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三国史(套装共3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混世魔王董卓

杀何进:宦官集团的最后一搏

在汉灵帝病死前一年,这个荒唐皇帝差点就死于政变。

策划政变阴谋的人是冀州刺史王芬。

此人乃是清流党人,在党人兴起时,有所谓的“八俊”“八顾”“八及”“八厨”,总共三十二人,都是名重天下的士人,王芬就是“八厨”之一。后来朝廷掀起“党锢之狱”,大批士人遭到迫害,王芬也是其中之一。直到黄巾起义爆发后,汉灵帝迫于形势,才解除党禁,恢复党人的政治权利。身为士人领袖的王芬出任冀州刺史,政绩不凡。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王芬府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前太尉、士人领袖陈蕃的儿子陈逸,另一位是术士襄楷。襄楷懂得旁门左道,他夜观天象,得出一个结论:“天象有异常,不利于宦官,看来这回黄门、中常侍都要被灭门了。”

党人与宦官,向来是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王芬闻言大为欣喜,他说:“果真如此的话,我要为天下人除害。”

不过,要除掉宦官容易吗?宦官之所以肆无忌惮,是因为有皇帝罩着——皇帝都把大太监张让、赵忠当爹妈对待了,如何能扳倒宦官呢?

王芬决定采取非常手段——政变!他想把汉灵帝拉下马,换一个皇帝。

必须说,王芬的这个计划相当大胆。可问题是,王芬是冀州刺史,而皇帝在京师,相距遥远,如何发动政变?难不成要带一队人马从冀州杀到皇宫吗?

并非如此。

因为王芬打探到一个消息:皇帝打算前往河间国。

皇帝不待在皇宫,去河间国干什么?原来,这些年灵帝拼命积累私财,靠卖官捞了许多私房钱。原本钱都放在私家库房中,为了避免被偷盗,皇帝未雨绸缪,打算分开来存放。他拿数千万寄存在小黄门那儿,又拿数千万寄存在中常侍家中。这样他还觉得不保险,干脆回老家,到河间去买田地、修豪宅——皇帝也要赶一回时髦,炒地皮,炒房产,就差没当煤老板了。

王芬事先得知皇帝要到河间,挨着自己的地盘,在这个地方动手最安全。

万事俱备,可还差点什么呢?

王芬毕竟是书生,论学问、论人品那没得说,搞政变却非其所长。他突然想到,假使政变侥幸成功,抓住了皇帝,该如何善后呢,如何才能令朝中那一帮大臣接受更换皇帝的主张呢?王芬左思右想,觉得还需要一个既有正义感又有背景的人加入到自己的阵营中来。

符合这个要求的人虽然少,但不是没有,他想到了一个人:曹操!

在王芬看来,曹操为官期间不畏强权,铁面无私,称得上有正义感。更重要的是,曹操的父亲曹嵩久居高位,历任“三公”,是朝廷中首屈一指的重臣。若能得到曹氏父子相助,政变成功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此时曹操在做什么呢?他正在老家闲居呢,读书狩猎,日子倒过得轻松自在。王芬亲自赶到曹操家中,推心置腹,将密谋全盘托出。

曹操听罢直摇头,说道:“废立皇帝,是天下最不祥的事。古往今来,能权衡成败、计较轻重而废立皇帝者,只有伊尹与霍光。伊尹满腔忠诚,又身居宰相之位,位高权重,才能废立天子;霍光受先帝重托,又是皇亲国戚,内有太后支持,外有大臣同心,加上昌邑王即位不久,地位不稳,才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废黜其位。您只看到古人轻而易举的成功,却看不到今天形势的不同,竟抱着侥幸的心态,想使用非常手段,如此行事,岂不危险!”

这就是曹操与王芬的不同。

不错,两人都疾恶如仇,都想匡扶社稷。但王芬是个理想主义者,而曹操却是现实主义者。王芬在“党锢之狱”中被剥夺政治权利十九年,虽然得以重出,但在朝廷上根本没有任何根基,却妄想通过政变废立皇帝,铲除宦官,岂非痴人说梦!

