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爱的生命盒子:从讨爱到情感治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讨爱的作用

对于还不会说话的孩子,我有一个好方法安抚他们——当他有情绪的时候,就拿起手机对着他录像,不要说话,静静地观察,先拍下来,再找个恰当时机放映出来,约他一起看。

有妈妈很担忧地问我:“他正闹情绪,这样做他会更生气的。”其实孩子会哭闹,极大部分原因是你没有注意他,或者没有耐心慢慢了解他的需求。这种讨爱是生存的必备能力,所以,当你拿着手机对着他,并且没有生气,而是温暖而专注地对待他时,他就觉得自己被注意,被爱着了!

每个生命都是如此。专注,是回应讨爱的最佳方法。生活中处处有讨爱,但是只有足够专注,才能看出对方的内在需求;看懂了讨爱的真相,才能使彼此得到讨爱满足。

处处是讨爱,专心认识它

婴儿大叫,是在讨爱

有一回我跟对门的太太聊天,她怀里抱着8个月大的外孙女,才一会儿,那小婴儿就无端大叫起来,把我们两人都吓了一跳。她马上注视小婴儿,发现好像也没有什么事,于是我们继续聊。又过了一会儿,看着我们的小婴儿又叫了一声,然后她的外婆看着她,问她怎么了,有趣的是,我们看着她时,她好好的;我们专心说话,没看着她,她就大叫。

后来我出门去买东西,在一个生鲜食品柜前,看到一位妈妈怀里的小孩,忽然大叫了一声。我刚好在旁边,便过去询问,知道他是10个月大的小男婴,但那妈妈说不好意思,不知道小男婴为何大叫一声。

其实,这就是一种讨爱的生存本能。小婴儿必须依靠大叫引起注意,因为他自己无法预防可能发生的危险。那位妈妈看货架上的东西看得太投入,小男婴似乎发觉妈妈太久没有跟自己互动了,所以才会以大叫发出警讯,让妈妈赶紧注意他。我家对门的小孙女也是在以大叫来讨爱。

既然我们理解了这样的讨爱现象,那么我们只要随时提醒自己,常与孩子交流互动,他们就能感到安心。

儿子说坏话,是在讨爱

白白的儿子全恒上小学一年级时遭到排斥,主要原因是老师不能接纳他,因为他常常说一些很怪的话,例如:“那地狱来的魔蝎人,想要跟我们打球,但是他带着刀子,想要杀死老师。”小男孩全恒在老师眼中是个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于是在教室的角落里画一个圆圈,要他站在里面,不准说话。

白白很难过,但是也很无奈,只好给全恒转学。白白跟朋友聊天的时候,全恒也会说一些让大人感到困扰、不能接受的话,例如:“我明天要带美工刀,去把老师杀死。”这让白白很生气,因为平时全恒都很好,但是有些时候,尤其是有别人在时,就会发生说坏话的情况。

其实这也是一种讨爱。我试着用另外一种方式跟全恒说话:“全恒,我认识一个跟你一样很有想象力的男生,他常常跟我说他能化身陀螺人,只要一转动,他的旋风就可以卷走坏人喔!我很喜欢他。”然后全恒就会继续跟我说更多他知道的事。

但是白白对这种讨爱一时无法理解,不知道如何帮全恒。我告诉她,全恒可能本来只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孩子。白白平常忙于做生意,有时无暇理会全恒,于是,在妈妈跟别人说话时,全恒就会故意说坏话,让妈妈注意他。

在学校发生那样的事情后,妈妈会去帮助全恒。在老师那儿不被接纳的那句“坏”话,就像一个在全恒心里没有过去的点,所以他会重复提及,直到这句话被接纳。这也是讨爱具有的一个特征。全恒的想象力不被老师接纳,使他感觉自己不值得被爱,而妈妈做生意很忙,只有全恒出问题时才会出来处理,这时候他才能全然感觉自己在妈妈心中是值得被爱的,于是,说坏话变成了跟妈妈讨爱的利器,全恒才会一直说,就像婴儿以大叫来讨爱一样。

如果我们不了解什么是讨爱,我们可能会生气,甚至责骂孩子。但是这往往无济于事,因为孩子的讨爱得不到温暖的回应,就会一再重复自己的行为,好像争辩一般,直到有人相信他为止。可是大人只会认为他变本加厉了。

