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漫滩印象
张卫军
2012年4月,在淮委主任钱敏、总工顾洪的带领下,我们“走读淮河”主题实践活动考察团一行来到石漫滩水库。这座水库由于兴建时的特殊历史背景、“75·8”事件造成的严重损失、复建经历的坎坷之路等因素,在淮河治理历程甚至中国水利发展之路上都令人瞩目。2012年8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河南考察黄河防汛工作时,再一次提及石漫滩等水库垮坝事件,让我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也深刻思考水库的建设、发展、安全管理以及效益发挥等,特别是提醒我们治淮人要永志不忘曾经的惨痛教训,以更加务实严谨的态度,推动治淮的科学发展。
兴建——新中国成立后淮河流域建成的第一座水库
1950年夏,淮河发生严重水灾,频繁的水患、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促成了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具体制定了“上游应筹建水库,普遍推行水土保持,以拦蓄洪水,发展水利为长远目标”和“低洼地区举办临时蓄洪工程,整理洪汝河河道”的战略部署,“治淮大战”由此拉开序幕。当时正值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内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国家财力匮乏、物力不足。流域四省人民怀着新中国成立的巨大喜悦之情,以高涨的革命热情、无私的奉献精神、顽强的拼搏精神,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下,投入轰轰烈烈的“治淮大战”中,踏上惊天动地的淮河治理新征程。1951年4月,在河南省舞钢市境内淮河上游洪河支流滚河上,石漫滩水库正式动工,同年7月水库建成,这座水库由此也成为解放后在淮河流域建成的第一座水库。随后,板桥水库、南湾水库等一大批大型水库相继修建完成。
溃决——世界最大水库垮坝惨剧
1975年8月,在一场由台风引发的特大暴雨中,河南省驻马店地区石漫滩水库、板桥水库等共计60多座水库相继发生垮坝溃决。垮坝引起的冲击性灾害给洪汝河流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毁灭性一击。近60亿立方米的洪水肆意横流,1015万人受灾,超过数万人死难,倒塌房屋524万间,冲走耕畜30万头。纵贯中国南北的京广线被冲毁102公里,中断行车16天,影响运输46天,直接经济损失近100亿元,成为世界上最大最惨烈的水库垮坝惨剧。这一个个数字如今看起来依然是那么触目惊心,那段惨痛的历史成为流域人民乃至国人心中永久的伤痛,这次事件中折射出的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垮坝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特别是水利界立刻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反省,实事求是地分析了这场由天灾引起的流域洪水灾难,反省了在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多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说“75·8”事件对治淮工作是一次严格的检验,对当时全国水利工作和全体水利工作者都敲响了一记警钟。
复建——中国唯一一座水毁大坝和复建大坝并存的水库
1991年江淮洪水后,国务院召开的“治淮治太”会议决定,将石漫滩水库复建工程列入“八五”治淮重点工程项目,由中央和地方联合投资兴建,淮委和河南省水利厅共同组建项目建设单位。水库复建工程于1993年9月开工,1996年12月主体工程完工,1998年1月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运行,工程质量总体基本优良。工程总投资2.56亿元,总库容1.2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230平方公里。建成后的石漫滩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工业供水、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为警示“75·8”事件的沉痛教训,复建后的水库保留了水毁后的大坝,石漫滩水库也成为中国唯一一座水毁大坝和复建大坝并存的水库。
发展——首批国家水利风景区
石漫滩水库经历了淮委和河南省水利厅共同运行管理到由河南省水利厅进行管理的变迁。经过多年来的科学管理和更新改造,石漫滩水库建立了水文测报自动化系统、洪水预报调度自动化系统、大坝安全监视系统和闸门启闭自动化系统,充分发挥了防洪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大地改善了舞钢市的自然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以水库为中心的石漫滩水利风景区及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已经建成。这里山峰叠翠、草木送香、群山环抱、水映青山。石漫滩以秀美的风光,山水林城融为一体的鲜明个性,于2001年被批准为首批国家水利风景区。
“75·8”石漫滩水库垮坝纪念碑
走在以石漫滩水库和治淮第一坝为主要依托兴建的水利风景区内,我们再一次温习了石漫滩水库兴建、溃决和复建的历史,全面回顾了石漫滩水库的发展过程。当考察团一行来到复建后气势雄伟的治淮第一坝,目睹“75·8”事件冲毁后的大坝遗迹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心里立下了誓言——牢记历史教训,勇挑治淮重担,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