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山区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指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河流生态问题

近150年来,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大量增加,大量点源与非点源污染排入河流,同时为了控制洪水,保护滩地的农田及基础设施,大规模开展围河造田、河道渠道化、裁弯取直、筑堤、修建横向拦水坝及河岸固化等建设活动,大部分的河流及溪流被污染或破坏,造成全球范围内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根据德国2002年大型河流水文地貌调查评估数据显示,70%的河道受到了影响,生态状况存在问题。

由于水资源过度无序开发、围河造田建房以及污染物排放等原因,我国许多中小河流存在着水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河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一系列问题,造成河流生态功能不断退化。目前,大多数城市河道的自然生态功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这种破坏有向河流上游、源头等乡村小型河流发展的趋势。

根据2011年北京市第一次水务普查中水土保持普查结果,全市山区共有576条小流域,对小流域内4258km主河(沟)道的水文地貌情况逐段进行调查评价,结果显示水文地貌状况比较好的河(沟)段长度占到总长度的78.87%,其余21.13%长度的河(沟)段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人类活动影响,主要包括对河(沟)道的束窄、岸坡硬化、横向拦水及河底衬砌等。

北京2012年“7.21”暴雨产生特大洪水灾害,导致全市576条小流域中134条小流域发生了洪水,洪水发生率为23%。经洪水灾害调查表明,除降水强度及洪峰流量大以外,山区河流防洪空间不足、横向拦水建筑物多及河流纵向连续性差等问题,是造成洪水灾害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