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魏军先生的学术态度
一、认知过程
1. “零”的启示
世间万物,终有终极之日,日、月、星、辰以及看到的一切,都要走向终极,“永生”这个字眼,在某个时间里,也是代表着终结、终点。魏军先生从工作至今,他的创作、教学、理论研究工作,始终与秦筝紧密相连,他亲历了秦筝流派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崛起、发展、创新、再创新的全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心中有一个“零”的概念。魏军先生所谓的“零”等于终点,也等于起点,或者说,什么都没有,也可以说,什么都将有的开始。佛在信仰终极为“空”, “空”也是虚无的什么都没有,也就是“零”。
“零”其实就是心无杂念,做好音乐(事业)要全身心地投入,所谓虚空也就是说明音乐本身是人们灵感所激发出来的东西,只有一切归零,才能够专心去做好自己的事业,创作出更好的曲目。当你觉得已经成功或者说是到达终点,其实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但不是简单的原地起点,而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并且在学术研究上面,随时要做到领悟音乐的精髓、永无止境。
2.筝术与筝道
一字之差,谬以千里。“筝术”指筝的技术、专业技能。这是学习这门乐器的必须具备的条件,没有一个娴熟的技能,没有对音乐深层次的理解,也就无法熟练地掌握好它。除了有高超的演奏技巧外更要大量的研究筝文化,这就是“筝道”。如只学习筝乐、能弹筝曲、能掌握筝演奏技巧,但不从学习筝文化方面着手,其学习的思路就会越走越窄,思想意识也会变得狭隘,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
弹筝须先重“道”,敬业修得,身为人师,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无不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素养。无论从教学、创作、科研方面的点滴积累,都与魏军先生扎实的学习精神、治学态度密不可分。对“道”的解释,先生有他自己的理解。他认为“道”是由“首”字作为基础的,“首”是指人的头脑、人的思想、意识。身为人师,应该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学风、诚实扎实的治学态度,这是我们一辈子应该遵循的正道。
笔者通过研究筝的文化,对陕西筝派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演奏先生的乐曲,研究先生的理论,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个筝人如想开拓自己的思路,拓宽自己的眼界,积累深层次的音乐内涵,只会弹筝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筝这一仁智之器深刻的文化内涵,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与学识。
二、仁智之思 和合之美
1.文化心态的开放
仁是中国文明、文化的精髓,智是大智大慧中无我、无私,体现出“秦筝”的价值,如何发挥“仁、智”,就要去靠群体、团队的力量,单单写几首曲子、几篇文章是不能够的,必须要提升教师个人的学识,大胆地创新、以人为本,树立仁义,坚持,凝聚,运用智慧传承秦筝文化。
魏军先生在创作中不仅继承传统、发展创新,还不断地尝试,并引用外来音乐元素,使这一流派的发展之路更为宽广。这种把西方音乐巧妙地融入中国民族音乐风格中的思路,是在继承民族音乐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使其风格、演奏形式、演奏技法得到提升。比如他对七声音阶在筝上的定弦及演奏技法的运用,这种创新思路值得借鉴与提倡。历史中有很多关于音乐的记载。其中汉代李延年的故事“因胡曲更造心声二十八解”,虽然历史久远,但人们津津乐道,是因为中外音乐的不断交流,使很多外来的音乐元素逐渐融入了中国民族音乐中。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中国的民族音乐。通过先生在创作中的创新思维,以及对如何包容中西方音乐风格的思考,正体现了仁智中对于音乐创作不保守、不偏激、不隐蔽的精神。
笔者多次学习、演奏先生的音乐作品,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触。他创作的筝曲旋律优美、风格细腻独特。每次音乐会演奏他的筝曲,都深深地打动听众的心灵,那是因为他的筝曲作品来自他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读先生所写的文章,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到先生对于筝史客观、真实的阐述。总结先生的学术主张,感受到他对于秦筝陕西流派的思考与远虑。这种把中国音乐文化、中国精神内涵、中国美学思想合为一体、把中西方音乐以及不同文化历史背景的音乐融为一身的行为称其为“合”,这里面包含对音乐美学的追求、文化心态的开放以及精神创作的高远意趣,非如此认识不能深达其内涵,“没有仁智之思,哪有和合之美”。
