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探访典当铺
避暑山庄各王爷受到皇上的斥责,信息很快就传到了江南省。
巡抚大人拿着廷寄简报,足足看了数分钟,不知所措。很明显,皇上对郡王们的态度在发生着变化,对江南省的事情表现出更大的关注,让他感到非常后怕。倘若魏伯仁在江南省动静越大,对江南省的来说也是麻烦越大。他无力地躺在太师椅上,在思考着下一步的对策。
高诚的回信传到魏伯仁这里,本来身心疲惫的他感到了一丝的安慰。从一个普通的知事,晋升到四品大员,他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自己,这也意味着,他的每一步都必须谨慎,必须稳妥,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将受灾的实情搞清楚,自救赈灾,让皇上放心。
捐银赈灾一事,虽然有些缓慢,但毕竟让江南省的官吏已经感到了压力,觉得再也不能像过去一样伸手向朝廷要钱要粮了,这种好日子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了。不管这样,陆续有人已经把银子缴了上来,虽说不多,对魏伯仁来说,也算是个良好的开端。更何况,巡抚大人着人带来一百八十两年俸银,作为捐银,这让魏伯仁感到非常的高兴。据说,有些家境困难的官吏,是典当了东西凑的银子,魏伯仁听到这个消息有些于心不忍,他想探个究竟。
一身便装的魏伯仁和常冬生来到省城“荣兴”典当铺。这是三间门面的店铺,观其规模也不算小了。
店家是一个中年男子,笑菩萨的脸。他见客人进来,连忙上前招呼:“请问客官,想要点什么?”
常冬生摆出一副大户人家的管家样子:“我家老爷随便看看,看的好了买下你半个店。”
魏伯仁瞪了常冬生一眼:“不得胡说。老板,我们只是随便看看。”
店家指着后房:“请到贵宾房。”
跟随店家两人来到后院,走进了一个陈设豪华的房间,魏伯仁顿时被眼前精美的红木家俱、珠宝瓷器和书画震惊了,而且有些书画是明代的作品。
店家招呼道:“客官请随意。来人,上香茶。”
店内已经有个年轻人在看珠宝,正把玩一块翡翠玉。
店家让魏伯仁稍等,他上前去替客人近前介绍:“这可是缅甸国的美玉,透如玻璃,论色论水头,全省城找不到第二块了,要不是别人缺钱,怎么舍得拿出来。”
年轻人看了非常满意:“开个价吧?”
店家一伸手指:“这个数。”
年轻人问:“你是说两千两银子?”
一听价格,魏伯仁与常冬生都感到惊讶,无论如何,这缅甸国的的东西也不值那么大的价格吧。
店家赶紧应承:“钱老板是识货的,常言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只要您看着喜欢就行,只是好东西真的不便宜,买的时候心疼银子,可失去了更心疼,可遇不可求啊。”
年轻人确实喜欢这玉,便上决定要得到它:“一千两怎样?”
店家叹气摇头:“唉,这年头天灾人锅的,好东西都贱卖了,真是亏大了。”
年轻人点点头,掏出一张银票放在柜台上:“我可是老顾客了,也是识货之人,你也别狮子大开口,我钱某人是什么人你也知道。就这个价吧,给你银票。”
店家一边摇着头,一边无奈地叹气,表示着生意成交了。这神态、这表情,让人看不出店铺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
年轻走出门去,店家连声道谢送出去。
常冬生赞叹道:“爷,江南商人可真是有钱,比京城王爷还厉害。”
店家进来,魏伯仁问:“请问刚才那位是?”
“寿阳城的绸缎商钱三位钱老板。”
魏伯仁自言自语:“出手阔绰,寿阳人果真名不虚传啊。”
店家打量俩人,问道:“请问客官需要什么?”
