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河航道建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篇 古代航道建设

第一章 历史上黄河航道的整治与航运的兴衰

摘要

几千年来,我国人民为根治黄河水害,广兴黄河水利,发展航运,做了不懈的努力。本章根据地方志记载和文献资料,简要阐明了历史上黄河干流和沿岸运河工程及其航运建设发展情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黄河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黄河航运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概况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占宗列渠,干流全长5464km,在流域面积75万余km2的土地上,哺育着亿万勤劳智慧的人民,在这里生存劳动,发展经济,创建文化,世代相继互承。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发达地区,见图1-1。

黄河流域雨量比较集中,加上水土流失,水旱灾害严重。但它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各民族和谐相处的劳动人民,在此用以灌溉良田,发展航运,并接济临近运河供水,使黄河成为沟通全国水上交通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水利水运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图1-1 黄河流域简图

第一节 黄河航运历史悠久

黄河流域是我国文化的发源地,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用石器 “刳木为舟”[1],创造了最早的水运工具。大禹治水时,就有 “陆行载车,水行载舟”[2]的记载。到春秋时期,黄河水运更有发展,就在公元前647年,当时晋国 (今山西一带)向秦国 (陕西一带)购买大量粮食,“秦于是乎输栗于晋,自雍 (秦国都在陕西凤翔南)及绛 (晋国都在山西翼城东),相继”[3],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泛舟之役”。可知,此时黄河水运已有相当规模。

到战国时期,《禹贡》给我们提供了当时各州贡赋通黄河的运道。据记载,长江、黄河之间的水陆运输路线有两条,一是由长江入嘉陵江,过汉水,陆运入渭河,由渭河入黄河。二是由长江过汉水出丹水,陆运与洛河相接入黄河。黄河与淮河之间,是由淮河入泗水,达于荷水,接济水通黄河。黄河青海以下也可通航,“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这就是《禹贡》一书所述的以黄河为中心的主要水运路线的联系状况。

第二节 汉代黄河航道整治与航运的发展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巩固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家统一,政权稳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黄河上、中、下游除利用天然河流通航外,在此还应提及的是,魏惠王九年 (前361年),便着手开挖鸿沟,工程是 “引河水于甫田,又为大沟而引甫田水者也”[4]。鸿沟的路线是从开封北面的黄河,或荥泽引水甫田泽,然后从甫田泽开大沟至大梁。于魏惠王三十一年 (前340年),又于大梁开大沟,引甫田水东行,折而向南入淮河,连通了中原地区河、淮之间的重要水道。自此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与济、汝、淮、泗会。……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飨其利”[2]。不难看出,鸿沟水系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为尔后创建秦汉统一帝国奠定了基础。

还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工运河和农田灌溉工程。

西汉关中漕运,经黄河入渭,但渭河多弯,时有险阻,漕船从黄河呢山以西经渭河至长安,需时半年余。武帝时,大司农郑当时建议开直渠通漕,他指出“异时关中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而漕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度可令三月罢”[2]。时武帝采纳了此建议,并“令齐人水工徐伯表,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2]。很清楚,郑当时建议,经徐伯表开挖的漕渠,是西起长安引渭水,沿渭河南岸的秦岭北麓向东,到潼关附近汇入黄河。漕渠经数万人,历时3年多建成,漕运便利,运量增加。

长安漕渠开通后,虽避开了渭河的弯曲险阻,但关中以东的漕运,仍受到黄河三门砥柱的拦阻,颇感不西汉初期,在张良劝刘邦西都关中时曾说,“河渭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5]。由此可知,汉王朝对渭水和黄河水运在统一国家,稳定政权和繁荣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已给予足够的重视。

汉文帝之前,通过黄河运往关中的漕运量 “岁不过数十万石”[6]。到汉武帝时,由黄河崤山以东,运向关中的漕运量增至20万t,最多曾达到 “山东漕益岁六百万石”[6]。到成帝时,一次河决,曾 “发河南以东漕船五百艘移民避水”[7]。此数虽不一定是黄河下游全部的漕船数量,但足以说明西汉黄河漕运的运力规模与运输景象。

