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水价制定常用方法
2.3.1 水价基本概念
(1)成本水价。为商品价格的下限。为防止生产或经营者的利益,成本水价是制定其他价格的依据。成本主要包括水资源开发与运行过程的总成本,主要是前期工作、规划设计与施工、运行管理等所产生的费用。
(2)理论价格。也称为理想价格、合理价格,是观念形态上的价格,并不是实际价格,主要是在此价格基础上结合供求情况和相关政策为制定实际价格提供参考。
(3)目标水价。也称为决策水价,是结合理论水价、政治和经济因素制定的为达到某一目标而测定的水价。如为促进工农业发展给予的优惠水价,为节约高效用水而调高的水价。
(4)影子价格。在一定区域及供水条件下,在多年平均有效供水基础上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而为该区域国民经济收入带来的相应增加(或减少)量。影子水价并不是供水的国民经济效益的代表,只是一种平均临界价格的反映。当供水减少时,国民收入会相应地发生经济损失;但当供水增加时,新增的国民收入还需要考虑其他资金投入、劳务量、生产资料等因素。因此,影子水价能够充分反映水市场中的供需动态均衡情况,能够可靠地为制定实际水价提供理论基础。
(5)均衡水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达到供需平衡状态时的水价。在水价调控中,如水价高于均衡水价,则导致用水户采取节水措施或优先利用其他低价格水源,造成现有供水能力过剩,经济效益受损;当调控水价低于均衡水价时,供水企业入不敷出,不能正常运行,政府需要对供水企业提供补助,政府和企业承担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由于水市场具有垄断性、公益性等性质,不同于其他商品的市场运行规律,均衡价格仅能作为水价制定的参考(张晶,2002)。
2.3.2 水价制定常用方法
2.3.2.1 收益还原法
收益还原法是一种基于经济效益,认为水价是供水工程的资本化,以折现还原利率的方式,回收预期效益。其公式为:
式中:V为水价;a为现有工程的期望年净收益;r为所得收益资本化时的还原率,通常为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的银行存款年利率与风险调整值;n为整数,无穷大。
该方法多用于土地经济评价,在水价制定中,该方法对生态和环境效益考虑较少,因此易导致水价过低,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2.3.2.2 市场定价法(Ioslovich,2001;胡晓亮,2006)
市场定价法由世界资源研究所的R.佩托经济学家提出,其表达式为:
式中:P为水资源价值;Ps为水资源产品的市场价格;Cs为水资源产品包括正常利润在内的单位成本。
该理论仅能适用于市场完全发育的情况下,此时价格体系合理,社会监督和市场监督有效。其他条件下,例如我国目前供水价格低于成本价格依然存在,套用该理论,会得出不合理价格,甚至为负值,所以不适合使用。
2.3.2.3 全成本水价
传统的水价核算没有考虑水资源的自身价值,仅将水资源从开发到供给的过程中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折算成相应的成本价格。而全成本水价,其成本包括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所投入的各种成本之和,包括资源成本、工程水价、环境成本、利润和税收等五部分,如图2-1所示;其中,也有文献将利润和税收归于工程成本。
资源成本主要体现的是水权价格。水资源为国家所有,在水资源使用中,需支付水资源使用权的费用,主要包括天然水资源价格、补偿国家对先期供水所投入的费用和用水竞争造成的机会成本三部分。①天然水资源价格体现了国家对水资源的所有权,用水户通过对水资源所有者(即国家)缴纳资源资金,获取水资源使用权;②补偿国家对先期供水所投入的费用包括实施供水前投入的费用补偿与水资源运行管理费用,如水资源勘察评价、规划、水利工程设计、水文站网布设与观测等,在供水过程中对水资源的管理投入的补偿,如水文水质检测等;③用水竞争造成的机会成本是水资源稀缺性的体现,尤其在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用水户需要对水资源竞争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补偿。
图2-1 全成本水价成本构成图
工程成本主要由生产成本和产权收益构成。由供水工程本身的直接工程成本和水源调节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间接的水源工程成本两部分构成。前者有供水工程固定资产折旧费分摊、供水工程年租金摊销、无形资产摊销以及运作成本;后者有水源工程的固定资产折旧费、水源工程的大修费和运作成本等。
利润有生产经营利润、投资净收益、公益服务利润、水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拨付的补贴等。税金主要是营业税及利润中形成的所得税。
环境成本是补偿通过水环境治理保证水质达标所投入人力、物力的经济补偿,包括水环境整治工程(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工业污水处理厂等)补偿和水源区环境保护的补偿。
所以全成本水价可表示为:
式中:P1~P5分别为资源水价、工程水价、环境水价、利润、税收,元/m3。
2.3.2.4 CGE(ComputableGeneralEquilibrium)模型
CGE模型即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满足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模型用方程形式描述商品或要素的供给、需求以及市场三者关系,阐述均衡资源配置模式,分析政策影响的经济机制。模型中的商品和要素为变量,以生产者的利益、消费者的效益、进口收益、出口成本等优化条件为约束,求出各市场达到均衡时的数量和价格。其前提假设为:所有产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全部生产部门不产生超额利润;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益最大化;支出不超过收入,即收支平衡。在水资源问题的运用中,主要分析研究水价、水资源配置、水权与水市场、水政策决策等四类(赵永,2008)。
当前将CGE模型运用到水价计算中的方法四种(王浩,2003):①供水部门作为模型中的商品,直接利用模型计算出水部门的相对价格,从而推断供水价格,但需要收集大量基础数据来建立投入产出价值表,存在一定困难;②在模型中加入水资源变化方程,结合宏观投入占用水资源的模型,推求GDP随水资源变化值,从而确定水资源量变化对GDP变化中的贡献,得出水资源边际价格;③建立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供水部门的相对价格;④通过建立出口水、治理水的地区和进口水、排污水的地区,将供水和用水部门分割,通过水量生产和供给的均衡、物资生产和供给的均衡,利用模型计算水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