论政治眼光,王芬远不及曹操看得远、看得透。

曹操拒绝参加政变,王芬有几分失望,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

为了一击中的,王芬以冀州遭到黑山贼劫掠为借口,招兵买马,扩充军队。他的反常举动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太史向皇帝报告说:“北方有赤气亘天,夜半愈盛,横贯东西。”这种复杂的天文术语背后隐藏的含义是:北方有阴谋,不宜出行。

王芬已经被怀疑上了!

当然,朝廷并没有证据表明王芬要谋反。出于慎重,汉灵帝不仅取消出行,还下达一道诏令,命令王芬即刻解散新招募的士兵,并召他入京。

当诏令快马加鞭送到冀州时,王芬明白自己大势已去,一旦他入了京,朝廷稍加盘查,阴谋便会浮出水面,到时不仅他自己要受罪,还得连累一大批人。作为士人领袖,王芬不想拖累别人。一人做事一人担,他抛下官印,拔腿就跑。可是天地茫茫,能逃到哪呢?最终他心灰意冷,选择了自杀。

不出曹操所料,这起政变密谋最终流产了。

这件事令汉灵帝感到几分后怕。他觉得有必要加强戒备,于是设立了一支近卫军,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两个月后,“西园八营”成立。

西园八营,每营有一名校尉。为首的上军校尉由灵帝宠幸的宦官蹇硕担任。其余七名校尉分别是: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典军校尉曹操、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

这个名单里,我们看到两个熟悉的名字:袁绍与曹操。

这两个日后会成为死敌的人,这时却是同僚。

曹操虽然没有参与王芬的谋反,但他知情不报,这事要是被查出来,罪名可就大了。只是因为主谋王芬自杀,皇帝也找不到他谋反的具体证据,加上此时全国叛乱不断,朝廷早就乱成一锅粥,没人想去深查王芬谋反之事,最后不了了之。

尽管汉灵帝逃过一劫,但他仍然没躲过死神的召唤。

公元189年,也就是王芬死后第二年,三十四岁的汉灵帝也死了。

谁将成为下一任皇帝呢?

灵帝的儿子大多早夭,只剩下两个:大的叫刘辩,是何皇后所生;小的叫刘协,是王美人所生。按道理说,应该立皇后的儿子为太子,可是灵帝在世时,认为长子刘辩举止轻佻,没有威仪,镇不住文武百官。他更喜欢幼子刘协,只是刘协的生母地位太低微,不够格,因此他左右为难,迟迟未立太子。

宦官们都不想刘辩成为太子。按照旧例,只要刘辩上台,何皇后就要以太后名义临朝,政权势必落入外戚之手。相反,刘协的生母王美人已死,若是立他为太子,宦官就可以继续掌握实权。

灵帝尸骨未寒,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已是剑拔弩张。

从实力上说,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是占有优势的。何进是何皇后的哥哥,也是当朝大将军。在汉代,大将军总制全国武装,地位在“三公”之上,除了皇帝,无人可及。但是宦官的力量也不可低估,灵帝生前所设立的“西园八营”,就牢牢掌控在大宦官蹇硕手中。

从东汉的历史来看,每当有政变发生,宦官的行动都是非常迅速的。他们的骨子里有一种赌性——作为残疾的阉人,他们没有什么可顾虑的。宦官集团一致认为,立刘辩为皇帝,势必使外戚坐大。他们必须先下手为强,杀死大将军何进,拥立刘协为皇帝。

谋杀何进的重任,理所当然落在掌有兵权的蹇硕身上。

论起心狠手辣,何进不是蹇硕的对手。

蹇硕设下一个局,他请大将军何进火速入宫,商讨大事。何进当时并没有起疑心,他从大将军府直奔皇宫去了。蹇硕的计划是,只要何进一入宫,就关闭宫门,当场格杀。这个计划看起来很完美,但百密一疏。

问题出在蹇硕手下的一名司马身上,此人名唤潘隐,是何进的故交。

潘隐得知蹇硕的计划,心里十分焦急,但又无法通风报信。他灵机一动,以司马的身份到宫门外巡视,等候何进到来。

不多时,何进的马车在宫门外缓缓停下,大将军下了车,朝宫门奔去,眼看就要落入蹇硕的圈套。

突然间,何进看到潘隐的身影。令他意外的是,这位老朋友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热情地迎上来,而是冲他使了个眼色,神情诡异。

事出反常必有妖。

何进停下脚步,警觉地环顾四周,只见宫门内外的卫士手执戈戟,神色严峻,如临大敌,与平日完全是两种模样。

一阵凉意蹿上何进的脊梁骨。他与潘隐双目对视,潘隐冲他微微摇头,示意他千万别进。何进头皮发麻,转身便走,他飞身跳上马车,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为避免再生变故,他连家都没敢回,直奔兵营而去。

蹇硕守株待兔,不想最后却让兔子给溜了!