便。因而有人试图使漕运避开三门险道,时河东太守番系指出,“漕从山东西,岁百余万石,更砥柱之限,败亡甚多”[2],他想引黄河与汾河水,灌今河津、永济田地,增产粮食,在河东建“粮仓”。以摆脱砥柱之限。张印建议开“褒斜道”[2],整治褒水与斜水,开凿褒水与斜水间的分水岭。即将东方的粮食,改由南阳郡,溯汉江而上,一直到南郑(汉中)的褒谷口,又溯褒水,过分水岭陆运百余里,到斜水,入渭水,顺流而下抵长安。上述两项避三门砥柱的尝试,效果都不好,汾水引水灌田工程数年即遭荒废,褒斜道也因“水湍石,不可漕”[2]不能发挥漕运作用。

避开三门砥柱漕险失败后,便有人提出开凿三门砥柱,以改善黄河航道条件。汉成帝鸿嘉四年(前17年),丞相史杨焉提出,“从河上下,患底柱隘,可镌广之”[7]。意即在黄河三门砥柱,开山扩宽河道,以便水运,结果是所开大石块坠入河中,使水更加湍急,未能获得成功。战国开发的鸿沟水系,此时称荥阳漕渠,在沟通黄河和淮河水运方面,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进入东汉之后,国家的政治中心,从西安迁到洛阳,为发展漕运,除在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张纯主持开阳渠,“上穿阳渠引洛水为源,百姓得在黄河上游支流湟水的中、下游和干流朔方至金城间都有漕船往来。赵充国在建议开发边塞时,曾提到“冰解漕下”,“至春省甲士卒。循河,湟唐谷至临羌以际羌”[8]。可知此时,黄河上游干支流在解冰后,都有漕运之利。

其利”[9]外,阳嘉四年,在洛阳建春门石桥柱上的诏文中,载有“成下漕渠,东通河洛,南引江淮。方贡委输,所由而至”[10]。说明江淮的贡赋仍通过汴渠(西汉荥阳漕渠)北运,由汴渠进黄河入洛河,到达京都洛阳。

两汉在汴渠渠首,均建有水门,以节制黄河入汴河的水量,两汉的渠首水门,“但用木或土耳”[7],是一种木结构。到东汉灵帝建宁年间,“于敖城西北,垒石为门,以遏渠口,谓之石门,……门广十余丈,西去河三里”[11]。说明汴渠水门已由木结构改建为砖石结构,砖石砌筑的石门,比其土木建造的水门,是一个较大的进步。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的黄河航道整治与航运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战争连年,黄河流域人口减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但战争需要水运军队和军粮,对黄河航道进行整治,并在南北两岸开挖运河,使黄河水运得到进一步发展。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曹操为军事需要,于东汉建安七年(202年),在浚仪与睢阳之间治睢阳渠(即汴渠),引黄河水沟通与淮水的联系。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率部渡河进攻袁绍,在淇水汇入黄之处,修方头堰“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北征乌桓,凿平虏渠、泉州渠。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为改善封地邺城的水运条件,修利漕渠,“引漳水入白沟以通河”。这些运渠的建成,沟通了大河以北海河和黄河流域。此后,曹丕于黄河之南,又修建了贾侯渠、讨虏渠和广洛渠等,既可灌溉,又可通航。从此,“每东南有事,大军出征,泛舟而下,达于江、淮”[12],为最终灭吴奠定了基础。

为改善洛阳与关中的运道,司马懿于魏景初二年(238年),率工5000人,岁常修治,以平河阻。“司马炎于晋秦始三年(267年),帅众五千余,修河滩”[13]。整治三门峡险滩,疏通京都至关中的运道。至西晋秦始十年(274年),鉴于三门峡险滩整治效果不佳,通航仍较困难。司马炎又在砥柱上游右侧,“凿陕南山,决河。东注洛以通漕”[14],这项工程,显然是在今陕县南山择谷地开挖运河,把黄河水引向山南的洛水,使往返于京都洛阳至关中的漕船,避开三门险滩。但由于史载不详,其工程路线与开挖情况,今已无从查考。

