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
《桃花源记》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杰出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这是网络上给出的简介,很真实,但是有点俗气。更俗气的是这个称号——“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既然是巨匠,那陶渊明就不会专属江西,应该属于不同的时代,属于所有地区的中国人。
但是,这篇文章告诉大家一个事实,作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拥有私谥的人,他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隐士,也不是一个老学究,他是一个具有“先进思想”的人,他笔下的《桃花源记》不仅写出了一种梦想,更写出了一个乌托邦,即使他自己也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乌托邦。
还有一个更俗套的概括,但是内容无可厚非:陶渊明诗文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影响了后世文人的思想和创作,其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传世诗共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我们不做广告,只是广告的搬运工。
【原文】
晋太元(1)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2),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4),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5),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6)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7)来此绝境(8),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9),处处志之(10)。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11)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12)者。
【思维式古文解读】
乌托邦里的小隐士——《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里的桃花源美丽极了。我们一开篇就发现这位幸运的武陵人进了一个别样的洞天,他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地散在地上,不仅如此,再往前行,进入一个山谷,发现里面有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声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地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儿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想一想这样的生活,今天的我们都喜欢。
离开桃花源后,那个武陵人可能都要后悔他做的一件事,那就是想把秘密告诉太守,一下子被上天识破,再也找不到桃花源的入口,而且武陵人这个大嘴巴还惹了不止一个祸——又被喜欢八卦的南阳刘子骥探听到了消息,无端地害了一条人命。
读完了《桃花源记》,很多人都想不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
其实在很多人的眼里,一讲到陶渊明,那简直就是中学生写作的万金油啊!写到生活中的任何话题,这个陶渊明都是重心。但到底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恐怕很少有学生知道。有人说他是个农夫,庄稼却种得一塌糊涂,陶渊明自己都说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是他写的为数不多的糗事。有人说他是一个隐士,你看他整天宅在他的那一方天地里,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他好像满不在乎。也有人说他是一个文人,你看他给后人留下那么多背诵内容,有时中学生说起来牙根都不舒服。还有人说他是一个书生,要知道,他发起脾气来也是金刚怒目,动不动就挂冠而去,老子不干了,绝对不是大家想的那么温和。
总而言之,陶渊明,是个人物。
但是,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这些都不是。他是一个乌托邦主义者,一个把理想藏在心里、把情怀给了文字的人。
一
那么,极具思辨意义的问题出现了:陶渊明的理想是什么呢?
