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人忽略的1%心理诀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成功心理诀窍:成功是可以“想”出来的

杠杆原理:找到成功的“支点”

在地中海区域,有一座美丽的岛屿——西西里岛。2200多年前,有一位中年人对国王陈述自己研究的杠杆原理,这个人就是著名的数学家阿基米德。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国王听后,大笑不止。

“虽然你是我的亲戚,但是我也不要华而不实的空话,你能实际表演一下吗?”

“亲爱的国王陛下,我刚才只是打个比方,那样的支点是没有的。”阿基米德解释着,“我的意思是,我能够用很小的力借助工具和机械推动很重的物体。”

“好呀,那你给我们表演一下吧。”国王指着海边刚造好的一艘大船说,“随便你用什么工具和机械,只许你一个人,把这艘船推下水吧。”

几天以后,阿基米德再次来到王宫,邀请国王来到大船旁边。

“尊敬的国王陛下,”阿基米德把一根绳子交给国王说,“请您拉动这根绳子吧。”

国王疑惑地看着阿基米德,拉动了这根绳子。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大船缓缓地向大海里移去,周围的人都欢呼起来。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大船平稳地滑进了大海。以前要上百人才能移动的大船,今天国王一个人就能移动了。

在故事中,阿基米德利用的是杠杆原理,他设计了一套杠杆滑轮系统,推动了大船。杠杆原理告诉我们,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就是省力杠杆,反之则是费力杠杆。

在现实生活中,调整“力臂”就是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而协调关系也是一门学问。我们有时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能力强的人,一生难成气候;一些看似平常的人,却取得巨大的成功;还有些能力差的人,竟也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

这就是说,利用好“支点”,就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利用得一般,也可能办成一些事情;如果放着“支点”不去利用,那么走向成功的希望就非常渺茫。因此,在一个人的事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尤其应该运用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发挥“支点”和“力臂”的巨大作用。

塞里格曼效应:永远对绝望说“不”

1975年,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做了一个实验。他把狗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

程序一:先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是狗无法逃脱的,里面还有电击装置。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控制在能够引起狗的疼痛,但不会伤害它的身体的范围之内。实验者发现,这些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发觉仍然无法逃脱后,挣扎的程度就逐渐降低了。

程序二:随后,把这些狗放进另一个笼子,这个笼子由两部分组成,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能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端有电击,另一端没有电击。当把它们放进笼子时,实验者发现它们除了在头半分钟惊恐一阵子之外,此后一直卧倒在地接受电击,那么容易逃脱的环境,它们却连试也不试一下。

而把对照组中的狗,即那些没有经过第一程序实验的狗直接放进后一个笼子,却发现它们能全部逃脱电击之苦,轻而易举地跳到安全的一边。

后来,塞里格曼又重新设计了两组实验:

1.让狗在接受“无法摆脱的电击”实验之前,先学会如何逃脱电击。方法是先把它们放到可以逃避电击的笼子里,当它们接受电击时,只需轻轻一跳,就可以免受电击的痛苦。等到狗学会轻易地从笼子一边跳到另一边时,再按照前面介绍的实验程序,对它们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它们很不容易绝望。

2.改用那些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狗做实验,进行同样的处理,发现它们也不容易陷入绝望之中。

后来有许多学者采用其他动物进行重复实验,均得到了与之相同的结果。这就是“塞里格曼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长期经历失败的人,那些无依无靠的人,当他们发现无论如何努力,无论干什么,都以失败而告终时,就会觉得自己根本控制不了整个局面,精神支柱也会随之倒塌,斗志进一步丧失,最终会放弃一切努力,并陷入深度的绝望中。

因绝望而悲观、消沉,整天借酒消愁,甚至想一死了之的人比比皆是。要想远离绝望,就必须有成功的体验,有自由的空间,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这些都能帮你从生活的各种磨难中学到应对挫折的技能和信心,从而坚定自己的信念,永不放弃自己的希望,最终走上成功之路。

