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兴牧水源工程及技术支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新疆位于祖国西北边陲,欧亚大陆腹地。在占全国1/6国土面积的土地上,有各类草地面积8.6亿亩,占国土面积的34.4%。广阔的草原是构成新疆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为新疆畜牧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祖国西部边陲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巍巍天山,莽莽昆仑,雄伟的阿尔泰山,游荡的塔里木河,神奇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以其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孕育着不同的草地类型,使新疆成为我国草地类型最为丰富的省(自治区)之一,在全国草原畜牧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特别是伊犁、阿勒泰地区被列为全国重点牧区。然而,目前新疆85%的天然草地处在长期退化的恶境之中,其中严重退化的草地面积已占到37.5%,而且目前仍以每年435万亩的速度加速退化和沙化,形成了草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严重态势,草地产草量和植被覆盖度不断下降。

畜牧业是新疆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下,草原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农区畜牧业和牧区草原畜牧业相结合的畜牧产业格局,牧业生产力水平和牧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草原畜牧业总体上仍处在传统粗放的落后生产经营水平上,生产方式单一,主要依靠游牧进行畜牧业生产,生产力水平低下。由于长期无节制地掠夺式利用自然资源,使草原等资源日趋枯竭,畜牧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使我们面临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尤其是牧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灌溉饲草料地发展缓慢,牧民定居困难,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严重制约着牧区畜牧业的发展,牧区社会经济欠发达,牧民生活水平落后于农民,成为广大农业人口中的弱势群体。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草原是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既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组成部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现代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是今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可见,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牧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广大农牧民的增收、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关系到这些地区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而且直接关系着全疆乃至我国西北、华北大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是一个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大问题。只有把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放在草原生态经济的复合系统中来认识,才能找到符合实际的途径和措施。

开发建设饲草饲料基地,改变四季游牧的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定居兴牧,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条件,发展牧区经济是我们两代水利工作者的共同心愿。事实上,新疆水利厅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成立了牧区水利规划总站,为牧区水利做出了不懈的努力。2003年,水利部在全面总结牧区水利工作的经验和成绩,分析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围绕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按照西部大开发“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总体要求,做出了全面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促进牧区经济发展、建立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决定,并部署安排了相应的规划工作。按照水利部的要求,新疆水利厅组织有关部门,编写完成了《新疆牧区草原生态保护水资源保障规划》。目前这项规划在国家层面尚未批准实施。总的来看,对新疆的草原畜牧业发展和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投入的不多,发展的不快。若从20世纪80年代初算起,我们两代水利工作者已经为之努力了20多个春秋。

我记得,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2010年4月来疆上任,当时正值谷雨时节,6月即到水利厅调研,指出:水利是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水利兴则新疆兴。要求在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要抓好定居兴牧水源工程建设,没有水就没有草,没有草就没有畜,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牧民定居。同时,创造性地提出:采取大企业、大集团冠名援建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建设一批定居兴牧水源工程,实现牧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对此,自治区政府努尔·白克力主席立即做出部署安排,成立了由钱智副主席任总指挥的定居兴牧水利工程建设指挥部,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全力协作,超前介入,主动服务,各阶段、各部门的工作做到无缝衔接、无障碍运作。截至2011年3月,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27项“定居兴牧”水源工程前期立项所需的18项前期审批程序,并全部开工建设,当年就有9项工程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和初期下闸蓄水目标。在自治区国资委的积极努力下,有21家企业冠名认建了19项水源工程,投入资金6.67亿元,自治区发改委争取国家补助资金8.68亿元,这两笔资金就占了27项工程总投资的80%,自治区财政厅和各地州也积极筹措资金,有力地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和“三年建成发挥效益”建设目标的实现。

在自治区领导的关心和高位推动下,在自治区有关部委厅局的密切配合下,在驻疆企业的大力援建下,水利勘测设计工作者和建设者们通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管理,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为广大农牧民建设了一批资产优良的供水工程,为定居兴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

勘测设计深度在分别达到“三阶段”(即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在同时满足各相关部门的专项报告及审查审批的条件下,在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的前提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27项定居兴牧水源工程前期立项和开工建设工作,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时间被新疆各大媒体标称为“新疆效率”。这种赞誉让我有一些诚惶诚恐,经常有记者问我:定居兴牧水源工程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新疆效率?其实,这也是我经常问自己的问题。新疆效率绝不仅仅体现在“加班加点,废寝忘食”的简单层面,主要应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集中体现在执政理念和工作作风上。定居兴牧水源工程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群众第一,基层重要,民生优先”的执政理念,展示出了“赤诚于心,奉献于行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奋发作为”那样一种工作作风,实现科学跨越和长治久安是新疆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央对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给予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举全国之力支持和帮助新疆各项事业发展,加上新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家始终坚持“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会改变”的信念,在建设美好家园的伟大实践中,艰苦奋斗,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因此,新疆效率是在这样一个背景条件下孕育而生的。