其实这种讨爱行为,只需要妈妈接纳,并以温暖专注的爱回应,就可以解除。例如,白白可以跟全恒说:“那如果你杀了老师,你觉得谁会高兴,谁会伤心?”这就是一种专注,因为妈妈想知道全恒心里想什么,这会让他觉得在妈妈心中他值得被爱,相信他的任何答案都被妈妈接纳。假设全恒回答:“当然是我高兴,没有人会难过。”白白也可以说:“妈妈会难过,因为老师万一死了,她的孩子就没有妈妈,多可怜啊。如果我是你,就不杀老师。”所以白白不必过度惊慌,担心他将来会不会真的杀人,孩子那个纯真的内在小孩只是需要温暖的回应罢了。

女儿吸脚趾,是在讨爱

8岁的咪咪有着与她的年龄不符的吮吸行为——吮吸唇、手指头、甚至脚趾,让她的妈妈很头痛。由于无法改善,妈妈最后常常生气骂咪咪,母女关系变得很紧张。

原来,咪咪出生后的3年内,得到妈妈的全心照顾。后来妈妈又生了一个弟弟,因为是长孙,全家族都对弟弟疼爱有加。咪咪的吮吸行为便是发生在弟弟出生后,而且越来越严重,由吸手指头到吸脚趾头。

咪咪的吮吸行为,也是一种讨爱行为——吮吸代表在妈妈怀里,能受到妈妈全心而安全温暖的照顾,就像小时候一样。但是咪咪的妹妹和弟弟更小,更需要妈妈照顾,因此分走了妈妈对咪咪的关注。咪咪后来吮吸行为越来越频繁,可能是因为妈妈会不断纠正她,使她认为吮吸是可以引起妈妈注意的特定行为。因此,吮吸变成咪咪的讨爱,妈妈的纠正反而增强了她继续吮吸行为的念头。

也或许,咪咪的吮吸行为来自一种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焦虑转移。因为整个家族都期待能添男丁,弟弟的出生很可能引起咪咪极大的挫折感,在这种挫折的心态下,咪咪的吮吸行为就更强烈了。

评估过后,我计划以行为治疗的方法,改变咪咪的吮吸行为。我负责在治疗期间观察咪咪,每天1小时观察记录,并以点数换取礼物鼓励咪咪减少吮吸行为。刚开始效果很好,然而渐渐地,咪咪又恢复了原状,就好像咪咪本来很想要的直排滑轮对她忽然不具吸引力了一样。

治疗一时陷入胶着,又恰逢我有事不能亲自观察,于是改变方案,请咪咪的妈妈帮忙观察记录。观察策略也随之调整——5分钟看一下,如果有吮吸行为就打叉,但是在观察记录时妈妈不做任何纠正行为,也不能有任何言语干涉。

经过一个月的观察记录,戏剧性的变化发生了。咪咪的妈妈说情况竟然大有改善,咪咪已经很少吸吮手指头,而吸吮脚趾头的行为也已经消失不见了。

我完全明白了这件事——咪咪的吸吮行为是在讨爱。全家的焦点都在弟弟身上,妈妈也不再注意她,使咪咪有了讨爱凝滞点,觉得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人。但是后来我请咪咪的妈妈观察,虽然妈妈不能说话,但是她看到咪咪没有吸吮会露出满意的表情,而这就是妈妈对咪咪讨爱的最佳回应。

这样的状况,绝对不只在小孩身上,即便是当了爸爸妈妈的成人依然有讨爱的行为,有时甚至是父母向孩子讨爱。

爸爸的责怪,也是讨爱

李良和女儿瑞瑞有天为了一件事,闹到不可收拾。瑞瑞是个成绩优异的孩子,她顺利地一路读到了顶尖大学的企业管理研究所。最近,她为了准备硕士论文,要爸爸帮忙带相关的访问资料去公司,请他的同事填写。李良当然很愿意,也觉得挺有面子。

有一天,瑞瑞忽然从学校返家,李良将同事已经填好的问卷数据搁在了办公室里,便跟瑞瑞说他现在就去拿。瑞瑞说不急,等她下次回来再拿。李良却还是兴冲冲地出了门,心里高兴着能帮女儿。

可是李良回来时却怒气冲冲地对女儿说:“就为了你跑了一趟公司,没想到还没到公司就发生车祸,这下麻烦了!要赔偿人家,我的车子也要保修,都是你害的!”瑞瑞听了很生气:“我又没要你去拿,我说不急,是你自己要去的,怎么可以把账算到我头上。”