毛毛虫效应:不要盲目地跟从

法国科学家约翰·法伯(Jean-Henri-Fabre)曾进行过一个很著名的“毛毛虫实验”。他在一只花盆的边缘摆放了一些毛毛虫,让它们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圈,与此同时在离花盆周围6英寸(约等于15.2厘米)的地方撒了一些它们最爱吃的松针。由于这种毛毛虫天生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因此它们一只跟着一只,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绕着花盆一圈圈地爬行。令法伯感到惊讶的是,这群毛毛虫当天在花盆边缘一直走到精疲力竭才停下来,其间曾稍做休息,但是没吃没喝,连续地走了十多个小时。

时间慢慢过去,一分钟,一小时,一天,两天……守纪律的毛毛虫队列丝毫不乱,依然这样没头没脑地兜着圈子。连续7天7夜之后,它们饥饿难当,精疲力竭,一大堆食物就在离它们不到6英寸远的地方,结果它们却一个个地饿死了。

在对这次实验进行总结时,法伯的笔记本里有这样一句话:“在那么多的毛毛虫中,如果有一只与众不同,它们就能改变命运,告别死亡。”

毛毛虫总是喜欢盲目地跟着前面的同伴爬行,科学家把这种习惯称为“跟随者”的习惯。它们最主要的失误在于失去了自己的目标,只是按照习惯的方式盲目地行动,结果导致不断失败的怪圈。

其实,许多人也总是喜欢跟着别人的屁股走,对别人盲目跟从,随大流、绕圈子,瞎忙空耗,终其一生。尽管未知的财富可能就在眼前,他们却得之甚少,因为他们只是盲目地、毫不怀疑地跟着圆圈里的同伴往前走,就算碰到财富,也不是他们的。

人能走多远,达到什么高度,首先取决于你站在哪儿,但更重要的还是选准方向,找准目标,持久稳健地走下去,才有希望达到“顶峰”。无论跟别人有多紧,也只能成为第二,走别人走过的路,将会迷失自己的方向。

威克效应:随机应变才有出路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著名的威克教授做过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首先,他把一只玻璃瓶平放在桌子上,瓶的底部朝着窗户有光亮的一方,瓶口敞开,然后放进几只蜜蜂。只见它们在瓶子内朝着有光亮的地方飞去,不停地在瓶底上寻找出口,结果只能撞在瓶壁上。经过几次飞行后,蜜蜂终于发现自己永远也无法从瓶底飞出去,它们只好认命,奄奄一息地停在有光亮的瓶底那儿。

接着威克教授把蜜蜂放出,仍然将瓶子按原来的样子摆好,再放进几只苍蝇。没过多久,它们就一只不剩地全部从瓶口飞了出来。

在这个实验中,苍蝇和蜜蜂的命运截然不同。苍蝇为什么能找到出路?原来,它们坚持多方尝试,飞行时或向上,或向下,或背光,或向光,一旦碰壁发现此路不通,便立即改变方向,最后终于找到瓶口飞了出来。苍蝇靠不懈的努力在碰壁后总结教训,最终找到出路;而蜜蜂却一条道走到黑,即使面对无法逾越的瓶底也不回头,自然只能陷于困境。

在蜜蜂的思维里,玻璃瓶的出口必然会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可怜的蜜蜂没有意识到环境发生的变化,还一味地坚持遵循以往的经验,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而苍蝇则对事物的逻辑毫不在意,也全然不顾光亮的吸引,在瓶中四下乱飞,结果误冲误撞地碰上了好运气。苍蝇的头脑肯定是简单的,可是那些头脑简单的往往会意外获得成功。因此,苍蝇在非常规思维中和无目标的飞行中得以撞上那个出口,幸运地获得自由和新生。

蜜蜂之误固然可笑,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也重复着蜜蜂的“经验”而浑然不觉。把“经验”当作“知识”往往是使成功变成“失败之父”的枢纽。人们往往太相信自己过去的成功和经验,并把它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知识”进行放大,结果只能陷入误区而导致失败。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横冲直撞,因为后者的做法比前者聪明且有用得多。威克教授总结道:“这件事说明,试验、坚持不懈、冒险、即兴发挥、最佳途径、迂回前进、混乱、随机应变,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应付瞬息万变的形势。”

跳蚤效应:别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生物学家做过这么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些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重复几遍,结果都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所以跳蚤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

接下来,实验者把这些跳蚤再次放进杯子里,同时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罩,“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罩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地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它们开始根据玻璃罩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这些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玻璃罩,而是在罩下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开始把玻璃罩轻轻拿掉,跳蚤不知道玻璃罩已经去掉了,还是按原来的高度继续跳跃。一周后,那些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动——它们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它们已从一个勇敢的跳蚤变成了一个可悲的爬蚤!

