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草地恢复水土保持关键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占国土总面积的41.7%,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在发展畜牧业、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由于受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我国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荒漠化不断加剧,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已经直接威胁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90%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其中严重退化的草原近180万km2。由于草原生态环境脆弱,土壤质地疏松,抗蚀能力低,加之一些地区过度放牧及大面积的开发建设,使植被退化严重,地表裸露,强度践踏和开采严重破坏了表层土壤结构,遇到强度大的降雨或大风时,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草地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威胁国家生态安全。据统计,全国牧区由于水蚀引起的水土流失面积为33.7万km2,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24%,风蚀引起的草场沙退化面积为120万km2,占全国草地面积的30%。

内蒙古自治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繁荣稳定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内蒙古草原总面积近86.7万km2,居我国五大草原之首,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2%,占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76.5%,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草原不仅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其中锡林郭勒草原既是世界四大天然草原之一,也是我国唯一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更是华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之一,然而近年来锡林郭勒草原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已达到可利用草原面积的64%,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已十分严重。

多年来,我国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重建研究主要集中于黄河上中游、长江上中游、西南石漠化地区、南方红壤区及东北黑土区等重点区域,而对草原区退化草地的水土保持植被修复与重建研究报道较少。目前,草原生态环境正面临着由“结构性破坏”到“功能性紊乱”的演变态势,草地生产力和植被盖度大幅度下降,涵养水源功能减弱,水土流失加剧,形势十分严峻。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土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剧了水土资源的需求矛盾。因此,如何从水利、生态、经济、社会等多视角,系统地研究退化草地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重建,如何科学利用和合理保护好区域水土资源,实现经济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和必要的问题。

我国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重建从理念的提出到实践也不过十几年时间,而退化草地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重建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技术体系都还几乎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近些年来,针对北方草原生态恢复重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围栏封育、划区轮牧、草地补播、草原防护林、飞播、家庭草库仑建设、饲草料地建设等,均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目前治理过程中多为单项技术的简单组合治理模式,缺少以水为中心的技术,而且退化草地水土流失治理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较为缺乏,对大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研究也甚少,因此,现急需针对上述问题,以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把已有的单项技术进行组装集成,研发以“水”为中心的核心技术,配套现有科技成果,进行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重建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控制退化草地水土流失,更加科学合理地治理退化草地,解决北方草原退化草地水土保持生态恢复重建技术中的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实现地区经济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改善长期以来我国典型草原区退化草地利用方式比较落后的局面,对促进典型草原区退化草地保护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开展退化草地恢复重建水土保持关键技术研究,对于完善退化草地水土保持生态恢复重建技术体系,提高草地生态环境恢复、草地水土保持技术水平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草地生态系统退化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各界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为保护草地资源、保障国家边疆生态安全,迫切需要开展退化草地生态恢复重建关键技术研究和综合示范,建立不同类型区退化草地生态治理及修复技术示范,提高我国草地水土流失治理中的科技含量与技术水平,加快贫困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对促进我国均衡发展,构筑和谐社会,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和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