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长江入海口、黄浦江畔的国际大都市——上海
没有水的冲刷、江沙湖沙的淤积,海潮的顶托,就没有大上海,水造就了上海。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水仍然在改变着大上海。
“陆止于此,海始于斯。”用著名葡萄牙诗人卡蒙斯的诗句来描绘上海的地理位置最合适。上海地处在太平洋西岸、长江三角洲的边缘、太湖尾闾、长江的最后一条支流黄浦江入江口、长江入海口所在地。长江口多年平均入海的输沙量丰富,不断使三角洲向外海缓慢延伸,给上海海岸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滩涂资源,继续扩大着上海陆地面积。另外,比杭州西湖大11倍,面积约66平方千米的淀山湖距离上海仅50千米,是上海的另一颗明珠。它不仅兼备提供水源、农田灌溉、水上运输、水产养殖、风景旅游等多种功能,对上海还有减轻洪水灾害和调节气候的功能。
上海位于海、江、河、湖处,在水不断造就陆地的同时,水资源仍十分丰富,水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10.9%,是全国积水面积最大的地区。
上海现除了江岛外,几乎都属于黄浦江流域,黄浦江哺育着上海人民,给他们提供生活用水,提供灌溉和航运,黄浦江成为上海的母亲河。
“上海”的来历有三种说法,都具有水文化的韵味:第一种说法是上海“地居上洋”,故名“上海”。第二种说法出自东汉袁康的《越绝书》——“娄东十里坑者,古名长人坑,从海上来。”“长人坑”就是上海地区,所以称“上海”。第三种说法认为吴淞江南岸原有两条支流,一条名叫上海浦,另一条名叫下海浦。宋代上海建镇时,地点就在上海浦附近,因此定名“上海”。时至今天,上海浦早已淹没在黄浦江中了。官方正式用“上海”这个地名,是在1000年前的宋代。
上海简称“沪”也与水有关。早在六七千年前,吴淞江在今上海青浦区北部出海,其水域一望无际,烟波浩渺。现在的上海市所在地当时还只是一块由浅海沉积和长江泥沙冲积而成的小陆地,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捕鱼捞虾的地方。当地渔民创造了一种捕鱼的工具叫“扈”,演变为“沪”,故上海简称“沪”。又由于“沪”遍布于“渎”(河流入海处),这段河流便被称为“沪渎”。紧靠着上海的嘉兴,5000年前就已是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创造马家浜文化的人中说不定就有上海人的祖先。
上海还有“申”的简称,也与水有关。春秋战国时先后成为吴国、越国的属地;吴越归楚后,现上海西部地区又成为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他为了改善当地的水利,率民众拓宽了一条江。为了纪念他,这条江曾叫黄歇浦,又名“申江”“春申江”,通称黄浦江。“上海”之名则由“上海浦”演变而来,也与水有关。
唐天宝十年(751年)始设上海镇,属华亭县。五代时,位于吴淞江口、沪渎海口的青戈镇港,因商贸往来而繁荣。后由于海线东移,海口与青戈镇港距离日远,吴淞江逐渐淤积,黄浦江成为太湖入江通道,青戈镇也被上海滩所取代。
到了南宋时,世代以捕鱼、后以农业为生的上海人才终于找四种基本产业:煮盐、植棉、种稻和海运,这几项无一不依托着水。所以,20世纪90年代制定上海的市标也与水有关,与海运有关。它由几种图案组成,其中有一只平底三桅的沙船。沙船是我国古代长江下游一种大型航海木帆船,最早得名于上海的崇明沙。从元代开始,沙船就被朝廷选作南北漕运的主要运输工具。清初重开“海禁”以后,上海港很快成为沙船的集中地,拥有沙船3000多艘,得到“沙船之乡”的称号。“海运”为上海带来了舟楫之兴,商贸之便,更促进了其他手工业的发展,中国近代工商业开始在这里萌芽。
海始于斯的上海又是西方人士最早登入中国的地方。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上海正式开埠,从此上海作为列强各国的殖民地,成为对中国进行多方侵略的主要据点。西方列强同时从广阔的太平洋带来了当时先进的科学与文化,上海又成为中国近代文明的摇篮。
连内河通外海的上海更成为中国最大外贸港口,仅从水上交通运输方面看,因连接湖河江海,而四通八达。上海远洋运输公司所拥有的船舶数量和集装箱位都已跻身于世界四强之列。开辟国际定班航线39条,航行于上海至北美、日本、澳大利亚、欧洲、东南亚、海湾之间,可到达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形成了环太平洋的远洋运输网络。上海与日本大阪、神户之间还通航“鉴真”号定班客货轮,极大地方便了中日两国人民的交往。上海港还连接祖国南北各港的沿海运输,连接长江经济带航线,同时还连接密如蛛网的内河航线。
[1] 来源于《水经注》二十(漾水)载:“汉水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