李良已经在气头上,一听瑞瑞这种语气,更是火冒三丈,对着瑞瑞骂:“天天辛苦还不是为了你,没一天停歇。家里忙,连公司也要为你忙,你不知感谢,还顶撞!”瑞瑞可能也是心情不好,闭着眼睛更用力大叫:“不是我叫你去的,不是我害的,不要乱说话。”瑞瑞讲完,忍不住哭了出来。李良大骂:“在我们家就是不准哭,你给我跪下。”

瑞瑞已经受不了了,冲出门跑开了。后来她还是回来了,却不发一语。李良则是千头万绪,越理越乱,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

这就是爸爸在“讨爱”啊!可是瑞瑞却没听出来,因为她有自己的心事。瑞瑞之所以今天忽然回家,是因为指导教授很严厉地指出论文中大大小小的错误,让她很不好受,她一向追求完美,自认为已经很用心做了,指导教授却可以不费任何力气就随意指责。

这是瑞瑞的讨爱凝滞点所引起的“情绪地雷”——只要有人说她哪里没做好,她就能对自己生气很久。于是,瑞瑞决定回家。没想到爸爸也是完美主义者,急着要让瑞瑞知道自己帮她做得很好。只是,一旦遭遇挫折,他的“讨爱凝滞点”就会导致他不能接受自己犯错,并且一定要马上找出元凶,于是说出了“都是瑞瑞害的”这样的话。

如果瑞瑞知道这是爸爸在讨爱,说一句“爸爸,有你真好,谢谢你急着帮我去拿问卷,不知道车祸的后续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事情就能缓和许多。

后来,还是李良先发短信给瑞瑞的。李良听了老婆的劝,静下心来想,女儿跟自己很像,一定是躲起来后悔了。他心疼女儿,于是决定自己先行动。他打电话向瑞瑞确认问卷的事情,他听出女儿又快哭了。瑞瑞后来发了短信给李良,上面不是贴图,而是两个字——“爱你”。李良在电话的另一头也感动到眼眶泛泪。

瑞瑞后来跟妈妈聊,说接到爸爸打来的电话时她真的快哭了,因为即使周末吵了架,爸爸却仍然在帮她打理问卷,她知道这是爸爸表达爱的方式。她说自己除了谢谢,好像说不出什么话,最后只能很别扭地在短信里打上“爱你”。妈妈笑说,这一对父女其实都是在讨爱。

看懂了,就能达成的讨爱满足点

以上故事,是当事人不知道彼此其实是在讨爱。下面我举两个不同的例子。第一个例子是,我知道女儿不合理的行为其实是在讨爱,那么我们就容易解决问题,让女儿的讨爱得以满足。

第二个例子是我当时没想到这是讨爱行为,于是让女儿产生了讨爱凝滞点。

处处贴胶带,讨爱满足来

我和先生有一儿一女,他们只相差一岁半。他们都还很小时,我们的日子过得像打仗,因为小孩很难讲道理。当妈妈的都知道,如果我们静静地坐着不忙,孩子也会静静地在身边玩;我们越忙,孩子就越来闹,尤其是煮饭烧菜和打电话时。煮饭时刻,儿子最喜欢在客厅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而女儿最喜欢到厨房来缠着我说“哥哥打我”“都没有人爱我”“我的手流血了”。

这时候,我是又烦又急,会告诉她,“不要来烦我,我在煮饭,爸爸等一下就要回来吃饭了”“讲点道理好不好”“哪里流血,乱讲话,去客厅玩”。这时候女儿只会一直哭,辩解她的手流血了,然后一场夹着哭、骂的剧就跟着食物一起上了餐桌。直到我们吃完饭,看我安静下来,女儿会再次来跟我说她的手流血了。尽管她的手真的没有流血,但是只要我认真听她说受伤的经过,她就不哭了。

记得有一天黄昏,女儿又来说她的手在流血。其实我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没有流血啊?然后我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我在煮饭烧菜或接听电话时需要专心投入,孩子那时一定感觉“妈妈好像心中没有我”,因此她只好“假装”受伤,来确认我是不是还爱她。

我猜测,一定是在我不知道的某一天,或许我很忙,但是女儿的手真流血了,我十分心疼,立马停下来帮她包扎,使她深刻感觉到我爱她。于是,她学到用这一招来讨爱。想到这里,我当下就看着她的手说:“好可怜喔!妈妈帮你包扎。”我撕下一小块胶带就往她小手上贴,然后她带着满意的笑安心地玩去了。