魏伯仁笑了笑:“店家,我是读书人,喜欢一些文房用品。”
店家一听,连忙从柜台下拿出几件东西说:“不瞒客官,本店主要经营珠宝玉器,文房用品小店并不多,文人嘛,就是穷死也不愿意出卖自己的东西。不过近日朝廷派钦差来江南省捐银赈灾,有些官员就出让了一些文房用品,换了些银子。材质并不是十分好,但东西有些年份,比如石砚,青花小水盂,玉镇纸,还有前朝的青田石笔架,寿山石印章,价格不高,东西实在。”
魏伯仁仔细端详着文房用品,虽然都比较老,有些可能还是传家之物,从材质上看,实在算不上是好东西。然而,当他仔细看着印章时才发现,尽然还有名家雕刻之作。但他表情没有外露。
店家是聪明人,故意在一堆印章中放上名家之作,试探来人是否识货。可是他并没有见到来人的兴奋表情,想必魏伯仁并不懂行,就说:“好的东西自然是少,文人比较穷,舍不得啊。”
“那你为什么要收下这些东西呢?”魏伯仁问。
店家叹气道:“都是相识之人,今日他们有困难,我便帮一下。唉,这当官的也分个三六九等不是?能出让文房四宝的,也是实出无奈啊。本人喜欢收藏,看到这些文人出让东西时的不舍,就多给了些银子,算是帮帮他们吧。”
魏伯仁觉得店家话里有话,便问道:“当官是为朝廷办事拿俸禄,除了官界大小,何来再分三六九等?”
“这当官的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整天忙死,有的整天没事干;有的干一辈子也是个八九品,有的几年就步步高升;有的富,有的穷。这执掌督粮道、盐道、税务、巡案等官员,自然求他们办事的多,日子就好过。朝廷一品二品的大官我们也见不着,这街面上的通判、知事、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宣课司、府税课司、司府厅司狱、巡检、典史、盐茶,不都有自己一条路子吗?只是苦了那些无权无势的文官了。”
魏伯仁听了觉得有道理,便不再问,他明白,官场并非商场,但并不比商场逊色。各级官员对捐银的态度也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心存不满,有的恐怕真的是一个清官而已,真的没有银子。这些连自己的文房也转让了为捐银,尽了一个臣子的本份。唉,他不免有些同情这些官员。在他看来,捐银一事并不简单,搞不好也会挫伤那些清廉官员。
他突然看到砚台上有名家鲍初桥的铭刻,想到割腕寻死的鲍明山,一问,果然是鲍明山拿出来,连忙打听去他家里看看。
他老板处问了鲍大人家大概的方向,还问了胡同里的大爷大妈,好不容易找到了鲍明山的家,那就是一间老屋子,一共三间。他们敲门后,有个女人来开门,问了姓名,自报巡抚衙门的,女子迟疑了一下,让他们进门。
屋子陈旧,也很简陋,不过屋里有几个书柜,搁着许多的书。女子提醒鲍明山来客人,他正躺在椅子看书,抬头一看竟然是魏大人,连忙起身。
两人应酬一番后,魏伯仁问道:“鲍大人是书香门弟,怎会如此想不开啊?”
“家父曾经得过秀才,只是书画有些成就,但一生与仕途无缘,留下的家产也有限。大人也看到了,如此家境,下官实在有难言之隐。”
“我看鲍大人是贤明之人,我魏伯仁也是读书这人,不妨直言相告,看本官能否帮得了你。”
“大人,实不相瞒,魏伯仁让官吏捐银,救助灾民,许多人是愿意的,我也是赞成的,可我实是无能为力了。我的家在寿阳乡下,家乡受灾,父母亲戚朋友都来要银子,我只好将家中积蓄全部给了他们。这次衙门摊派在我的头上是三十两银,我将祖上的文房用具卖掉了一些,这些书不敢卖,凑了银子交上去。那日下官去衙门察看捐银榜单,只写了十两银子,我找他们理论,说余下银子衙门统一调配,我一气之下割了腕。”
魏伯仁觉得事情蹊跷:“余下银子要作何用?”
“不知道。”
鲍明山的话明显触痛了魏伯仁,按官衔大小捐银,这鲍明山八品知事年俸四十两,粟米四十斛,包括养廉银也不过几十两银子,捐三十两是不少了,怎么会只公布十两银?扣下银子作何用处?想不到一场赈灾捐银,也成为有些人借机谋利的机会?
魏伯仁好生安慰了以后,去衙门问吴富贵,查问下面捐银子的情况,为何克扣银子。他们回复道,扣下的银子由所在衙门统一公用,用于往来公务接待所用,并不存在官员个人私用的情况。
鲍明山的事情具有代表性,可见各处衙门自作主张,自行其事,早就成为习惯,且不放过任何一次牟利的机会,甚至自己衙门的官员。魏伯仁非常生气,要求一律不得克扣个人捐银,如实张榜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