西晋灭亡后的100多年中,东晋王朝与北方的秦、燕等政权,在黄淮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东晋太和四年(369年)桓温攻燕途中,“进次金乡。时抗旱,水道不通,乃凿巨野三百余里,以通舟运,自清水入(黄)河”[15]。东晋太元八年(383年),秦苻坚自长安出发,东出攻晋,秦军80余万,“水陆各进,运漕万艘,自(黄)河入石门,达于汝、颍”,两军会战于淝水之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可见当时黄河水运规模之大。此后,在东晋义熙十二至十三年(416—417年),刘裕伐(后秦),大军自淮、泗,经桓公沟、清河入黄河,过洛阳至陕域后,又“命王镇恶伐木为舟,自(黄)河浮渭”[16],攻克了长安。

北魏太平真军七年(446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在黄河中游开辟了薄骨律(镇治今宁夏灵武县西南)至沃野镇(今乌拉特前旗南)航道。据《魏书·子雍传》载,薄骨律、高平、安定、统万4镇,每年需“出车五千乘,运屯谷五十万斛付沃野镇,以供军粮”。薄骨律“去沃野八百里”,途中多沙路,车运“一岁不过两运,五十万斛乃经三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刁雍建议,“于牵屯山河水之次,造船二百艘”,以河运代替陆运,并认为200艘船,“一运二十万斛,方舟顺流,五日而至。向沃野牵上,十日还到。”在3—9月的通航期内,可运送60万斛。时魏太武帝跋焘批准了刁雍的建议。从此,今宁夏、内蒙古一带的运输得到改善,使黄河上游水运得到发展。

在此值得提出的是,据《北史·刘库仁传附刘嵩传》载,北魏刘嵩在“宣武年(500—515年)间,请疏黄河以通航漕,授龙门都将,历年功不就,坐流”。这是北魏末年,在黄河中游,坡陡流急的山区河段进行的一次疏浚整治工程,由于社会条件和科技水平所限,虽工程进行年余没有成功,但可知远在1400年前,黄河中游山区河段是通航的,北魏人曾试图整治碍航急流滩险,开辟航道,进一步发展水运。

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仅整治黄河碍航滩险,而且在南北两岸修建运渠,大规模实践的结果,提高了治理航道、开凿运河的技术水平,为今后更大规模的开发航运打下了基础。

第四节 隋唐宋时期的运河工程与黄河航运

隋唐的建立,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的局面,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为巩固国家统一,漕运江淮之粟,以供京师在黄河流域下游两岸开凿了通济渠和永济渠,沟通了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和海河流域。到唐朝时期,国家进一步统一,社会安定,黄河水运蓬勃发展。宋朝迁都汴梁,对(黄)河和汴(渠)水运倍加重视,形成以京都汴梁为中心的“汴京四渠”。

一、隋朝在黄河中、下游的运河工程

隋建国初期,早在灭陈前的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杨坚以“京师仓廪尚虚。议为水旱之备”,下诏十三州,置募运米丁,并沿河置仓。“转相灌注。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因渭河水浅,通漕困难,杨坚又于开皇四年(584年),命字文恺率水工凿广通渠。“引渭水,自大兴关(西安)城东至潼关,三百余里”[17]开皇十五年 (595年),诏凿砥柱,通过上述工程,使黄河下游一带的漕粮,通过黄河、渭河 (广通渠)到达京师。

通济渠是隋代整修沟通黄河、淮河和长江的一条重要运渠,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18]。通济渠工程是自东都洛阳引谷、洛水进入黄河,其间修了部分运河,并对洛水进行局部整治。后又自黄河南岸板渚引河水通淮河,首先在板渚与浚仪间,对汉魏汴渠故道进行疏浚、扩建。浚仪以东,直向东南,另开新道,于盯眙北入淮河。新建的通济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在修渠的同时,还整修了山阳至杨子的运道,全部工程自东都洛阳至江都,总长2200余里。从此,江淮漕船可由长江,过淮河,入黄河至京都(长安)。