2. “仁智”与“明德教化、乐音至善”的关系
“明德教化、乐音至善”精确地把我院的教育方针逐渐地转向到中国音乐教化的理念方面,这里包含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
随着中华民族两千年伦理道德的发展与积淀,古人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也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的体现。仁,被大众认为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最普遍的道德准则。在古代,“仁”成为道德价值的核心,随着历史文化的变迁与改造,“仁”依然在当代人文精神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义”在历史的车轮上同样刻上了深深的道德烙印。它称为中华民族难以割舍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且与“仁”并驾齐驱,堪称道德的代表与典范。
“礼”与“仁”相互表里,而“仁”又是“礼”的内在精神。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不可分割。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明礼”“礼节”“礼仪”“礼貌”“礼仪之邦”等这种种词汇,也在展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与谦卑。发扬礼德,也成为弘扬我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智”,智慧、道德发展的推动力。在智慧的推动下,道德得到弘扬,科学得到发展。当代人文社会更需要与智慧引领下的科学观念相结合、相统一,才能打造更加辉煌、更加持久的文明社会。“信”,人之根本。诚信,也成为人们交往的标杆,也是中华民族这个礼仪之邦的美德。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音乐教化的理念,也是我院教育发展的宗旨。“明德教化、乐音至善”这八个字相辅相成,既突出了以乐音为教育、以教化为手段,更突出了以仁爱为德、修养身心,最后达到教化之目的。筝作为“仁智之器”,作为筝专业学科教师,更应该明白这八个字里面的内涵,“仁智”与“明德教化、乐音至善”是等同的,含义是深刻的。这也是我院筝专业教学的最完整的体现,这个目标是我们一定要达到的,在我院筝专业建设中逐渐成熟,这也是魏军先生的学术态度。
三、秦筝精神
筝源于秦,兴于汉,盛于唐,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复兴、崛起、发展,在今日的陕西,故为秦筝。“陕西筝派”是与国内筝乐流派名称大环境相统一的称谓。既强调地域性,又体现时代性。1956年,西安音乐学院筝专业学科建立,伴随着这一专业在西北这座高等音乐院校的学科建设发展,秦筝陕西流派成功地完成了其历史的复兴并逐步走向繁荣。陕西筝派在经历几十年的复兴、发展,实践中,经历五六十年代的艰苦探索,八九十年代的崛起,21世纪的繁荣发展,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百折不挠的精神之路。这种精神包括仁义、智慧、坚持、团结,总结起来就是秦筝精神。它承载着华夏民族2500多年的文明、文化。魏军先生经历了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使之创作、理论、教学具有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他对筝不离不弃,把它视为与自己生命同等重要。直到现在还一直在教学、创作、写文章,他把对筝,以及筝文化的理解,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笔者认为,这种执着、勤奋、刻苦的精神正体现了筝的精神。
先生通过自己的经历、认知、学术态度教导学生“包容、智慧、创新”,这也是他教学、培养学生以及处理一切事物的座右铭。团结、凝聚是力量所在,智慧、仁义是这个“仁智之器”所反映出的时代感与精神气质。只有靠筝人团体的力量与智慧科学的、有组织的、有系统的传承秦筝文化与文明,靠每一代的筝人为秦筝文化的发展、创新努力,发扬秦筝精神,通过完善、成熟的教学体系使秦筝文化走出国门,让越来越多的音乐界同人了解秦筝、了解秦筝陕西流派、了解这个“仁智之器”所带给人们的不只是音乐,更是一种秦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