谋杀何进的计划破产了,这让宦官集团在选立新皇帝时,变得十分被动。虽然灵帝刘宏没有留下遗嘱,但根据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的原则,都应该由刘辩来当皇帝。在公卿的拥立下,刘辩登上帝位。何皇后临朝主政,改称太后;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共同主持大局。

这么一来,外戚掌握了国家大权。

如今何进利剑在手,岂能容得下蹇硕?

正好这个时候,袁绍找上门了,劝何进利用这个机会,把宦官一网打尽。袁绍此时是西园八校尉的中军校尉,在八校中排名第二,地位仅次于上军校尉蹇硕。他极其厌恶宦官,而他的顶头上司蹇硕就是宦官的头头。看来蹇硕虽然掌握西园八营,实际上已是众叛亲离。

有了袁绍加盟,何进如虎添翼。

蹇硕何尝不知自己已站在悬崖边上,随时可能粉身碎骨,但他还想拼死一搏。他与其他宦官不同,他有军职,是西园八校之首,手握兵权。但若想整倒何进,还须联合其他宦官才行。蹇硕给中常侍赵忠等人写信,阐述自己对时局的看法,他说,何进已经控制大权,宦官一旦失势,恐怕要被诛灭,而何进之所以还没有对宦官们下手,只是因为自己手握兵权,他强调,必须在宫廷内发动政变,逮捕并处死何进。

这次,蹇硕失算了,赵忠等人并没有支持他。

在十常侍时代,赵忠与张让是宦官集团中无可争议的头头,蹇硕却后来居上,且手握重兵。赵忠早就看蹇硕不顺眼,索性就借何进的刀除去这个对手,于是他把蹇硕写给自己的信转交给了何进。

这下子要了蹇硕的命。

企图搞政变、谋害大将军,这都是死罪。

蹇硕被逮捕,罪证如山,无可狡辩,下狱处死。

赵忠等人出卖蹇硕,一方面想除去蹇硕,另一方面也是想讨好何进,希望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能友好共处,利益均沾。可是宦官们干下那么多伤天害理之事,官员、士人、百姓无不对他们恨之入骨,现在挥一挥袖子说不玩了,这哪能行?

首先袁绍就不同意,他坚决要求清洗宦官,还给大将军何进打气,跟他说:“如今大将军您手握兵权,手下一帮人都是当世豪杰,局势尽在掌控之中,杀了宦官,为天下人除害,您也可以名垂青史。”

何进一想,觉得袁绍说得对,杀宦官,名利双收,何乐不为呢?

按道理说,何进身为大将军,天下劲兵皆在其掌握之中,铲除几个宦官,只是手到擒来之事。可是何进这个人魄力不足,不敢擅自决定。因为宦官隶属于皇宫,按照惯例,只有皇帝或太后才有权处置这些奴才。皇帝年幼,太后临朝,这件事得由太后来做主。按理说,当今太后正是大将军何进的妹妹,只要太后一道旨令,不就把宦官一网打尽了吗?

可是何进却碰了壁。

他入宫见何太后,请求把宦官一律免职,赶出皇宫。何太后对哥哥的提议却大惑不解,她反问一句:“古往今来,太监就一直存在,汉室成立以来都这样,怎么能把他们都赶走呢?”