永济渠建于隋大业四年(608年)。时隋炀帝又“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这条运渠,是在曹魏旧渠的基础上,利用部分天然河道建成的。它南引沁水通黄河,北分沁水与前代的清河、白沟相通,东北行至天津附近,再溯桑乾河西北行至涿郡所在地蓟城。这条渠长约2000里,与通济渠、山阳渎通行大型龙舟,隋大业七年(611年),曾发江淮民,运漕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余里。

通济渠和永济渠的建成,使京都长安和洛阳的河船,由黄河可南至长江、钱塘江,北通涿郡蓟城,大大扩大了黄河流域的水运范围及其运输体系。

二、唐朝的黄河航运

继隋而起的唐王朝,仍然建都长安,为“转漕东南之粟”,对黄河与汴渠(隋通济渠)非常重视。初唐时期,江、淮漕船多从汴渠入河,再溯洛水至东都洛阳,输含嘉仓。洛阳以西改为陆运,过三门险滩后,再装船溯河入渭,运抵京都长安。因水陆倒载,且陆运长达300里,费时费工。为改善这种状况,于唐显庆元年(656年),“发卒六千人”,开三门砥柱,凿三架险,试图将陆运距离缩短到仅限于三门险滩范围。此后又在“陕州三门凿山烧石,岩侧施栈道牵船”[20]。打算用整修栈道,雇拉船民伕,拖船过滩,漕运仍很困难。

到唐开元年间,唐王朝达到最盛时期,京师需粮增多,对漕运的要求更加迫切。唐开元二年(714年)、开元十五年(727年),相继整修汴口堰,并重开板渚口通漕。开元二十九年(741年)。陕郡太守李齐物为使漕船避开三门之险,在北岸山岩间,“旁北山凿石为月河,以避湍急”[21]。后人称此月河为开元新河。新河长折合280m,宽6~8m,高5~10m。同年又重开漕渠,从咸阳拥渭引水,横产、灞,经昭应、渭南,由华阴东北注入渭河。从而使河、渭、汴通航条件改善,到唐天宝二年(743年),运抵关中的粮食达20万t,达到唐代漕运量的最高纪录。

据《新唐书·食货志》载,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玄宗根据裴耀卿的建议,“摆陕陆运而置仓河口(汴口),使江南漕船至河口者,输粟于仓而去,县官雇舟以分入河、洛。置仓三门东西,漕舟输其东仓,而陆运输其西仓,复以舟漕,以避三门之水险”。“三门东置集津仓,西置盐仓”,在三门水险段,“凿山十八里以陆运”[22]。到广德年间,唐代宗派刘宴主漕事,运至关中长安的漕米,每年达5.5万t。永济渠所处,不仅是唐代的粮食基地,而且是北部重要的战略要地。因而,唐朝很关心北方同京师之间的水陆运输。永济渠经唐代的整修,上游与沁水分开,只引清、淇二水,由淇水入黄河,经洛水至洛阳,或溯黄河、渭河西到长安,保持着东西南北的水运畅通[32]

三、宋朝时期的黄河航运

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北宋王朝后,继续对以汴为中心的航道网加以整治,进一步扩大汴渠通过能力,扩建蔡河、五丈河和金水河,使之与汴渠在汴京交汇,建成为著名的“汴京四渠”,对以汴京为中心的北宋政治经济起了重要的作用。

北宋整治汴渠,“以孟州河阴县南为渠首。受黄河之口,属于淮、泗”[23]。河阴县东仍沿用隋、唐故道。关于汴渠对宋朝的作用,在北宋煦宁五年(1072年),张方平作了简要概述。今日之势,国以兵而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漕运以河渠为主,……汴河之于京师,乃是建国之本[24]。可知汴渠对宋王朝的重要作用。