后来,生物学家在玻璃杯下放了一个点燃的酒精灯。不到五分钟,玻璃杯烧热了,所有的跳蚤自然发挥求生的本能,再也不管头是否会被撞痛(因为它们都以为还有玻璃罩),全部都跳出玻璃杯以外。

“自我设限”是一件悲哀的事情,跳蚤变成“爬蚤”并非自身已失去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后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也在过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几次失败以后,他们便开始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限制已经取消。

很多人不敢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面已经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潜意识:成功是不可能的,这个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因此,“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

一个人在个人生活经历和社会遭遇中,如何认识自我,在心里如何描绘自我形象,也就是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成功或是失败,勇敢或是懦弱,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的命运。

章鱼的故事:不做“瓶子”囚徒

一只章鱼的体重,可以达到70磅。换算一下,也就是将近32公斤。

32公斤有多重?它相当于一台电动跑步机、一只都江堰千年神龟,或是柔道比赛少年组一个小选手的体重。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大家伙,它的身体却是非常柔软的,柔软到几乎可以将自己塞进任何想去的地方。因为没有脊椎,它们甚至可以穿过一个银币大小的洞。它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将自己的身体塞进海螺壳里躲起来,等到鱼虾走近,突然袭击它们的头部,注入毒液,使其麻痹而死,然后美餐一顿。它几乎是海洋里最可怕的生物之一。

但是,渔民却有办法制服它。他们把小瓶子用绳子拴在一起沉入海底,章鱼见到了小瓶子,都争先恐后地往里钻,不论瓶子有多么小,多么窄。

结果当然是,在海洋里无往不胜的章鱼,成了瓶子里的囚徒。

是什么囚禁了章鱼?是瓶子吗?不,瓶子放在海里,瓶子不会走路,更不会去主动捕捉,是章鱼囚禁了自己。它们向着最狭窄的路越走越远,不管那是一条多么黑暗的路,即使那条路是死胡同。

如果我们的思想也是一只章鱼的话,遇到苦恼、烦闷、失意、诱惑的瓶子,请注意减速绕行,在更广阔的海洋里,会有更多值得争取的东西。

跨栏定律:困难决定了成就的高度

一位名叫阿费烈德的外科医生在解剖尸体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患病器官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糟,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为了抵御病变,它们往往比正常的器官具有更强的机能。

阿费烈德最早是从一个肾病患者的遗体中发现这种现象的:当他从死者的体内取出那只患病的肾时,发现那只肾要比正常的大;当他再去分析另外一只肾时,发现另外一只肾也大得超乎寻常。在多年的医学解剖中,他不断地发现包括心脏、肺等几乎所有人体的器官都存在着类似的情况。

阿费烈德为此撰写了一篇颇具影响力的论文,他认为,患病器官因为和病毒做斗争而使器官的功能不断增强。假如有两只相同的器官,当其中一只器官死亡后,另一只器官就会努力承担起全部的责任,从而使健康的器官变得更加强壮起来。

在给美术学院的学生治病时他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这些搞艺术的学生的视力大不如常人,有的甚至还是色盲。阿费烈德觉得这是病理现象在社会现实中的重复,于是他把自己的思维触角延伸到更为广泛的层面。

对比艺术院校教授的调研结果与他的预测完全相同。一些颇有成就的教授之所以走上艺术道路,很大一部分也是受了生理缺陷的影响。缺陷不但没有阻止他们前进,相反促使他们走上了艺术道路。

阿费烈德将这种现象称为“跨栏定律”,即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他所遇到的困难的程度。

其实,按照阿费烈德的“跨栏定律”,可以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譬如盲人的听觉、触觉、嗅觉都要比一般人灵敏;失去双臂的人平衡感更强,双脚更灵巧。所有的这一切,仿佛都是上帝安排好的,如果你不缺少些东西,你就无法得到它们。竖在你面前的栏杆越高,你跳得也越高。

当你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所吓倒,只要你勇敢面对,坦然接受生活的挑战,就能克服困难和挫折,取得更高的成就。

