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幸存者特质
我对幸存者的研究兴趣始于1953年。当时我参加了美国伞兵部队,被派往肯塔基州的坎贝尔堡接受基本训练,并被分配到美国第503空降步兵团。美国第503空降步兵团在战争中受创后回到美国,据说当时只有10%的人幸免于难。
此前,我们都听说过有关美国第503空降步兵团的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支部队战绩显赫,汇集了一群“丛林战士”,他们坚韧不拔、势不可挡,能致敌死命。他们将成为我们的训练官,这让我们对之后的训练感到很紧张。大家都在说,军营里到处是一些刻薄的、总是大声叫嚷的军士与军官。
然而,当训练开始后我们才发现,那些军士与军官和我们之前想的并不一样。他们虽然很强硬,但也会表现出耐心;他们虽然对我们要求很高,但也会适当给予宽容。当一个受训士兵犯错时,他们可能会哈哈大笑,觉得这个错误很可笑,而不是为此火冒三丈。他们也许会直言不讳地对那个受训士兵说:“要是在战场上,现在的你已经是个死人了。”然后,他们就走开了。
事实证明,能从战场上死里逃生的人,更像艾伦·艾尔达扮演的“鹰眼”[1],而不像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扮演的“兰博”[2]。例如,美国海豹突击队的一名指挥官曾公开表示:“兰博那样的人是最先出局的。”
我注意到,在我们的训练中,战争中的幸存者就好像拥有一台总是处于扫描状态的个人雷达,任何事情或任何噪声都能迅速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在放松的状态下保持警惕。我留意到,这些人之所以能成为从战场上死里逃生的少数人,不仅是因为他们幸运,更是因为他们的一些人格特质让形势向对他们有利的方向扭转。
这些人并没有强调“适者生存”。他们是如此自信,以至于没有必要刻意表现得刻薄或强硬。他们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显然也不觉得自己有必要去向他人证明什么。我们这些受训士兵知道,如果我们不得不去参加性命攸关的战争,这些人就是我们希望与之并肩作战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