汴京四渠中主要是汴渠:运距长,运量大。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两浙每年运米京师达20万t,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四渠漕运量达到29万t。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规定汴渠岁漕运额30万t。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运到京师的粮食33.8万t,其中汴渠运量占80%多。汴渠的运输组织方式是以纲运为主,漕船以10~30只为一纲[25]。汴渠上的钢船和公私货船不下万艘。

由汴京通往河北的运道为御河(即隋永济渠),源出卫州共城县百门泉,自通利、乾宁入界河,达于海[26]。宋时,御河主要承担着向河北边境转运军饷的任务。宋初,由汴京运往河北各地的军饷,先向汴渠入黄河,沿黄河顺流而下至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转陆运,再由陆运转入御河。御河卫州以下可胜三四百斛舟,岁漕运量数万石至数十万石不等。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御河缺塞,航运时断时续[26]

宋代关中的粮食是“转黄河入汴至京师”[28]。在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黄河运粮约1.5万t,金代晚期,金宣宗兴定四年(1220年),陕西漕运粮以助关东,自渭入河,顺流而下,“时以为便”[29]。至金元光元年(1222年),“造船运陕西粮,由大庆关渡入河,东抵湖城”[30]

第五节 元、明、清时期的黄河航运

元、明、清三代均建都北京,国都在国家地理方位上的变化,使我国历史上从东南向西北的主要运输方向,一变而为由南向北。为沟通南北向内河运输路线,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历代都做了不懈的努力。

一、元朝的南北航运路线,都要利用部分黄河

元初,在元世祖至元十三年至二十年(1276—1283年)的运输路线,其一是自江南运河过长江,沿江北扬州运河入淮北,再由黄河经徐州,至今开封市与封丘县之间的中溧,转陆运至淇门,入御河(今卫河)北运。这条路线需水陆倒载,效率低,劳耗大,一 年只能运粮30万石。

其二是利用黄河、泗水,开发河海联运。于是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自任城 (今济宁县)至须城(今东平县)安山,开济州河长75km[31],南来漕船可过淮河,溯黄河、泗水入济州河到安山,下济水(今大清河),顺流至利津入海。再由沿海,运到直沽 (天津市)。到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济州河漕船增至3000艘,每艘5万t,役夫12000人[32],运粮 1.5万t[33]

最终是开会通河至御河北运。前述河海联运,由于海口沙壅,没运几年就改由大清河北岸东阿,陆运二百余里到临清,转御河(今卫运河)北上,但在陆运途中因茌平一段地势低洼,“迂夏秋霖潦,牛车跋涉其间,艰阻万状”[34]。于是,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开会通河长125km,起东昌路须城县安山之西南,由寿张西北至东昌,又西北至于临清与御河接。至此,南来漕船,由杭州过黄河、会通河,直达通州。

无论是上述哪条运输路线,漕船都必须重载溯黄河北上,最后采取由徐州入会通河路线。会通河上除建有一系列主闸座之外,还分别在北接御河的临清和南接泗水、黄河的金钩、沽头各建隘闸,“以限巨舟”[35]进入会通河。因元时的会通河,河道既窄且浅,只能安全行驶150料船。时豪门富商多驶载重500料的大船,所谓“以限巨舟”,就是限制富商大船驶入会通河。因为进入会通河的货船,都需通过黄河,可知黄河上通航船舶的载重量,约在150~500料间,有些船长达八九十尺。

自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开济州河,到至元三十年(1393年)建成惠通河,历时12年,利用黄河河道500余km,建成了北京至杭州的南北大运河。虽初期对运河出现的问题未能妥善解决,年运量不过1.5万t。但是,对沟通我国南北交通,促进元代及其以后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明朝黄河下游仍是南北运干线

