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研究的原则意义和目的
1.2.1 河道数字信息化的原则
河道信息化建设,要与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针和原则一致;要符合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趋势,以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应本着“立足当前,服务生产,适当超前,逐步发展”的原则,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河道管理水平,加快河道现代化建设。河道信息化建设应实行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分期实施、急用先建、逐步推进,以便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1)坚持系统性原则。对各系统的开发进行全面规划,统一标准。将长期的河道治理开发中积累的大量宝贵信息资源,经过加工、处理,形成全面、系统的数据库和知识库。
(2)坚持先进实用性原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以RS、GIS、GPS、VR技术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采用高起点的主流技术,引进和开发先进、成熟且性能稳定的软硬件平台,构筑起良好的体系结构、系统界面、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运行机制,从系统安全性、数据安全性、网络传输安全性等多方面来保障信息系统长期稳定可靠运行,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先进性和较长的生命周期。
(3)坚持开放性和可扩充性原则。以操作简单、方便灵活、界面优良、风格统一、易于扩充为系统开发原则,使传统的文本信息与数字信息、空间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决策方案能以多媒体方式直观生动地展现出来,以达到智能化和易学易用的目的。同时,采用模块化的结构,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为系统技术更新、功能升级留有余地。
(4)坚持兼容性原则。保证系统的兼容性,充分利用国家的信息公共设施和相关行业的信息资源,以公用信息平台为依托,发挥已有水利信息基础设施的作用,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各系统形成有机结合的整体。
1.2.2 河道信息化管理的意义和目的
近年来对于河道管理的研究受到了很多国内外专家的重视,数字河道研究是当前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生态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交汇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将GIS技术引入河道管理必将使数据显示更加直观化,极大地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同时,可使管理者既能通过图形宏观地了解和把握河道的总体情况,又能通过各种快捷的查询手段了解各种非图形因素的信息,使管理者可获得的信息量成倍地提高。基于以上考虑,GIS技术应用于具有区域性特征的河道管理必然有着广阔的前景。因此,引入GIS等现代科技手段,对提高河道现代化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体来说,河道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快速准确地实现大量信息的存储、查询、处理和及时更新,避免人为的信息丢失;同时,能直观、形象和全方位地展现复杂系统特征的信息,使研究者更好地与决策部门沟通,从而提高研究的使用价值,为科学地开发、管理河道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2)将复杂的模型和分析方法集成到模型库中随时调用,从而快速有效地处理各种数据和信息,掌握目前系统的状态,并可对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为水资源的合理规划和调配提供科学依据。
(3)为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动态管理决策参考信息,直接推动灌区体制改革,形成一种开放、流动、竞争、联合、协作的新运行机制。
(4)通过信息化工作的逐步展开,不断用高新技术改造水利传统行业,提高水利科技含量。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高新技术,对水资源实行科学管理,确保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
(5)根据山西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建立一套能够适应现代化管理需要的河道信息管理系统,为未来实现“数字三川河”“数字山西水利”而服务。
本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针对三川河流域河道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及水平,顺应水利信息化、现代化管理的需求,建立具有先进水平的地理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全面实现河道自然属性、河道水环境、河道建筑工程、河道流域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三川河流域河道自身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
从上述研究状况可以看出,由于GIS具有独特的空间数据存储、管理、分析等功能,它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和相关的属性信息进行有机的结合和综合分析,实现计算机信息处理;可以以基本地理信息为基础和载体,直观、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各种河道信息;可以对各种空间与属性信息进行统计、综合分析,现已成为河道管理的强有力工具。由于三川河河道有其自身特点,河道两岸人口密集,河道工程和工矿企业众多,水土流失严重,因此结合三川河河道特点研究开发三川河河道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