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淡水湖泊蓝藻暴发治理与预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西湖、东湖、玄武湖和洱海发生蓝藻暴发频次低

一、西湖几十年仅两次蓝藻暴发

杭州西湖,面积6.4km2,平均蓄水量0.14亿m3,平均水深2.19m,国内外著名风景旅游区,流域面积27.5km2。发生富营养较早,由于西部上游河道把大量外源污染带入湖,淤泥二次污染,旅游污染,船舶航行和大风起浮淤泥,水生植物少等原因,至20世纪80年代初富营养就较严重,如1980年达到TN 3.04mg/L(劣Ⅴ类)、TP 0.14mg/L(Ⅴ类);2009年水质劣Ⅴ类;近年水质仍为劣Ⅴ类,主要是TN超标,如2007—2010年绝大多数水质监测点的TN均在2~3mg/L之间,劣Ⅴ类,而TP一般在Ⅲ~Ⅳ类,又如2011年太湖流域水资源公报中西湖4.43km2水质为Ⅴ类,其余为劣Ⅴ类。分析西湖TN超标的原因可能与常年调引含N量高的钱塘江水有关,西湖的透明度较高。但西湖蓝藻暴发的频次很低,50多年仅二度记录出现蓝藻大暴发,如1958年蓝藻暴发时的水体呈红色,称“红水”,由蓝纤维藻引起,湖心藻密度高达65×108个/L;1981年蓝藻暴发时的水体呈黑褐色,称“黑水”,由水华束丝藻引起,藻密度高达6.77×108个/L,其占藻类总量的98%。

二、东湖1985年前曾发生多次蓝藻暴发

武汉东湖,面积33.7km2,平均蓄水量0.94亿m3,平均水深2.78m,城市景观湖泊。东湖主要分为4个湖区:西部的郭郑湖、北部的汤林湖、东部的牛巢湖、东南部的后湖,这4个湖区基本连成一片;另外有几个小湖湾,如郭郑湖南面的官桥湖和西面的水果湖等。发生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外源大量入湖。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1985年期间经常发生不同程度的蓝藻暴发。

东湖的藻类数量,在1956—1957年甲藻最多、硅藻次之;20世纪60年代起蓝藻开始增多,至70年代蓝藻和绿藻占50%以上,蓝藻主要为微囊藻、丝状束丝藻和颤藻,水华暴发;1985年后水华不暴发,小环藻(硅藻)、隐藻为优势,蓝藻主要为颤藻、平裂藻。

东湖1985年以前发生蓝藻暴发原因:蓝藻种源多;富营养化,其中1983—1984年TP曾超过1mg/L;换水次数少、水文水动力条件合适;水生植物很少和生态系统退化,20世纪60年代水生植物覆盖率达到83%,但1965年以后由于水污染加重,水生植物大量减少,期间原来占全湖生物量40%的黄丝草绝迹,其他沉水植物也寥寥无几;生境适合蓝藻生长繁殖;缺乏种间竞争对手等,致使藻密度持续提高,蓝藻快速增殖直至暴发。

三、玄武湖发生数次蓝藻暴发

南京玄武湖,水面积3.7km2,平均水深1.5m,蓄水量550万m3,集水面积26km2,分为东南湖、西南湖和北湖3个湖区。主要由于外源入湖而富营养,但蓝藻暴发频次不高。1986年4月首次蓝藻暴发,出现“黑水”,湖水发臭,5月大面积死鱼。2005年7月,蓝藻暴发,至9月18日,玄武湖全湖性蓝藻暴发,湖面像铺了一层厚厚的绿地毯,蓝藻种类主要为微囊藻。2006年8月发生蓝藻(微囊藻)暴发,其中北湖蓝藻暴发最严重且伴有恶臭,TN为2.39mg/L、TP为0.605mg/L;西南湖蓝藻暴发较轻,TN为2.06mg/L、TP为0.13mg/L;东南湖蓝藻暴发最轻,TN为1.6mg/L、TP为0.15mg/L。2007年7月,发生大面积蓝藻暴发,水质恶化,散发出臭气。

四、洱海发生数次蓝藻暴发

洱海,位于云南大理市区的西北,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形成于冰河时代末期,成因主要是沉降侵蚀,为构造断陷湖;水面积254km2,容积28亿m3,平均水深11m,最深处21m;洱海形似人耳,南北长,东西窄,当洱海水位1966米时,南北长约42km,东西宽3~9km;洱海水域有五湖:南塘湖、北塘湖、联株湖、龙湖、波洲湖;湖岸弯曲特别是东岸多湖湾:海东湾、挖色湾、康榔湾、双榔湾、洪山湾等;流域面积2565km2,属澜沧江水系;入湖河溪大小共117条,北面主要为弥苜河、弥茨河、罗时江、永安江,西部汇有苍山十八溪水,南纳波罗江,东有海潮河、凤尾箐、玉龙河等小溪水汇入;出湖河流仅有西洱河,出水口在下关镇附近;是国内外著名风景旅游区;受印度洋气候影响,以西南风为主;年均水温16.9℃。

洱海水生态系统基本良好、水产资源丰富,原有土著鱼类 20种,年捕捞量750~1500t。现原有土著鱼大量减少,盛产鲤鱼、弓鱼、鳔鱼、细鳞鱼、鲫鱼、草鱼、鲢鱼、青鱼、虾、蟹等十余种,年捕捞量数百吨。水生植物有海菜花、菰(茭笋)、慈姑、荸荠等,还有相当多的珍稀水禽。

洱海具有供水、灌溉、发电、调节气候、渔业、航运、旅游七大功能。现水质:N P较低、Ⅲ类水,Chl a含量较低;植物覆盖率较高。

洱海在1996年9月和2003年7月发生过2次蓝藻暴发,均发生于洱海东北的红山湾等湖湾或沿岸。主要原因:外源入湖量增加,水质由原来的Ⅰ、Ⅱ类,发展至N P均为Ⅲ类,甚至有些水域为Ⅳ类,水体营养程度向富营养化发展;沿岸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毁,净化水体和抑制蓝藻的能力有所减弱;有专家认为由于1994年开始引种太湖银鱼,1996年产量达到650t,银鱼以滤食蓝藻的浮游甲壳类动物为食物,所以太湖银鱼的产量增加减轻了蓝藻的压力,使蓝藻增殖加快。近年有小规模“水华”聚集,夏秋季Chl a含量较高,如2010年9月Chl a达到23μg/L、藻密度达到4420万cell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