明初,朱元璋建都南京。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后,南粮北运任务日益繁重,明永乐元年(1403年),“始用淮船受三百石以上者,道淮及沙河,抵陈州颍歧口跌坡,别以巨舟入黄河,抵八柳树,车运赴卫河输北平”[36]。永乐四年(1406年),成祖命平江伯陈宣督转运,“……而一则浮淮入(黄)河,至阳武,陆挽百七十里抵卫辉,浮于卫”[37]。时因海运多险,河陆转运艰难,于永乐九年(1411年)改建元朝兴建的会通河,疏浚南北大运河,再由南旺分水南北流。时会通河“浅船约万艘,载约四百石,(岁)粮约四百万石,浮闸从徐州至临清凡九百里,直涉虚然”[38]

明朝黄河所经,自郑州至徐州基本上是隋代以前的汴河故道,自徐州以北20km的茶城起,经徐州、邳县、宿迁、桃源至清河270km,运河以黄河河道为运道。漕运船只可由清河(今淮阴)溯黄河,由茶城入泗水北上,经会通河入卫,以达京师。

但是,清河至茶城的黄河运道,由于黄河的频繁决口和分流,水常枯浅,自明弘治二年(1489年)至明正德四年(1509年),黄河下游主流4次改道,摆动范围北迄沛县,南至清河,南北约350km。此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嘉靖十九年(1540年)、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都因黄河决口,使徐州以南的黄河运道受阻。明隆庆四年(1570年),河决邳县,黄河运道淤90km,到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使南北运河运道避开黄河河道150余km。

明朝自永乐年间会通河开浚后,“海陆二运俱罢”,漕粮全由南北大运河北上,黄河下游茶城至清河间长270km河道,作为南北大运河的一部分,也担负着南粮北运的繁重任务。当时,在沿运河的淮安、徐州、临清等地均设有粮仓。各地粮及其仓粮的转运,分遣军就近挽运,以次递运,岁每四次。可运15万t[46]。正统初,运量22.5万t,到成化八年,规定运粮京师20万t,运入京、通两仓的粮食最高年份曾达到 25.9万t,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漕运抵京,仅百十八万余石”。

在黄河上游的青海至内蒙古段,自古以来,就有牛(羊)皮船运之利,明嘉靖十年(1531年),在今内蒙古河套的鄂托克旗一带,居住的鞑靼族的吉豪部,“用牛皮为浑脱”[39],从今宁夏平罗县东,将整个部落由黄河南渡过黄河,迁徙到贺兰山西。另在谢国桢编的《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中,载有“甘肃省黄河中有牛皮船,浮于河,运输物资”。显然,这时黄河上游的牛(羊)皮船,不仅从事渡运,而且承担着繁重的长途运输任务。

三、清朝黄河下游河道北徙航运衰退

到清朝初期,黄河下游张各庄(江苏宿迁县境)到淮阴清口长120km的黄河,仍为南北运河的一部分,担负着繁重的南北调任务。至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开皂河长30km[40],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又开挖中河长90km[41],不久又修泗阳以南30km,由杨庄出黄河。这样由邳县直河口到淮阴杨庄的运道脱离了黄河。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北徙,由张秋镇冲断南北运河,向东夺大清河,由山东利津入海。到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决口宽仍有5km,河道上宽下窄,决口泛滥成灾,下游航运衰退。

第六节 民国至今,黄河轮船运输的发展

1865年,也就是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北徒后的第十年,徐寿等在安庆建造我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黄鹤”号[42],船长17.6m,载重25t,航行于长江中下游,航速12.7km/h。“黄鹤”号蒸汽机轮船虽较1870年世界出现的第一艘蒸汽机轮“克勒蒙特”号晚62年,值得注意的是“黄鹤”号把我国的造船业推进到轮船时代。这虽与黄河航运没有直接关系,它却促进了黄河发展轮船运输的尝试。

