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水电(1956-2015)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湖南水电发展历程

湖南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基本上属于长江水系,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大水系汇集洞庭湖,在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还有小部分属珠江水系(临武和宜章)、鄱阳湖水系(汝城)。湖南省河流众多,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全省河长5km以上的河流有5341条,流域面积50km2以上者881条,500km2以上者有115条,5000km2以上者17条。湘资沅澧四大水系多年平均径流量1852亿m3,占长江水系的18.52%。

湖南省是一个“缺能”省份,至今尚未勘探到油气资源,煤炭储量也有限,因此水力资源十分珍贵。根据2003年水力资源复查成果,湖南全省单河理论蕴藏量10MW及以上河流192条,理论蕴藏量13270.4MW,约占全国的20%,0.5MW及以上技术可开发水电站967座,装机容量12020.9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486.19亿kW·h;其中经济可开发电站769座,装机容量11349.8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457.58亿kW·h。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水电工作者艰苦创业,以不懈的追求,填补了旧中国湖南水电的空白。从20世纪50年代的湖南第一座水电站华严湖水电站,到60年代的柘溪水电站、70年代的凤滩水电站、80年代的东江水电站,再到90年代的五强溪水电站和21世纪的托口水电站,湖南水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湖南水电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3个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前水电开发前期工作

20世纪40年代湖南省列入水能开发的项目有沅水柳林汊和武水支流洞河的大小龙洞等电站。但均系“初步查勘,尚待详测;且大型水轮机及电机困难,一时尚难举办”。柳林汊坝址位于沅水干流五强溪下游20多km处。民国时期还曾提出过东江、筱溪两电站的开发计划;1940年8月扬子江水利委员会湘桂水道工程处查勘并写出《东江三垅十二浪水力查勘报告》,湖南省水利委员会根据此项报告提出装机22MW。新中国成立后,对东江水库重新做了大量工作,电站装机容量增大至500MW,筱溪水电站开发在扬子江水利委员会湖南水力工程处的《湖南水力查勘报告》中就曾提出,湖南省沅资流域规划发展委员会于1946年提出在益阳至邵阳间筑滚水坝五座的计划,筱溪为最末一座,新中国成立后,资水干流布置了11个梯级,筱溪为其中之一,并选择装机容量最大的柘溪先行开发,已于1962年投产发电。

民国时期曾做施工准备或已开工的小水电站,有资兴宝源河,浏阳赐金滩和南岳络丝潭三处。宝源河为耒水支流,三都上游6km仙人桥附近筑坝,装机450kW。浏阳赐金滩位于浏阳河,距县城3km。1947年4月完成部分大坝工程而停工,南岳络丝潭电站拟装机50kW,未实施。

二、改革开放前30年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水能资源开发虽未提到议事日程,但在这一段期间内也修建了一些十几千瓦或一二百千瓦的农村水电站,填补了历史空白。由群众自筹、地县支持举办的第一座农村水电站是1953年修建的永顺县王村,装机16kW;由湖南省水利部门主持修建的最早一座小水电站是1956年建成的南岳华严湖,装机200kW(民国时期拟建的络丝潭原坝址上游)。这几年中,各地还利用天然瀑布和修建的小水库及渠道跌水,修建了一些农村水电站和水力站。截至1957年年底,湖南全省水电装机容量约达1000kW。1958年规划的几十处大中型水利枢纽都具有灌溉、发电、防洪等综合效益。这一年动工兴建属于大型水电站的有资水干流的柘溪和湘水支流耒水的东江两处,属于中型水电站有湘水支流潇水的双牌和涟水的水府庙两处,还有以发电为开发目标的低水头径流电站白渔潭,这五处的设计装机容量共达1100多MW。已动工的其他大中型水库大都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各枢纽装机容量大都属于小型水电站。柘溪、双牌、水府庙、白渔潭等电站已在1963年前先后建成,延至1975年才陆续安装完毕。20世纪70—80年代初期建成的大型水电站一处、中型水电站三处(欧阳海、花木桥、马迹塘),在建的大型水电站一处(东江)、中型水电站五处(内下二级、小东江、遥田、春阳滩、三江口)。本时期内,小水电建设也有很大发展。

三、改革开放后水电发展历程(1977年至今)

1.调整改革、整顿提高(1977—1985年)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全党工作的重点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移。湖南省水电设计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电力工业部中南勘测设计院按各自的业务和范围分家,推行经济责任制,加强了规划和前期工作,围绕加快水电建设开始了全面的整顿和改革。

1977年4月—1979年10月,历时3年的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全省水力资源普查工作展开。根据普查成果,湖南全省河长大于5km的河流共有5341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km2以上河流115条;省境内各河流的水能理论蕴藏量15324.5MW,理论蕴藏量大于10MW的河流有132条,大于1MW的河流有1280条;全省可能开发的装机容量0.5MW以上水电站共1024处,总装机容量10838.4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488.91亿kW·h。其中:装机容量大于250MW的大型水电站8处,共装机4677.5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196.07亿kW·h;装机容量250~25MW(含25MW)的中型水电站55处,共装机3734.3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183.58亿kW·h;装机容量25~0.5MW的小型水电站961处,共装机2426.6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109.26亿kW·h。完成了资水河流规划复核、汨罗江流域规划、酉水河流规划报告。开展了湖南省2015年中小水电发展规划,湘江干流规划(湖南部分)、沅水河流规划(干、支流部分)等河流规划工作。

截至1985年年底,湖南全省已建成大型水电站2处、中型水电站5处、小型水电站8380处。水电总装机容量2126MW,占当年全省电力总装机容量3863MW的54.9%; 1985年水电发电量74.7亿kW·h,占全年全省电力总发电量147.5亿kW·h的50.7%。

2.改革创新发展阶段(1986—1999年)

调整整顿带来了水电建设规模扩张的新势头。同时,由于水电建设投入大、工期长,以中央财政拨款及以后拨改贷的方式,财政很难维持大规模的水电建设。寻找建设资金来源,探索管理体制的改革,成了湖南省水电建设的重要思考。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4年开始实施,电力工业部指导帮助水电建设系统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把业主负责制推进到公司制,以沅水流域开发的五强溪和凌津滩水电站为依托,组建了五凌水电开发公司,按“流域、梯级、滚动、综合”的模式,先后开发了洪江、碗米坡以及龙头水库,带动了全流域的开发。湖南澧水流域水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1993年成立,该公司是湖南省和水利部为治理开发澧水联合投资组建的流域开发管理企业,主要负责澧水流域湖南境内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经营和管理。先后建成了江垭、皂市水库、索溪水库和关门岩水电站4个项目,总装机容量455MW,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

20世纪90年代以后,湖南省水电继续高速发展。截至1999年年底,湖南全省水电装机容量4900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200亿kW·h。

3.跨越发展的新世纪初期(2000年至今)

进入21世纪,湖南省水电得到了长足发展,长期以来,电力工业垂直垄断经营的局面被打破,竞争态势基本形成,并且形成了中央与众多地方、外资、民营等企业多家办电、多种所有制办电的竞争格局,企业办电的积极性高涨,相继成立了张家界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张家渡水电开发公司等一批民营的水电企业。“十五”特别是“十一五”时期,重大水电项目的建设有序推进,流域水电规划全面展开,移民环保工作不断创新。中国水电八局等一批企业进一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到2014年年底,湖南省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5100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488亿kW·h,水电装机容量居全国前列,实现了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