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自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5章 补充21.守城,自保,议和与发财

前言:只是在看书的时候这么想想,我都觉得自己变坏了。可再一翻书才发现,历史上很多人,已经悄默声地把事干了。

在看北宋末年靖康之变那段历史时,我产生了一些想法。

01.

守城

一遇守城,人们常问城池是否坚固,物资是否齐备,人员是否充足,却不想哪一次守城之战,是城池跑了?这些客观的数据,你知道,敌人也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对方还敢来攻城,说明手里肯定有不被大家了解的秘密武器。这武器可能是新技术,可能是城里的内应,也可能是对城内人心的深入把握。

当然,对手的杀手锏,我们并不知道。而且如果这杀手锏是新技术或是内应,一时半会儿也应对不来。但起码应该把人心,放在重要地位吧。不是说守城者不重视人心,而是它的优先级和它的实际影响不相匹配。人们总是习惯做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既是对外界有个交代,也是给自己鼓气,告诉自己,“我努力了,应该会有个好结果”。但是夜间偷偷打开的城门,会让之前的一切守城准备,都变成笑话。只有人心会跑,城池不会跑。

02.

自保

虽说守城搞不好,就把自己变成了瓮中之鳖。但只要不是敌人必攻之城,还是有取巧办法的。乱世之时,各自为战,想要让敌人忽视自己,最关键的是要降低自身价值。咱们想想,一座城如果要钱没钱,要粮没粮,打下来有啥用?这也就是庄子所说的“无用之用”,民居旁的一棵大树能活几百年,最主要的是它没用,否则早被人砍了。

其次要适当加固城防,训练军队,提高对方攻城的成本。毕竟保不齐敌人丧心病狂,不为战略目标,就为杀人泄愤,没有自保之力,不就没辙了。不过,和以往认识不同的是,整军备战的目的,不在于和对方正面对抗,只是提高敌军的攻击成本。如此一来,对方算了经济账之后,就会发现我们变成了鸡肋,打我们实在不划算,只能放到后面了。

当然,这是在以邻为壑,确实不怎么地道。可是当实力不济时,不自量力地拿全城人的生命去冒险,不更缺德吗?而且大家都这么干,敌人一算成本,说不定就打道回府了。做人还是要现实一些,先做好独善其身,再考虑兼济天下的事吧。

03.

议和

可是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心思。指望靠大家众志成城,打退外敌,不是说没有可能,但需要等待的时间可能会很长,长到统治者根本无法接受。所以古代皇帝常用的方法,就是割地赔款,请求议和。而在割地赔款当中,优先赔款,最后选项才是割地。因为割地是在出卖股本,这叫“崽卖爷田”,而赔款给出去的是浮财。只要有地,每年都有进项,而赔款是一锤子买卖。即便是给敌国送“岁币”,那也是一年一送,以后局势发生变化了,给不给就由自己了。可地盘给出去,人家可以自己收税呀。

既然赔款是主流方式,那我们来看看古代议和的价码。赔款无论是100万两银子,1,000万两银子,还是1亿两银子,印象中只感觉很多,都是个天文数字,但却不知道实际上应该付多少。这好像是交涉双方,天马行空地一番交谈之后,就把数字定下来了,那这背后有哪些实实在在的依据呢?似乎说不清。貌似在对方占优的情况下,对方代表强横一些,我方代表懦弱一些,这价码就会被不断拉高。感觉价码就是由口才决定的,双方的强弱关系,没法具体准确地反映在价码当中。

但这样的结论,与我们的认知,好像又有一些差别,仿佛狮子大开口也是可行的。既然这样,我们就借由宋太祖赵匡胤的“封桩库”,来详细思考这个问题吧。在他设置“封桩库”时说,“欲俟斯库所蓄满三五十万,即遣使与契丹约,苟能归我土地民庶,则当尽此金帛充其赎值。如曰不可,朕将散滞财,募勇士,俾图攻取耳。”也就是说,在宋太祖的心里,赎回幽云十六州的心理价位就是三五十万,能买就买,不能买就打。三五十万,也够组建一支北伐的军队了。

这就告诉我们,钱粮与军队战力,钱粮与强弱差距,都存在一套比较精准的换算比率。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花钱买平安是可以的,超过了这个范围,那就来战呀。也就是说,能战才能和。所以在“靖康之变”时,即便徽钦二帝,扫尽全国财富,金人也不可能撤兵,因为当时的开封不能战。而心存幻想,看不清现实的大宋君臣,也就难逃“靖康之耻”了。(参见宋真宗:花钱买平安的账应该怎么算)

04.

发财

之前的这些,都是站在被攻击一方的角度来思考的。现在,我们站在侵略者的角度来想想。那些人背井离乡,把脑袋别在腰带上,跋涉数千里来到异国,不就为发财吗?可是战争时期,战利品缩水的程度是很高的。

每当异族入侵,攻破国都,必会大肆劫掠。在这样的情况下,金银过度流入市场,而物资却因为战乱迅速减少,如此造成的物价急剧升高,是可想而知的。等大家都一股脑地去抢金银,如果有人能出来做买卖,是不是能趁机赚一笔大的呢?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操上只能说是想多了,没有强大的实力,在乱世做买卖,只有被抢的份儿。

所以在战争时期,普通士兵只能发发抢战利品的小财,高级将领才能发倒卖军资的大财。

只是在看书的时候这么想想,我都觉得自己变坏了。可再一翻书才发现,历史上很多人,已经悄默声地把事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