此后直到1911年,我国轮船招商局先后建造购置和改造大小驳、趸船达70余艘,总吨位49373万t,码头、仓库和厂房遍及国内各港口。

黄河除青海、甘肃通行羊(牛)皮船外,其余在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间及河南、山东河段,均可通行木船。随着长江轮船运输的发展,于民国7年(1918年)在黄河开展轮船运输的尝试,商人陈润生、向涤修等人,发起组织甘绥轮船公司,购置一艘机轮,名“飞龙”号,船长20m,宽1.67m,舵深1.33m,载重10t。当时轮船客位太少,入不敷出,呈请北洋政府补助未准,仅在宁夏至河口镇间行驶两次,轮船旋被拆毁[42]。同年甘肃省张广建与宁夏马福祥创办轮船运输公司,由上海求新厂购造浅水轮两艘,将材料运到南海子装配,一船名“探源”号,一船名“泛斗”号,翌年在宁夏石嘴山与内蒙古南海子间试航,上行需五天半,下行需两天半。1920年张广建离开甘肃省,两船均停放包头南海子。

1932年,宁夏建设厅魏鸿发计划开辟宁夏中卫至包头浅水轮船航线,1933年魏鸿发离职,1935年马如龙购汽油发电机2台。造23.5kW和206kW木质轮船各一艘,在横城和王洪堡之间试航,效果尚佳。下水时速30余km/h,上水时速15km/h。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包头被日军侵占,开辟轮船航线未成。

此后,太原经济建设委员会,于民国23年(1934年)办理机船航运,有轮船一艘,称为黄河第一船,船长20m,宽4~5m,吃水0.5~0.6m,上行平均航速7.5km/h,下行21km/h。机器装置66.2kW,“迭些尔”引擎,从事包头、宁夏间航运,试航两次,尔后也因抗日战争爆发而作罢。同年,宁蒙地区黄河的水运量约占总货运量的70%,这也可能是黄河轮船的尝试,首先出现在宁蒙河套的条件之一。

1948年,在安宁渡口建造两艘以汽车发动机为动力的木质单浆渡轮,由安宁渡口下水起航,途经黑山峡等急流航段,航程400km,抵仁存渡口试渡。

1949年后,黄河除青海、甘肃段,作为长途水运,仍只能通航羊(牛)皮船外,其他各区段可通航木帆船和挂桨机船,航道条件较好的河段,相继发展成为轮船运输航线。

宁夏、内蒙古段,自石嘴山至河口镇长520km,全线可通航木帆船,1955年开始,发展轮驳船运输,1958年后,包兰铁路和黄河三盛公枢纽的兴建,宁蒙段航道中断。早在 1949年,该河段就拥有木帆船361艘,载重7220t。1955年有木帆船566艘,载重17003t。到1958年有木帆船168艘,载重6246t,拖轮2艘,驳船10艘,载重1655t。1955年和1958年的水运量及其周转量,分别为11.9万t、8万t和3680万t·km、1500万t·km。平均运距分别为300km和180km。到1961年仍有货运量10万t,周转量1079t·km,平均运距缩短到90km。

黄河自禹门口以下到海口段,1955年拥有木帆船1703艘,载重26347t;拖轮2艘,144.16kW,客货轮1艘,175客位,载重45t;驳船2艘,载重240t。1958年拥有 木帆船1337艘,载重22861t;拖轮15艘,1279.77kW;客货轮4艘,557客位,载重180t;货轮2艘,载重60t;驳船53艘,载重2411t。1961年拥有木帆船1204艘,载重21222t;拖轮28艘,2287.4kW;驳船88艘,载重4186t。客货轮和货轮数同1958年。

关于禹门口以下至海口的货运量,1955年、1958年和1961年,分别为 83.5万t、142.4万t和95万t;货运周转量分别为8255万t·km、13153万t·km和6582万t·km;平均运距分别为 98.9km、92.4km 和 69.3km。

关于黄河轮船运输的发展过程,除宁夏、内蒙古段自1918年以来,陆续进行轮船运输外,山东段1953年4月由小清河调入黄河机动拖轮两艘,即“山东1号”“山东2号”,为 黄河试行机动船运之始。1955年、1957年,先后有4艘客货轮船投入营运。刘庄段,1959 年始有轮驳船航行其间。20世纪50年代末,潼关上、下游始有轮驳船运输,到1961年有木船 53艘,载重760t,拖轮3艘,200.65kW。

