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为什么我们要了解它?
尼德兰反叛或八十年战争的历史是一个复杂的故事。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为什么我们要了解它?为什么这场战争耗时良久?为了清楚地理解当时复杂的现实,首先要找出意见分歧的三个最重要的原因,要知道,正是它们导致了抗议、动荡以及最终的战争和内战。所有的复杂性和争议,所有的联盟和条约,都可以追溯到这些主要原因中的一个或几个。它们基于三项普适性的基本权利,但不幸的是,这些基本权利在现代仍然不能得到普遍保障:宗教和良心自由,自决权,以及参与权。
宗教和良心自由
八十年战争是一场有关宗教的冲突,而奥伦治亲王威廉则是为宗教自由而战。关于停战协议或和平协议的谈判一再搁置,因为交战各方信仰两种或更多种宗教,他们难以在宗教共存与平等问题上达成共识。1564年12月31日,奥伦治亲王威廉在布鲁塞尔的国务委员会(Council of State)中声明,尽管他本人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也不赞成王侯们去控制他们臣民的良心。这个立场是原则性的,但同时也是出于实际考虑:如果天主教徒、门诺派教徒、路德宗教徒和加尔文宗教徒生活在一起,他们自然就不可能再针锋相对。奥伦治亲王威廉的军队在海利赫莱战役(1568年5月23日)中赢得首场胜利,而早在为这支军队招募士兵时,奥伦治亲王威廉就打出了“宗教和良心自由”的旗号。1579年1月,这一目标终于实现,乌得勒支同盟规定,任何人都不会因其宗教信仰而被调查或起诉。
实际上,这意味着良心自由,是实现宗教自由的重要一步。奥伦治亲王威廉成功地传播了宗教自由思想,甚至于只要一个地方有100名以上的户主请求实行宗教自由,便可以获得批准。在1578年到1580年之间,低地国家的27个城镇进行了尝试。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个数量很少,但在当时的艰难背景下,这已经非常难得。遗憾的是,不久,所有地方的实践都失败了。只有经历不公、鲜血和悲伤,人们才能学会宽容。
自决权
如果在集体中会受到区别对待,那么每个共同体都会希望根据自己的法律和自由来统治自己,而不是服从更大集体的利益。在当今世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16世纪的尼德兰,许多人都认为,比起腓力二世帝国内的其他地区,尼德兰的利益受到了轻视他们觉得自己越来越屈服于王朝政治,而这样的统治并不符合他们自身的利益。
参与权
在当今的民主国家,人们可以通过选举投票和选择代表来发声。政府对人民代表负责。尽管代表的组织方式有所不同,但原则上,这与当时的尼德兰没有什么不同。向君主建言献策的国务委员会由神职人员、贵族和“第三等级”(市民和农民)组成。这三个等级的代表组成了本省的议会(States),各省的议会代表则在三级会议(States General)中会面。他们与君主一起代表了国家的普遍利益。当然,意见分歧仍旧存在,但国务委员会和议会发挥了协商机构的作用。议会与君主协商一致,比如说,未经议会同意,君主不能宣战或征税。然而,国王越来越偏离这种传统的共识。他相信自己的权力完全来自上帝,认为这允许他以绝对君主的身份来进行统治。在国王的眼中,国务委员会和议会有义务只听命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