沸腾效应:成功离不开临门一脚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在烧水的时候,水的温度升到99℃不会沸腾,不能算开水。此时,若能再添一把火,使温度再升高1℃,水就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水蒸气。足够的水蒸气能推动机器,创造经济效益。这最后的1℃就是关键因素,差一点就会导致很大的差别。

在心理学上,人们把最后的关键因素所引起的本质变化现象,称为沸腾效应。

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说的就是,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就越要认真对待。

1950年,弗洛伦丝·查德威克因成为第一个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而闻名于世。两年后,她从卡德林那岛出发游向加利福尼亚海滩,想要再创造一项前无古人的纪录。那天,海面浓雾弥漫,海水冰冷刺骨。在游了16个小时之后,她的嘴唇已冻得发紫,全身筋疲力尽。此时,她的意志动摇了,让人把她拉上了随行的小艇。可是,小艇瞬间到达了对岸,她看到海滩上欢呼等待的人群。她这才知道,她距成功只有短短的一英里!她仰天长叹,懊悔自己没能咬咬牙再坚持一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始终朝着目标奋勇前行,否则走得再远也是半途而废。“行百里者半九十”,譬如爬山,越到最后越难,也越容易放弃,“无限风光在险峰”,最美的景致在绝顶。古往今来,历经磨难者众,功亏一篑的数不胜数,多少人就是差那么一点点而留下千古慨叹。那些成就了一番事业的人,无一不是赢在坚持到底上。

机会成本:有所选择,就要有所放弃

机会成本,原本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一个概念,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而放弃的东西。这个概念应用到心理学上,就是指因选择行为而产生的成本。

《聊斋志异》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牧童在深山里迷路了,他们走了很久竟然来到了一个狼窝。狼窝里有两只小狼崽,他们分别抱起爬上两棵相距十几米的大树。过了一会儿,老狼回来寻找孩子。

一个牧童在树上掐小狼的耳朵,弄得小狼哀号不止,老狼闻声而至,生气得在树下乱抓乱咬。这时,另一个牧童在树上拧小狼的腿,这只小狼连声嗥叫,老狼又闻声赶去,气急败坏地挠树。就这样,两个牧童轮番在树上欺负小狼,老狼在两棵树下不停奔波。到最后,老狼终于累得气绝身亡。

故事中的老狼因为不懂机会成本,在面临两难的选择时,它不懂得放弃,因此把自己累死。鱼与熊掌难以兼得,有所选择,就要有所放弃,这就是机会成本效应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比尔·盖茨于1973年进入哈佛大学法律系学习,但他只对计算机十分感兴趣。19岁时的他,面临两种选择:是继续学习直至毕业,还是辍学创办软件公司?继续学习会失去创业的最佳时机,而辍学办公司又拿不到多少人向往的哈佛大学毕业文凭。

比尔·盖茨选择放弃学业,开始创业。他后来成功了,成为计算机领域的领军人物,并在福布斯排行榜名列前茅。1999年3月27日,比尔·盖茨应邀回母校哈佛大学参加募捐会,当记者问他是否愿意继续学习以拿到哈佛大学的毕业证时,他向那位记者笑了笑,没有回答。想来,比尔·盖茨是不愿意回到哈佛大学继续学习的,因为那样的机会成本太大。

韦奇定律:做个有主见的人

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座无虚席,自己没有地方落座,于是,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

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最后来的石油大亨了。

这时,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

这个故事里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叫韦奇定律。美国经济学家伊渥·韦奇发现:在做重要的决定时,即使你已经有了主见,如果大部分人的看法都与你相反,你也很难不动摇。

每个人的一生中需要做各种决策,大到择业、婚恋,小到穿衣、出行、购物,在做决定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征求别人的意见。这时,就很难避免受韦奇定律的困扰。所以,一个人有自己的主见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如何才能做到有主见呢?真正的主见,就是不能让别人来影响你的决定。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也各不相同。所以,一旦选定了自己人生的目标,选定了想要的生活方式,就不要用别人的观念来衡量自己的价值。盲目听信别人的评论,不加思考地采纳别人的观点,只能导致自己无所适从,迷失最初的方向,最终一事无成。