她来告诉我她受伤了,是一种讨爱的行为;我为她贴上胶带,则是一种爱的回应,女儿因此得到“我在妈妈心中值得被爱”的确认。从此,我的围裙里总放着一卷透气胶带,而女儿的最高纪录是一天中贴满了十八处胶带,到洗澡都还不愿意撕下来,以至于散步时很多人关心她怎么了。我说她是贴满了妈妈的爱。

原来以为女儿是来闹的,不让我好好做事,真折腾人啊!为何没有受伤还一直说流血,为何喜欢贴满丑丑的胶带,为何即使没贴在她说的受伤处也没关系?但是直到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我才明白她其实就是在讨爱。

当小孩常做出一些重复却难以理解的行为时,这个行为的背后往往传达着一个“讨爱”的讯息,等待着我们解读与回应。孩子的讨爱对妈妈来说是很受用的,我们会为在孩子心中的重要地位而高兴,也会觉得孩子实在很可爱。因此,亲子之间对于这样的讨爱交流都很满意,就有了讨爱满足点。

也有妈妈担心,这样会不会让孩子往后乱贴胶带啊!我认为不会的。我女儿长大了就没有再发生类似的行为,因为我抓到了重点,每次都给她温暖的回应,她就不必再假装受伤来引起我的注意。

只要了解孩子背后的动机是在讨爱,给予他最需要的温暖回应,使他感觉自己是值得被爱的,那么,我们就能很快解决孩子难缠的问题。

玉米罐头引发的讨爱危机

我那个贴满“爱的胶带”的女儿,现在也当妈妈了。有一天,女儿去超市买做烤白菜要用的牛奶、干酪,也顺便买了玉米罐头回来,却被她爸爸念叨了很久。她一边吃着玉米罐头,一边跟我说爸爸念叨她,让她很不高兴。

女儿还小的时候,我先生就不让她吃玉米粒,认为到餐厅吃玉米粒很不划算,而且女儿很容易因为吃玉米而胀气。她爸爸总念叨,认为女儿好像永远都不理解自己是为她好。而女儿一直很不喜欢爸爸什么总要选特价的习惯,不懂为何自己不能喜欢什么就吃什么。她爸爸说,因为养小孩很辛苦,要精打细算,这样做完全都是为了孩子好。

即使到了大学,女儿想学设计,她爸爸也以竞争激烈、花钱多却不安稳为由,否定女儿的选择,说起来还是为她好。女儿心中却因此产生了一个讨爱凝滞点——好似在她身上花钱是不值得的,这让女儿感觉不到被爱。

然而,女儿结婚后也总买特价产品,还要我孙女跟她一样吃素,也说是为孩子好,完全是她爸爸的翻版。当女儿在超市看到三罐玉米粒只要72台币,而名厂生产的三罐要135台币时,她二话不说就买了便宜的那种。我问女儿为什么以前最反对爸爸的行为,现在自己的做法却如出一辙?女儿也说她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想了想,又说因为觉得自己不值得吃那么贵的东西。这句话听起来让我这个做妈妈的很心疼,但这确实是“讨爱凝滞点”的思考逻辑。

当然,她爸爸虽然每次都持相反的意见,但最后都会选择支持孩子,所以还是送女儿学了设计。可见她爸爸并不认为给女儿花钱不值得。但因为当时得不到温暖的回应,女儿便认为在爸爸心中自己不值得被爱,其实这只是她的误解。这样的生命盒子一旦启动,这个感受凝滞不动,就产生了讨爱凝滞点,于是我们就会重复做一样的事。

这是生命在讨爱时微妙的地方:当我知道女儿是讨爱时,就可以给她温暖的回应,给女儿贴上很多胶带;然而关于玉米粒的事,我们没有意识到她在讨爱,于是女儿的行为就会一再重复,好像滞留在一个过不去的地方。赵亿的情况——种菜、啰唆、重复妈妈一直说的“你没有用”的话,也是遇到讨爱凝滞点了。那个生命里一直没有解开的疑问,让他的内在小孩不断作祟。

所以,如果刚巧有了一个讨爱凝滞点也没有关系,觉察到了就解决,去找出温暖的爱,让生命盒子里的“我值得被爱”重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