第二,体现在科学严谨、敢于担当、求真务实的高效行动上。在勘测设计阶段我们遇到两个最棘手的问题:一个是工程所在的中、小河流和山洪沟有40%的坝址没有实测水文资料,给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风险;另一个是在短时间内,要从“区域—库区—坝址”三个层次查明工程主要地质构造问题,时间紧,任务重。为此,水利厅组织各方面的专家,成立了5个督导组,与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一道工作,攻坚克难,将技术审查工作提前融入到了各个阶段的勘测设计工作中。为了实现预期目标,更为了使广大牧民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的游牧生活,我坚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径流分析、洪水设计、规模论证”环节要确保水库“立得住”,在“地质勘察、坝基防渗处理、坝体结构设计”环节要确保水库“立得稳”,在“经济评价、投资概预算”环节要确保投资“匡得住”,赋予了新疆效率深刻的科技内涵。

第三,集中体现在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建设管理环节中。工程建设中严格执行“现场五到位”制度(即业主、项目经理、总监、设代、质检等五到位),积极开展第三方检测、施工图审查、施工地质现场复合评价工作,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切实实现了“边优化设计,边施工,保质量,出效率”的建设管理目标。在建设管理阶段,我们也组织了4个督导组,积极、适时地开展一些专项技术和关键施工阶段的检查督导。对工程建设中存在问题的11项工程下发了整改通知,进行了8次约谈,下发了一次停工令,对一家施工单位进行了清场。从已完成下闸蓄水验收的工程建设情况来看,工程合格率为100%。“不要没有质量的效率”是定居兴牧水源工程建设管理的一项刚性原则。当我们对每一项工程从设计到施工都做到“心中有数”的时候,也就自然有了敢于担当的勇气。

2010年9月笔者动意编撰此书,旨在记录事件发生的全部过程,发表技术研究的核心内容,表述思想认识的基本观点,用系统科学的思考积极倡导实施定居兴牧工程,用工程师的语言陈述每一项工程的可行性,用管理者的行动保证每一项工程的质量安全。编写工作伴随着定居兴牧工程前期立项、建设管理、下闸蓄水发挥效益的全过程。

“定居兴牧”水源工程建设已实施4年有余,绝大部分工程现已下闸蓄水发挥效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但这批水源工程毕竟是在短时间内集中完成建设的,因此,社会各界对其勘测设计的深度、施工质量及运行管理情况高度关注,如何评价27座水源工程也成为我们这些实践者要向社会认真交待的事情。为此,我们组织力量,对这些水源工程逐个进行了现场勘查,通过认真地查找问题,摸清了每一座水库的情况。

对27座水源工程的前期工作质量做出如下三点评价。

(1)基本查明了区域地质构造和工程地质条件,达到了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

(2)坝址坝型选择、结构设计、工程布局、建筑物等级规模的确定基本合理。

(3)突破概算现象不严重,没有发生大的设计变更。

同时对27座水源工程的建设质量也可以做出如下三点评价。

(1)组建了强有力的督导队伍,强化了对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

(2)增加了第三方检测、施工图审查、隐蔽工程验收等制度环节。

(3)没有发生大的质量和安全事故,工程质量总体良好。

考虑到水源工程大部分为小型水库,根据《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SL 274—2001)要求,防渗处理均选择了下限值10Lu。但是,由于修建的水库工程大都分布在浅山地带,地质构造活动剧烈,岩石破损程度高,裂隙构造发育,且施工周期短,部分水库的坝肩和坝基灌浆质量未达到设计要求,如乌雪特、麦海因、大库斯台、东塔勒德、小洪纳海5座水库就出现了坝肩和坝基渗漏问题,后经补充灌浆处理,妥善解决了渗漏问题,水库正常投入使用,但这应当成为今后水库建设中的一条重要经验。

全书共分3篇,前言、导论由邓铭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编写;第1篇由邓铭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新纯高级畜牧师编写;第2篇第1章由徐康宁、李湘权、李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张新全高级工程师编写,第2章由罗岩、艾尼瓦尔·卡德尔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邱胜彬高级工程师编写,第3章由汪海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编写,第4章由邓铭江、汪洋、彭卫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凤家骥教授编写,第5章由王为标教授、邓铭江、沈文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徐燕高级工程师编写,第6章由邓铭江、李湘权、汪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徐燕高级工程师编写;第3篇由各勘测设计单位供稿,李湘权、邓铭江、徐康宁、章毅、李江、沈文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邱胜彬高级工程师、贺传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负责组稿协调工作。徐燕、王旭高级工程师完成了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编和校对工作,王忠庆工程师收集了大量的图片资料,木克代斯·卡德尔、毛远辉、宋洋、谌礼军、玉素甫江·买买提、阿里木江·胡达拜地、雪克来提·巴斯托夫完成了本书的制图工作。全书由邓铭江、李湘权负责统稿。

参与定居兴牧水源工程勘测设计的单位共有8家,他们是: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塔城地区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伊犁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昌吉方汇水电设计有限公司、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密地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阿勒泰地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对各设计单位所提供的勘测设计技术成果以及供稿人,书中都作有详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定居兴牧水源工程是实现现代草原生态畜牧业的重要基础,又是重点民生工程,为了“让广大农牧民过上具有基本现代文明的生活,真正做到生活有保障,富裕有希望”,让我们共同努力,奉献水利,建设美好家园。

编者 邓铭江

2014年11月21日于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