吉格勒效应:后天培养至关重要

“除了生命本身,没有任何才能不需要后天的锻炼。”这是美国最著名的培训专家吉格·吉格勒说的一句名言。

左脑是主管思考的,对数字、流程比较敏感;右脑则是感性的,是比较人性化的。右脑思维是天生的,左脑思维是后天培养的。小孩子一生下来,右脑思维是百分之百,左脑思维几乎是零。在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学习过程中,被训练到最后几乎95%的思维是左脑思维。这就是说几乎所有的才能和技巧都是后天培养训练出来的。

对于企业来说,虽然员工进入公司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但是要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并做出好的成绩,仍然需要专业的员工培训。

IBM公司追求卓越,特别是在人才培训方面取得了非常成功的经验,他们非常注重员工的培训,决不让一名未经培训或者未经全面培训的人到销售第一线去;西门子公司也认为培训是造就人才、提高员工素质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对于个人而言,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只有持续学习才能不断适应这个充满变化的世界。也就是说,不管你的状态如何,都要坚持学习,注重学习方式的转移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样才能形成个人的持续学习力,在需要时快速掌握必要的知识。

狗鱼效应:没有竞争,就有没有动力

日本的北海道盛产一种珍奇的鳗鱼,海边渔村的许多渔民都以捕捞鳗鱼为生。鳗鱼的生命非常脆弱,离开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死亡。

但是,有一位老渔民出海捕捞鳗鱼,不管多久回来,他的鳗鱼总是活蹦乱跳的。而其他捕捞鳗鱼的渔民,无论如何处置捕捞到的鳗鱼,回港后都全是死的。由于鲜活的鳗鱼价格要比死亡的鳗鱼几乎贵出一倍以上,所以没几年时间,老渔民一家便富裕了起来。周围的渔民做着同样的营生,却只能维持简单的温饱。老渔民在临终之时,把自己的秘诀传授给了儿子。

原来,老渔民使鳗鱼不死的秘诀,就是在捕捞鳗鱼中放进几条叫狗鱼的杂鱼。鳗鱼与狗鱼非但不是同类,还是出名的死对头。

几条势单力薄的狗鱼遇到渔舱里的众多鳗鱼,便惊慌地四处乱窜,鳗鱼们也很紧张,时刻提防狗鱼的袭击。这样一来,原本死气沉沉的鳗鱼被激活了。

老渔夫的这种做法,后来被管理学家总结成了“狗鱼效应”。这个效应是指,在已慵倦的人群中加入一个有威胁的人物,通过刺激人群的紧张度从而保持整体活力。

鳗鱼因为狗鱼,才保住了生命的活力。有了对手,才有危机感,才会有竞争力;有了对手,你便不得不奋发图强,不得不革故鼎新,不得不锐意进取。否则,就只有等着被吞并,被替代,被淘汰。

适度的竞争就像催化剂,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和组织的活力。一种动物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手,那他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一个群体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因为相互的依赖而丧失活力,丧失生机;一个政体如果没有对手,就会逐步走向懈怠,甚至走向腐败和堕落;一个行业如果没有对手,就会丧失进取的意志,安于现状而逐步走向衰亡。

路径依赖:选择正确,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现代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约等于1.4351米)。你知道为什么采用这个标准吗?原来,早期的铁路是由造电车的人所设计的,而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正是电车所用的标准。

那么,电车的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所以电车的标准是沿用马车的轮距标准。

马车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轮距标准呢?

英国马路辙迹的宽度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所以,如果马车用其他轮距,它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上撞坏。

这些辙迹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从古罗马人那里来的。因为整个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路都是由罗马人为其军队所铺设的,而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

任何其他轮距的车在这些路上行驶的话,轮子的寿命都不会很长。

可以再问,罗马人为什么以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为战车的轮距呢?

