有了西安音乐学院筝专业学科的开设,培养了更多的专业人才,陕西筝派才备受大众的关注,从而有了复兴陕西筝派的想法,进而又将这一想法付诸于实践当中。所以两者唇齿相依,不可或缺,相互促进。我院的筝专业学科也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一直致力于复兴与发展陕西筝派,而对陕西筝派的独特风格曲目的学习也体现在了我院筝专业学科的教学当中。
第三节 “秦筝归秦”学术思想的提出与意义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现在把这句话放在文章的这个位置的含义是开辟一条属于自己流派的道路,是需要许多人集思广益、共同努力得来的。“艺术的最高成就莫过于建立流派,创立风格。……“长安之地,文化厚重,历史流长,万方辐辏,名家荟萃,没有理由不出大艺术家,没有理由不建立自己的艺术风格和流派。”① 虽然艺术的最高成就莫过于成立一个流派,发扬一个流派,但是,建立一个流派并非易事,要有代表人物,要有代表性的作品,要有艺术家群体,还要有自己流派的理论,并且最重要的是要得到社会的承认。而这一崇高的目标想要得以实现,则是需要数十年、上百年、毕生甚至几代人的积累或许才能成功。也正如魏军先生所言:“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历史时段的 ‘铺路石’。”① 有了每一时期一砖一瓦的铺垫,才有将来的康庄大道。“秦筝归秦”就成为我们秦筝陕西流派的精神指引,有了目标,就不会迷失。无论是客观历史条件,还是主观人文方面,我们都有必要和责任去实现它。不仅是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陕西人,还有在这里学习“秦筝”文化的异乡人,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不仅要振兴秦筝事业,更要发扬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因为音乐是没有地域与界限的。
① 出自李斯《谏逐客书》“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
① 引自华韵《历史呼唤长安乐派》, 《音乐研究》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