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君为轻
朝歌村的军事实力蓬勃发展之际,它的农业和民生也在飞速的向上跃升。
一千名青壮的加入更是让整个朝哥村打了一剂新鲜血液。
得益于之前的流民事件,这次新晋加入的青壮并没有再受流落街头之苦,而是在进入朝歌村的第一天便获得了居所和土地以及必要的粮食。
当然,这些东西并不是无偿的。
居所作价60两,土地作价40两,粮食供给三个月作价10两,共计110两银子,这些银子需要定居朝歌村内的流民于十年内还清,在这十年内这些债务并不产生利息,说白了,就是一个无息贷款套餐加危机感套餐。
赵宁没兴趣吸自己麾下领民的血,但他也不希望他麾下的领民好吃懒做,天天等着他的供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另外,朝歌村内是有田赋这种东西的,每一亩土地中所产粮食的一半将会被抽走充当田赋,不要觉得赵宁是在压榨领民,因为在哪怕以轻徭薄赋著称的宋国,它的田赋都是高达十抽六,抽七,甚至达到过恐怖的抽八的,之所以会有这么离谱的田赋,完全是因为当今乃是乱世,到处都在打仗、杀人,而打仗杀人需要气力,气力自粮食中来,为了更好的打仗杀人,所以各国都在疯狂的压榨底层的百姓农民。
在朝歌村内定居生活的百姓,已经可以说的上是相当幸福了。
赵宁所规定的田税会随着居民定居年数的增长而慢慢降低的,定居超过三年的领民,他的田赋会被永久性的定为十税一,朝歌村内的领民除了享有较低的田赋外,还享有一定的教育、医疗等等公共资源,且定居在朝歌村内的民众,会得到赵宁的全力庇护。
总的来说,当前境况下的朝哥村放在烽火不休的元莹大陆上看,那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阴云汇集,小雨淅淅。
细如牛毛的春雨自空中飘洒而下,降临到了时刻忙碌不断的朝歌村内。
“下雨了!”
“春雨!”
“春雨贵如油啊!”
“这是地里的粮食将要丰收的预兆啊!”
在朝歌村街道旁歇脚的领民,皆因为这场来之不易的春雨,变得兴奋,欣喜,狂欢了起来。
整个西夏王国除了河套平原以外,皆是干旱少雨之地,而地处偏僻的沙洲更为严重,卧虎谷内虽然不缺水资源,但春雨对于农民来说并不仅仅意味着下雨所带来的那些雨水,它更多的意味着粮食丰收的好兆头。
于医馆之内静养疗伤的郭遵,此刻被馆外农民的狂欢声所吸引,他透过医馆的窗户向外看去。
触目所及,是一名名面容欣喜,目中对未来生活充满希冀的领民。
“唉,我没想到能在如此偏僻之所,看到如此盛景!”
“我在大宋二十多年间,从未见过啊!”
全身缠满白色绷带的郭遵,斜依在医馆窗户旁,喃喃自语。
他的神情异常的复杂,其中有惊异,有欣喜,更有深深的迷惘。
元莹大陆之上的宋国版图位于整个大陆最为膏腴肥美之地,占据此地的宋国,经常对外号称天朝上国,礼仪之邦,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但其内部却是异常的腐败、浮华。
论军事实力,宋国在元莹大陆之上能勉强排个第三,但论富裕程度它是第一,但是它的这个富裕是极其畸形的,在宋国这个病态的社会结构里,上层是空前的富裕,绝对的风花雪月,醉生梦死,可这一切都是建在立疯狂压榨底层的基础之上。
郭遵在宋土的二十多年间,见过很多很多面有菜色,神情绝望的农民,和卖妻卖子苟活的可怜百姓,更有数之不尽倒毙于路旁的无辜之人,他都已经麻木了,甚至习以为常了,理由他都替宋国统治者想好了,毕竟当前是乱世嘛,百姓苦一点是正常的,待大宋一统天下,自然会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可这么多年下来,他自己都觉得那个理由越来越离谱,越来越虚无缥缈了。
“若是所有汉家儿郎都能过上如朝歌村村民一般的生活就好了!”
郭遵神色幽幽,语气呢喃。
“郭将军,这事说来也简单,只要咱们合力把领主推上皇帝宝座,让他在全天下施行治理朝歌的政策,那不就达成了你所说的话了嘛。”
与郭遵同为病友的管亥,大大咧咧的开口嚷着。
管亥是一个心思颇为单纯的武夫,他内心之中没那么多花花肠子,他觉得赵宁好,他就恨不得让天下所有人都感受到赵宁的好,一句话概括,这位主是个热心肠啊!
“皇帝!?”
管亥嘴里蹦出来的这两个字,让郭遵内心之中起了惊天大浪。
他河北郭氏虽然在北宋诸多将门中声名不显,但那也是世代相传的将门,以忠义传家,他郭遵难道要背叛自己家族世代效忠的宋国皇帝吗?
他之前虽然说过供赵宁驱驰,但那是有前提的,即绝不与宋国为敌,而且在他看来,只有宋国才是元莹大陆之上汉人的唯一正宗,所有的汉人都应该无条件效忠,赵宁也不例外。
简单来说就是,他供赵宁驱驰,赵宁效忠宋国,这不就还等于他效忠宋国嘛。
可现在他的世界观受到了冲击,并且他有点开始怀疑自己之前二十多年一直坚持的信念了。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就在这时,医馆之外传来了朗朗的读书之声。
那是在私塾里上学的蒙童读的。
二阶私塾之内所授学识皆以儒家四书五经为主。
刚才蒙童所读便是被后世儒者尊为四书的《孟子》。
“民为重,君为轻。”
“君为轻。”
郭遵低声呢喃了许久许久,期间他的面容之上有纠结、痛苦,恐惧等等复杂神色,不一而足,他的世界观正在被一点点的击碎,然后重新塑造。
许久过后,郭遵的神色勉强恢复如常,道:“民心所向,方是天命之主!”
“能使民安乐者,即为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