原因很简单,这是牵引一辆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

故事到此还没有结束。

美国航天飞机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要用火车运送,路上又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比火车轨道宽一点,因此火箭助推器的宽度是由铁轨的宽度所决定的。

火车轨道宽度是由牵引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决定,火箭助推器的宽度又是由火车轨道宽度决定,这就形成了心理学上的“路径依赖”效应。

在生活中,路径依赖效应表现为,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地自我强化,让人轻易走不出去。

第一个使“路径依赖”理论盛名远扬的是道格拉斯·诺思,由于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道格拉斯·诺思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思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很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沿着既定的路径,不管是经济、政治还是个人的选择都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错误的路径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而这些选择一旦进入锁定状态,想要脱身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因此,选择正确的方向,是每个人从一开始就要做的事情。在生活中,很多事情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不妨试一试:不试怎么知道不行

从前,有个国王老了,想从几个出众的儿子中挑选一个继承王位。他暗中嘱咐一位大臣亲自带兵到城外通往关隘的一条官道上设了特殊的路障,然后逐个把几个最有希望的儿子叫到跟前,交代他们火速出城到关隘送一封急信。

几天后,王子们都高高兴兴地回来了。国王便问他们走的是哪条道,怎么走的。有的王子说见官道上被巨大的岩石堵塞了,便绕小道跑到关隘送了信;有的说自己如何奋勇地从巨大的岩石上爬了过去;只有最后出发的小王子说他轻轻松松地就从官道上走了过去。老国王问小王子:“难道没有岩石挡住你的去路?”

小王子说:“有啊!但我用力一推,它就翻滚到旁边的深崖下了。”

“那么大的岩石,你怎么会想到用手去推它呢?”

“我只不过试一试罢了。”

后来,这个小王子继承了王位。

人生中,许多障碍似乎很吓人,仿佛此路不通,但是,只要你有勇气试一试搬掉它,它就乖乖地滚到一边去了。可惜,还是有无数的人,在这种时候依然没有试一试,结果就绕着道错过机会走上了平庸之路。

一个人怀抱的信念,绝对可以影响他的人生。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最害怕丧失的就是勇气,一种面临机遇时敢于试一试的勇气。如果丧失了勇气,那就丧失了人生许多美丽的风光和机遇。

托利得定理:一心二用是一种能力

本杰明·富兰克林——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父亲原是英国漆匠,当时以制造蜡烛和肥皂为业,生有10个孩子,富兰克林排行第八。富兰克林8岁入学读书,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家中孩子太多,父亲的收入无法负担他读书的费用,所以,到了10岁时他就离开了学校,回家帮父亲做蜡烛。富兰克林一生只在学校读了两年书。12岁时,他到哥哥詹姆士经营的小印刷厂当学徒,自此当了近10年的印刷工人。但富兰克林的学习从未间断过,他从伙食费中省下钱来买书,同时,利用工作之便,他结识了几家书店的学徒,将书店的书在晚间偷偷地借来,通宵达旦地阅读,第二天清晨便归还。他阅读的范围很广,从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通俗读物到著名科学家的论文以及名作家的作品。

就是在当学徒的这段时间里,富兰克林把在学校曾两度考试不及格的算术学了一遍,又读了赛勒和舍尔梅的关于航海的书,从这些航海的书里,他接触到了几何学知识。富兰克林的学习日渐深入,还读了洛克的《人类的悟性》和波尔洛亚尔派作者写的《思维的艺术》。

1723年富兰克林离开了波士顿,到费城的基未尔印刷所和英国伦敦的印刷厂当工人。1726年秋,富兰克林回到费城,这时他已掌握了精湛的印刷技术,开始独立经营印刷所,印刷和发行《宾夕法尼亚报》,并出版了《穷查理历书》,当时被译成12种文字,畅销于欧美各国。1727年秋,他和几个青年在费城创办了“共读社”,组织了小型图书馆,帮助工人、手工业者和小职员进行自学,每星期五晚上,讨论有关哲学、政治和自然科学等问题。此时的富兰克林还不到30岁,通过刻苦自修,已经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和启蒙思想家,在北美的声誉日益提高。在富兰克林的领导下,“共读社”几乎存在了40年之久,后来发展为美国哲学会,成为美国科学思想的学术中心。

1736年,富兰克林当选为宾夕法尼亚州议会秘书。1737年,任费城副邮务长。虽然工作越来越繁重,可是富兰克林每天仍然坚持学习。为了进一步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外国语,先后掌握了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及拉丁文,他广泛地接受了世界科学文化的先进成果,为自己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富兰克林的故事,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从中总结出:“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后来,人们把托利得的这句话总结为“托利得定理”。

“一心二用”,心中同时容纳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当然,它的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且不说思路开阔,效率增高,起码战斗力增大了一倍,而且一个人同时考虑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可以让人的眼界大大拓宽,避免在某条错误的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