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黄河下游的山东河段,首先设计制造出150t钢质货轮。70年代,黄河山东河段,开始用500t钢质货轮,该轮为超浅吃水肥大型船型,总长63.5m,型宽 12.5m,型深2.5m,吃水1.3m。

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山陕间黄河府谷禹门口段,分段开展客货轮和机动驳船运输,1985 年10月,陕西省建造的“友谊2号”客货轮,在黄河府谷至壶口段,流量为700m3/s、900m3/s的情况下,往返试航成功,1987年11月,山西省黄河客轮“振兴一号”在保德下水,可载客150人,航行于保德、河曲和兴县之间。

1989年,青海省的龙羊峡、甘肃省的刘家岭库区航运[50],已开辟库区航运232km,山陕两省间的黄河府谷至禹门口段,已开辟三条客货运航线,水运里程长140余km,年客运5万多人,货运量3万~5万t。1989年在黄河河口的整治工程也初见成效,山东省黄河航运局速造的500t货轮,承运中原油田特大超重设备,从黄河口航行500km至中原油田,黄河货轮首次出入海口获得成功[43]。2014年年底,甘肃省航道通航里程达到913km,等级航道达到456km,其中Ⅴ级航道325km。各类船舶1264艘,累计完成客运量89万人,客运周转量1670万人·km[52]

第七节 结束语

历代地志和文献资料表明,自古以来,黄河一直是一条通航河流。元、明、清时期,黄河下游270余km河道,曾是京杭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的黄河航运,可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清朝及其以前,是木船(木帆船)运输时期;民国时期,黄河航运是由木船运输向轮船运输的尝试过渡时期;今日的黄河航运,是机动驳和轮驳船队运输的发展时期。可以预言,随着黄河沿岸煤炭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区段航道的整治和库区航道的开发,黄河上的机动驳和轮驳船队通航里程与承担的货运量及其周转量,必将得到稳步增长。

参考资料

[1] 易传·系辞下

[2] 史记·河渠书

[3] 左传·僖公十三年

[4] 水经·渠水注:引《竹书纪年》

[5] 史记·刘侯世家

[6] 史记·平滩书

[7] 汉书·沟洫志

[8] 汉书·赵充国传

[9] 汉书·张纯传

[10] 水经·谷水注

[11] 水经·济水注

[12] 晋书·食货志

[13] 水经·河水注

[14] 晋书·武帝本纪

[15] 晋书·桓温传

[16] 宋书·武帝本纪

[17] 隋书·食货志

[18] 资治通鉴·隋纪四

[19] 隋书·炀帝纪

[20] 唐会要·卷八七·朝野佥载

[21] 开天传信记

[22] 元和郡县志·河北道

[23] 宋史·河渠志·卷九三

[24] 长编·卷二六九

[25] 宋史·食货志·卷一七五

[26] 宋史·河渠志·卷九五

[27] 长编·卷三九三

[28] 文献通考·卷二五

[29] 金史·把胡鲁传·卷一〇八

[30] 金史·河梁志·卷二十七

[31] 元史·河渠志·卷六五

[32] 元史·世和本纪·卷一三

[33] 信史·世和本纪·卷一三

[34] 《行水金鉴》引《山东全河备考》

[35] 元史·河渠志

[36] 明史·食货志

[37] 明史·河渠志

[38] 万恭·治水筌蹄

[39] 明史·唐龙传

[40] 清史稿·河渠志·卷一二七·运河

[41] 靳辅·治河方略·卷二·中河

[42] 张明,伟大祖国的长江航运事业.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59.

[43] 黄立文·黄河流域概况:黄河航运研究开发论文集(一)[C].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44] 许晗.甘肃航道通航里程突破900km[N].中国水运报,201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