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放飞想象的翅膀展翅飞翔(三)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和书面表达练习活动。黑格尔曾经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的想象活动。”想象作文强调内容的独创性,少年儿童虽然要以实用性作文练习为主,但也应有多种形式的想象性作文练习来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要鼓励孩子凭借生活经验的积淀,放飞想象,用创造性想象,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意愿,写出充分显露个人创造力的作文。想象力是创造力最显著的特征。在日益重视培养孩子创造精神的年代,让我们加强想象作文训练。
一、观察想象,燃起孩子“想象之火花”。
看图想象是中小学生最常用的想象作文的途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看图作文“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以开拓学生的想象”。我们要选择课文插图或一些想象空间广阔的画面进行作文。一是看图画作文。图画反映现实生活往往只能是平面的、静态的、无声的,不同的图画蕴含着不同质和量的想象时空,一般来说,儿童说话、写话的图画,画面简单,意思浅显;供少年作文的图画,画面复杂,意思深邃,想象的空间十分开阔。要想把图画写活,就要借助想象演绎画面情节,变平面为立体,静态为动态,无声为有声,再现现实生活的丰富性和生命活力。从纵的方面可想象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从横的方面可想象周围的环境,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让孩子练习写想象作文。二是看图形作文。图形是由线条组合成的,呈现的只是物体的外表形状,和图画相比,图形显得单调、抽象,因而想象的空间更加宽广,想象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如有这样一例引发学生想象的教学片断:教师出示课件△,变成小房子、帽子、旗子......再出示○,填上几笔,变成什么?学生作出以下想象:○变成苹果、变成小孩子的脸、会变成汽车;△是风筝,○是小孩子,一个孩子在春天到来时,“忙趁东风放纸鸢”;“○○/△”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是台湾岛,○○是祖国大陆,我们盼望台湾宝岛早日回到妈妈的怀抱。教师以图形为写作材料,让学生展开想象的彩翼,在神奇的世界里漫游,然后用语言描述。
物件联想作文在美国一些小学里比较盛行。这种作文教学法先由教师准备一个摸物袋(箱),里面装着玩具、木片、布块、岩石、文具等物件,让学生摸出一件后,在物件的刺激下,联想到跟这物件有关的种种事情,从而形成作文内容。比如,摸到一个文具盒可以想象它是一个小房子,也可以是一个童话王国,里面的各种各样的文具是公主啦,王子啦……
20世纪80年代,欧洲广播联盟发起了一次“儿童故事创作比赛”,竞赛的要求是从规定的20多个音响(歌声、口哨声、喇叭声、笑声……)挑选几组进行想象、创作故事,中国儿童也热烈响应。在短短的一个月内,仅京津沪三地广播电台就收到了一万多篇小学生听音响作文。
二、童话作文让孩子走进童话王国。
童话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体。开发少年儿童幻想智力,提倡孩子们写童话这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是社会向我们提出的要求。童话爱憎强烈,是非分明,促人醒悟,催人奋进,让童话伴随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许多语文教育专家开始了“童话引路,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教改试验,以观察为前提,以阅读为基础,以思维为主轴,以情感为动因,以语言为凭借,取得了成功,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孩子们都很喜爱看童话。因为童话符合少年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能有效提高孩子的创造思维能力。孩子看得多了,若让他们自己也来试着编写一个,会令他们兴致倍增。我们何不顺水推舟呢?例如在学完《会摇尾巴的狼》一文后,让学生续写《狼和猎人》、《狼和狐狸》等童话。
三、创设情境,体验想象作文
作文是生活和思想、环境与情感、客体与主体相溶铸的产物。写作思路离不开情境诱发,优秀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总是千方百计把学生带入情境,强化感受,发展思维和语言。李吉林教师创立的情境作文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如李老师设计的《我是一棵蒲公英》、《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便是想象作文的范例。