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个人面临的事情都越来越多,常常会忙到分身乏术,因此,那些可以做到“一心二用”的人已经显现出巨大的优势,从而在职场和个人成长中抢占先机。

杜拉克原则:让优秀变卓越,使无能变普通

彼得·杜拉克曾在《哈佛商业评论》撰文指出:“精力、金钱和时间,应该用于使一个优秀的人变成一个卓越的明星,而不是用于使无能的做事者变成普通的做事者。”

杜拉克的这一精彩论述,我们称为“杜拉克原则”。

彼得·杜拉克认为,人们不应该把努力浪费在改善低能力的人或技能这一方面,而是应该使那些表现一流的人或技能变得更加卓越。

尽管我们还不能确切地知道,把一个优秀的人变成一个卓越的人,比把一个无能的人变成一个普通的人,究竟能节省多少精力、金钱和时间,但是杜拉克的观点还是被人们普遍地接受了。

很多人总是着眼于人的不足、缺点,而且认为人们的不足、缺点都是不好的,因而人们应该千方百计地弥补不足、改正缺点。“杜拉克原则”却认为,个人应该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把精力、金钱和时间都用在发挥自己的优点上,并且让缺点不要干扰优点的发挥,也就是做到扬长避短。

坏习惯必须改掉,因为它妨碍你取得绩效,但你在某一方面的缺点和不足,却并不一定要花大力气把它提高到普通水平。因为,这样做的话,改善的很可能不是你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使你失去自我!

培哥效应:高效记忆,事半功倍

有人在电视节目中曾做过所谓奇特的记忆表演,他们在舞台上立一块黑板,然后随意让观众说出一些词语,如数字、节目名称、公式、外语单词等等,并按序写在黑板上。表演者在这一过程中不看黑板,但却能根据观众的要求准确地讲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内容,甚至还能把全部内容倒背出来。

这种表演看起来十分神奇,其实只不过是运用了培哥记忆术,产生“培哥效应”罢了。这种方法实际上并不难,它是自创一套记忆编码,比如,(1)——帽子(2)——眼镜(3)——围巾(4)——衣服(5)——腰带(6)——裤子……并熟练地记下来,然后通过联想与要记的材料相连接。比如要求你记住这样几个词:(1)大象(2)打气(3)洗澡(4)电风扇(5)自行车(6)水……这样你就可以把大象与固定编码的第一号帽子联系起来,联想到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顶帽子。要记住第六个词“水”时,把它与裤子产生联想——水把裤子弄湿了。

通过编码联想,记忆东西就不再困难。在联想时,我们有意识地把联想的事物放大,表象清晰而奇特。比如要记住电风扇与衣服发生联想时,如果表象是电风扇吹开了衣服就很一般,但如果想象成电风扇穿了一件羽绒服,就非常奇特,这就更便于记住这一对象。

培哥记忆术的固定编码也有很多种,如按照自己身体各部位的上下编号,按进门后能看到的东西编码,按自己的亲朋好友的姓名编号等等。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避免记忆的枯燥单调,使其妙趣横生了。当然,这种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去经常锻炼,并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联想奇特、醒目、非同一般。

富翁和狼:学会分辨机会和陷阱

一位富翁在非洲狩猎,经过三个昼夜的周旋,一匹狼终于成了他的猎物。在向导准备剥下狼皮的时候,富翁制止了他,问:“你认为这匹狼还能活吗?”向导点了点头。于是富翁打开随身携带的通信设备,让停在营地的直升机立即起飞,他想救活这匹狼。直升机载上受了重伤的狼飞走了,飞向500公里外的一家医院。富翁坐在草地上陷入了沉思。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来这里狩猎,可是从来没像这一次给他带来如此大的触动。

过去,他曾捕获过无数的猎物,斑马、小牛、羚羊、鬣狗,甚至狮子,这些猎物在营地大多被当作美餐,当天分而食之,然而这匹狼却让他产生了一种“让它继续活着”的念头。狩猎时,这匹狼被他追到一个近似于“丁”字的岔道上,正前方是迎面包抄过来的向导,他也端着一把枪,狼被夹在中间。

