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之间生态环境关系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京津冀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是社会经济一体化的自然基础。北起燕山山脉,西到太行山区,东至渤海之滨,南拒华北平原,京津冀在地质、地貌、气候、土壤以及生物群落等方面是一个完整的地域系统,构成一个完整的大气污染物敛散单元。三个行政地区之间存在着自然资源的相互依赖、环境污染物的相互传输和生态空间相互连通的关系。

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导致京津冀地区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快速无序扩张,引发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当前,整个区域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京津冀内部生态环境问题靠任何一方都难以解决。三地在资源生态方面各有优势,也各有劣势,为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需要京津冀三地通力合作,从生态环境整体出发,打破行政区划,建立政府间的生态环境合作新机制。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为创新京津冀生态环境合作模式,改善京津冀生态环境,促进区域整体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京津冀区域新的环境合作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需要以三地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以及三地之间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定量关系为基础。但是,目前尚缺少这些方面的系统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初步掌握北京与津冀之间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关系,为制定京津冀生态环境合作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基础;构建京津冀生态补偿机制,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研究表明,北京和津冀两省(直辖市)之间在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污染物传输、大气环境污染物传输和生态资源支撑和消耗等方面存在以下关系:

(1)从河北省入境北京市的水资源量在北京市水资源总量中具有重要地位。南水北调通水前,北京市入境水资源量约占水资源总量的1/3。入境水资源量主要来自河北省。上游用水量的增加和降水量的减少导致了北京市入境水资源量急剧下降,加剧了北京市可利用水资源量的紧缺程度。

(2)以河流为介质,北京市进入河北省的水污染物量较高,超标排放量也较高。2007—2012年,河北省进入北京市的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代表的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量分别为北京市进入河北省的3.14倍、5.30%、8.34%、0.98%和1.90%。仅通过东店和榆林庄两个断面,北京市向河北省超标排放的氨氮量为7480.18t。

(3)河北省南部是主要的北京市大气污染物输送区域和排放区域,对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大。对于PM10,周边地区对北京市的最大贡献率接近25%。对于PM2.5,周边区域对北京市的贡献率在19%~50%之间;京津对河北省的贡献率在10%以下。对于O3和SO2,北京市近周边地区对北京市的贡献率分别为接近50%和19%~46%。

(4)为满足北京市的生产和消费活动,津冀为北京市提供了大量生态资源,尤其是河北省。以生态足迹来表征,2002年和2007年,北京市和津冀之间,北京市为净生态输入型。北京市对津冀的耕地、林业用地、水产养殖用地、能源用地的依赖大,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用地的依赖小。以食品流通情况来表征,津冀食品在北京市消费的食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鉴于三地各自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上的优势,以及三地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关系,为了更好地保护区域整体生态环境质量,三地应该加强合作,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京津冀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逐步出台《京津冀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就京津冀生态补偿范围、标准、对象、方式等问题进行约定。建立由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多种形式并存的长效生态补偿机制。

本书由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生态与城市环境研究所负责科研和管理工作的技术骨干参与编写,他们熟悉北京市生态环境的特点,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从事了相当长时间的京津冀区域研究工作。本书是在平时的工作积累基础上编著而成,首次比较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京津冀三地在水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土地资源方面存在的关系,并初步构建了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

本书由刘春兰、裴厦、王海华、陈龙、李铮、陈文辉、张殷俊著。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还有关img、乔青、张继平、王辉、孙莉、宁阳翠。感谢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对本书出版给予的大力支持。

京津冀之间生态环境关系与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由于水平和时间有限,我们尝试性地做了一些研究和分析工作,书中难免有不足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教,欢迎来信探讨(liuchunlan@cee.cn)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我们将在后续研究中进行修改和完善。

著 者  

2015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