假设作文,是指假设某种情况,让孩子根据这种情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联想和补充。假想作文又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现实的,命题如《二十年以后的故乡》、《找不到回家的路》、《假如我是校长》;第二类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是幻想作文。幻想是一种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指向未来的创造性想象。鼓励孩子写幻想作文对其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我们可为此设计不少新颖的内容,如“在没有大人的世界里”、“假如我是机器猫”、“会飞的猪”、“假如我是一只小鸟”、“领导来到我们的教室”等等。第三类是科幻想象作文,“异想天开”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应责无旁贷地竭力保护与培养。假想、科幻类作文为儿童美好的愿望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假如风有颜色》等让学生“实现”了梦想,激起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新型铅笔盒》《新式武器》《外星人到我家》燃起了学生热爱科学,不断探索的热情。
四、根据提示,想象作文。
单词联想作文更为简便,我们只要写出形象性的短语,把孩子的无意性心理引导到习作上来,逐渐强化有意性,让思维具体化、形象化。如,教师在黑板上写“受伤的老牛”,让学生讨论:这头牛是谁的,是怎么来的,主人喜欢它吗,他经常赶着牛去干什么,他们之间发生过哪些故事,为什么受伤者了。等等。由问题的启迪,孩子们的形象思维活跃起来了,作文就有话可写了。
《儿童时代》杂志社曾举办想象作文有奖征文活动,有一道命题是:按下面提供的范围和词语编写故事(题目即想象作文的范围,规定的词语必须在故事中出现,词语的顺序可以打乱)。
题目:《秘密》
词语:谁都不知道--犹豫--朋友--泪水--大雨--彩虹--笑容
据征文主办单位介绍,应征的作品纷至沓来,习作内容之广,立意之深,语病之少,使评委们大吃一惊。
设计单词联想作文应特别注意词语在意义上的联系,要让学生便于凭借词语扩散思维,逐渐形成词群、篇章。
儿童想象的有意性极不稳定(年龄越小越差),其想象过程常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刚开始写想象作文时往往会出现开“无轨电车”的情况,如果给孩子一个提纲,引导他们由提纲想开去,想象的有意性和目的性就能增强。
题目:迟到的教师
要求:根据提纲想象具体情节作文。
提纲:1.教师的对象不在家;
2.教师的孩子生病;
3.教师的麦子掉穗了;
4.教师病了;
5.教师遇上麻烦了;
……
拓展课文作文是一种把阅读和作文溶为一体的“写”的训练。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对课文内容进行加工改造。练习形式有加写、补写、扩写、续写、改写等。比如,学习《穷人》之后,学生对善良的母亲西蒙充满同情,指导学生加写一段“西蒙临死之前”;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让学生根据“饱经风霜”一词,补写一段车夫的外貌;学习《琥珀》后,要求学生把自己当作苍蝇或蜘蛛,用第一人称改写琥珀的形成过程;学习完《马背上的小红军》,安排学生续写“安息吧,小兄弟”……这些想象性的作文练习既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拓性、创造性。同样的道理,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外阅读材料进行相应的扩展性训练。
[范例]:鸟儿的倾诉
LY市罗庄区沙前超
一天,我走近旷野中的一株枯树,听见树上有鸟儿在哀鸣。我抬头一看,只见枝枝上站着一只鸟儿,圆溜溜的眼睛瞪得好大好大,那凄厉的叫声便是它发出来的。
我停住脚步,戴上“鸟语翻译器”,悉心聆听鸟儿倾诉,渐渐明白了鸟儿内心的痛苦。
原来这只小鸟共兄弟十个,它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树林里,每天在一起嬉戏玩耍,好不快活。
有一天,灾难降临到它们身上。一群人来到了树林,他们带着各种伐木机械,疯狂地砍啊、锯啊,一棵棵大树被砍倒了。当砍到只剩下最后一棵树时,他们发现了那十只瑟瑟发抖的小鸟,于是拿起猎枪,罪恶的子弹射向小鸟,顿时夺去了五只鸟儿的生命。
剩下的五只仓皇逃命。它们远离故乡,飞过荒山,飞过秃岭,想寻找一个能够生存下去的地方。可是,茫茫大地,竟找不到它们立脚的地方。一天,它们想在一个烟囱上歇息,可烟囱里突然冒出一股浓浓的黑烟,一下子又吞没了它们的两个兄弟。更为不幸的是,它们想到田里找虫子吃,又被捕鸟器捉走了一只;它们想到小河里喝口水解解渴,谁知这水也是被污染了的,已经有了毒,剩下唯一的伙伴也抵抗不住而毒发身亡。现在,在这个世界上,就只剩下它独自一只小鸟了。
最后一只小鸟,孤苦伶仃地生活着。它常站在枯枝上哀鸣,向世界倾诉着自己的命运,倾诉着生存的不幸……
听了小鸟的痛诉,我也不由为这个世界悲哀。人类为了自己的私欲,剥夺了多少生物生存的权利!我多么希望,人类能够与世间万物和谐相处。那时,地球上没有环境污染,没有滥捕滥伐,花儿散发着醉人的芬芳,小草吮吸着甘甜的雨露,动物们快乐地生活,小鸟们逍遥自在地唱着歌……
(点评):最后一只小鸟,孤苦伶仃地生活着。它常站在枯枝上哀鸣,向世界倾诉着自己的命运,倾诉着生存的不幸……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这是文学创作的规律,更是作文的一般规律。小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给我们讲了一个离奇但似乎又真实的故事,立意深远,给人教育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