在这种情况下,狼本来可以选择岔道逃掉,可是它没有那么做。当时富翁很不明白,狼为什么不选择岔道,而是迎着向导的枪口扑过去,准备夺路而逃呢?难道那条岔道比向导的枪口更危险吗?狼在夺路而逃时被捕获,它的臀部中了弹。

面对富翁的困惑,向导说:“埃托沙的狼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知道只要夺路成功,就有生的希望,而选择没有猎枪的岔道,必定死路一条,因为那条看似平坦的路上必有陷阱,这是它们在长期与猎人的周旋中悟出来的道理。”富翁听了向导的话,非常震惊。

据说,那匹狼被救治成功后在纳米比亚埃托沙禁猎公园里生活,所有的生活费用由那位富翁提供,因为富翁感激它告诉自己这么一个道理:在这个互相竞争的社会里,真正的陷阱会伪装成机会,真正的机会也会伪装成陷阱。

临界点效应:你以为的极限也是新的起点

爬山爬到一定的时候,会感到筋疲力尽,再也不想往上爬一步,但只要咬紧牙关坚持爬,过了一会儿你就会感到全身开始舒服起来,爬山的乐趣油然而生;跑步跑到一定的时候,也会感到筋疲力尽,但只要咬紧牙关坚持跑,过了一会儿你就会感到呼吸舒畅起来,两条腿也好像自动跑了起来,继续跑下去的勇气会转变成一种轻松地向前跑的惯性,接着再跑下去你就能跑出很远。

不管是爬山,还是跑步,在你咬紧牙关的那一刻,就是你做一件事情的临界点。如果你坚忍不拔地坚持下去,就会挺过临界点,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不再害怕所面对的更长更困难的挑战,并且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得到一种身心乐趣、一份成就感和一份自信。这就是临界点效应。

在工作和事业中要取得成功,都需要我们有挺过临界点的勇气和坚持到底的耐力。很多人在工作中十分浮躁,总觉得自己做的是小事,其实这个世界上小事做不好的人绝对不可能做出大事来,能否认真地把一件事情做完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

世界上的事情经常很容易开始,但很难有圆满的结局。因为圆满意味着必须走完全程,意味着必须历经千难万险,意味着遍体鳞伤也决不放弃,意味着受尽伤害依然心地善良,意味着在到达临界点的时候咬紧牙关继续迈着疲劳的双腿向前奔跑,直到最后肉体和精神为了同一个目标合而为一。

不能跨越生命的临界点,我们就会吃尽失败的苦头;而要想跨越生命的临界点,我们可能就需要经受更多的考验;但是,只要你能够忍受黎明前最黑暗的那一刻,太阳一定会带着满天的朝霞为向着东方奔跑的你灿烂升起。

蓝斯登原则:追求理想需要脚踏实地

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说过:“当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当你下来的时候可能会滑倒。”所以,一个人如果在“往上爬”的时候就想到“可能滑倒”的后果,他就会时时注意保持“梯子的整洁”。这就是蓝斯登原则。

蓝斯登把一个人追求理想的过程,比作用梯子往上爬,通俗易懂地教我们如何走好人生之路。

首先,一个人的理想就好比在梯子的最高处,在通往理想的时候不仅要艰苦努力,不懈追求,更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偏离正确的轨道,即使辛勤付出时间和精力,也可能会一无所获。因为人生观错误导致误入歧途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因此,人们要时刻检查人生梯子的“方向”,时刻检查、保养、纠偏,防止因位置不当而迷失方向。

第二,仰望星空之际,不能忘记脚踏实地。实现人生梦想需要一步一个阶梯来攀登,一步踏空,就无法迈入第二个阶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偏远的湘西农校。可他始终坚持“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头顶烈日在水稻田苦干到底,终于成就了一生的传奇。如今,面对社会利益诱惑增多、浮躁之风盛行的境况,保持一颗淡定之心,踏踏实实干好每一件事,做好每一项工作,迈出的每一步都踩在地上,成功就不会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了。

第三,要正确面对诱惑。人在成长进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诱惑,如果把持不住,没有管住小节,就会为下一步埋下隐患。人都有七情六欲,不同的是“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多至失所”。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生,用严格的纪律规范行为,才能挺直腰杆拾梯而上,顺梯而下时也会安全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