这一反驳让何进哑口无言。

妹妹不同意下令,何进也没了主意。别看何进在灵帝没死时就是大将军,可他平日里也要看宦官的脸色行事,内心还挺窝囊的。

这时袁绍出了个馊主意。

他对何进说:“既然太后不同意,咱们索性就来个逼宫,从京城外调支军队进城,以壮声势,到时不怕太后不同意。”

何进为人优柔寡断,没什么主见,听袁绍这么一说,就言听计从了。

有个人听说了这个主意,不禁在心里偷笑。谁呢?典军校尉曹操。

曹操暗笑道:如果要治宦官的罪,只需杀掉带头的,一个狱吏就可以把事情摆平,还要兴师动众做什么呢?我看这事情一闹大,说不定就搞砸了。

曹操的政治眼光向来很独到,这一次又给他算准了——何进搞出这么大的声势,不是明摆着给宦官通风报信吗?

何进听从袁绍的建议,命令西部的董卓兵团向首都洛阳进发,又派王匡、鲍信到泰山郡招兵买马,令东郡太守桥瑁驻扎于成皋,武猛都尉丁原率数千人放火烧了孟津渡口。搞这么多花样,就是想逼何太后铲除宦官集团。

这么大规模地调兵,有没有效果呢?

说实话,没效果,何太后仍然拒绝何进的要求。

袁绍急了,他警告何进说,不要顾及太后的面子,要早做决断,事迟则生变。何进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临近,他仍然想通过常规手段来解决问题。他也不是无所事事,他至少干了两件事:第一,把反宦官急先锋袁绍提拔为司隶校尉,并授予象征权力的符节;第二,把曾被宦官迫害的王允提拔为河南尹。

以袁绍、王允为代表的强硬派控制朝廷,反对宦官的呼声日益高涨。一向镇定的何太后终于慌了,她担心局势失控,觉得还是把宦官赶出宫较为妥当。懿旨一下,中常侍、小黄门全部被免职,遣散返乡。

大家想想,这些太监们要是失势返乡,会是怎么样的下场呢?他们平素作恶多端,一旦没有权势,还不被老百姓给揍死吗?因此大家谁也不想走,纷纷跑去向何进求情。

在对待宦官的态度上,何进与袁绍的立场是有所不同的。

何进只想把宦官们赶出皇宫了事,袁绍则坚决要求将宦官势力连根拔除。袁绍还自作主张,以大将军的名义通告全国各州郡,立即逮捕宦官的家属亲信。他一再向何进强调,必须要彻底清洗宦官集团。

在袁绍的鼓动下,何进又进宫面见太后,要求把所有中常侍逮捕并处死。

岂料隔墙有耳,何进与太后的谈话,被中常侍偷听到了。这些阉人们一听,原来大将军不是要把我们赶回家,而是要血洗内宫啊。

狗急也跳墙,人一急能不拼命吗?

好,既然你何进无义,就休怪我等无情了。

张让等人马上召来几十名宦官,大家操起武器,埋伏起来。

一会儿工夫,何进打从后宫中出来,没走几步就听到有人唤他,回头一看,却是中常侍张让。张让对何进说,皇太后还有一点事要跟大将军说,请大将军入见。何进没有起疑心,便跟着张让又进了后宫大院。刚入大门,埋伏在一旁的宦官们一拥而上,把他给放倒了。

这时张让上前,指着何进的鼻子骂道:“天下大乱,大将军你也有责任,怎么能都算在我们头上呢?先帝曾一度想废了太后,是我等痛哭流涕为太后求情,这些事你怎么就给忘了?将军非但不念旧情,还打算把我们都杀了,岂不是欺人太甚!今天我们也豁出去,赌个死活吧。”

八年前,王美人生下皇子刘协,何皇后妒火中烧,把王美人给毒死了。这件事让灵帝刘宏勃然大怒,差点废掉皇后,当时是宦官的力保才息事宁人。

在张让看来,宦官对何家有救命之恩,何进反倒是恩将仇报。

愤怒的宦官们把何进乱刀砍死。

可怜大将军何进杀宦官不成反而成为牺牲品。张让等人要死地求生,他们挟持何太后、皇帝刘辩,发了一道诏书,把司隶校尉袁绍、河南尹王允两人撤职。

这道诏令如此蹊跷,尚书卢植接到诏令后心生狐疑,便说:“请大将军出来,有事商量。”

宦官们从门缝把何进的人头扔出来,喊道:“何进谋反,已被诛杀了。”

消息一传出,大家惊呆了,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杀入皇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