他的理想其实就是河清海晏,换句话说,就是天下太平。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还要说一说陶渊明在他那个时代大概看到了什么。我们都知道,从西晋到东晋的过渡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其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充满了人间悲剧,也就是无情的杀戮。有人问,这些事情有证据吗?当然有,我们可以翻看一下史书,比如北齐史,北齐皇帝高洋家族日常生活的内容就包含想杀谁就杀谁。有时一个妃子白天还备受宠幸,晚上就人头落地;一个大臣白天还是重臣,晚上就成了死尸。还有后赵的皇帝石虎,杀人就是日常游戏。他们走过的地方,鲜有遗类,奸淫掳掠,那都是轻的。对乱世中的老百姓来讲,生命安全毫无保障,有的直接被杀,有的被吃掉,还有的是被欺凌够了再吃掉,这些都写在了史书上。后来,宋朝人提出一个名词,叫作“两脚羊”,也就是等着被同类杀、被同类吃的乱世百姓,可以说既形象又惨痛了。
怎么会这样呢?因为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各个民族都想问鼎中原,结果西晋分崩离析,北方一下子进入了十六国时代。尤其当时未曾开化的一些力量侵入中原的时候,由于没有耕种的习惯,粮食匮乏,过游牧生活的他们又习惯了吃肉,就导致了很多极其恶劣的事件。另外,连年累月的战乱,饿殍遍地,无人生产,人就爆发出了那种残酷的生存本能,比如史书记载前秦苻登的部队,就是著名的食人部队,和他们交战失败的后果不仅是死亡,更要被吃掉,真的令对手望而生畏。对于这样的情况,所有有良知的人都一方面正视这个事实,另一方面一定会觉得,当时百姓的生活何其水深火热呀!生灵涂炭,命若蝼蚁,这就是当时的真实情况。陶渊明所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时代,鲁迅先生所说的“吃人的时代”。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还没有这种乌托邦的理想,反而才是令人奇怪的事情。
更何况,处在这样的乱世,是没有避难所的。一般老百姓也就只能听天由命。作为精英的士大夫,他们也把自己的命运绑在了国家的战车之上。其实命运不是交给了天,而是交给了统治者,统治者就是那个“天”。香港电影《太极张三丰》里那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在那样的乱世根本是骗人的,因为普通人根本就成不了“天”,更不用说超越“天”。
陶渊明的生活就是在这样的法则下运作,他想当官,经过他的努力和朋友们的帮忙,就可以谋个差事,比如在《归去来兮辞》里有:“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这样羞涩的一段话:正赶上出使到外地的事情,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说得通透点,就是日子过不下去了,我得出去上班。但是,陶渊明还说了几句话:“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这句话的意思也很明白,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他心里惧怕到远处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在这一段里,他没有提老婆孩子,专门提了“酒”,就这样一个细节,说明陶渊明所希望的社会起码得有酒喝,能安稳地喝上酒,人生在世才有一点儿意义。这就把对社会的所求放到了最低限,没有办法。即使身处东晋的官场,由于各种骚乱不断,也没有几个人敢说今天在朝堂上,明天还可以准时参加点卯。暴乱是魏晋骨子里就有的东西,比如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又如东晋王敦等人的叛乱,热闹的程度都足以让朝堂实现整体“换代更迭”,就连皇帝都可以轻易被废。陶渊明的熟人——后来的宋武帝刘裕,创造过一个纪录,有统计说他干掉了至少六位皇帝。普通的百姓就更不用说了,能多熬一天,就是赚了。整个社会中人们的想法就是:哪里有乐土?“与世无争,超然世外”,这八个字,就是陶渊明那个时代的梦想,也是桃花源里的座右铭。
二
可是,继续思辨的话,下一个问题必然是:为何只有陶渊明提出了“桃花源”这个理想?
陶渊明曾说自己“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换句话说,这个人骨子里就是一个纠结的人,身体里住着两个灵魂:一个心怀猛志,金刚怒目,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另一个忘却尘世,终老丘山,闲云高卧。这样的性格,让他不断挣扎。
至于陶渊明为什么有“桃花源”这个理想,有这种强大的想象力,其实原因有三个。第一个原因是,他的祖先曾经实现过这样的愿望。他的曾祖父叫陶侃,在《三字经》中非常出名。最出名的是什么呢?两件事儿。一件是有一次陶侃从官府拿了一坛腌鱼送给母亲,没想到陶侃的母亲当场就怒了,她告诉自己的儿子,现在你贪的是一坛腌鱼,以后贪的可能就是不计其数的宝贝和财产,那么国家用你这样的人当官有什么用?妈妈发飙教育了儿子一顿,让儿子成为一代良臣,或者说一代名将。另一件事是,他平时没事的时候,有个特殊的癖好——搬砖,早晨把砖搬到室外,晚上再搬回室内。后来人们才明白,他这是在磨砺意志,养兵千日,不是真的养着,而是要积极准备,保持战斗状态,那才能用兵一时。
陶渊明身上背负着祖先遗留下来的使命——他要为国效力,功成名就,光宗耀祖,将祖先的旧勋发扬光大。他写过很多诗文,里面充满了理想,也有理想碰壁后灰头土脸的愤懑,这种失落感让他有些任性,高兴时想治国平天下,不高兴时想归园田居。但是,只要一想起归园田居,他心里就隐约觉得对不起祖先——他们的辉煌断送在自己这一代手中,没有人愿意做荣誉的终结者,即使他超然物外。所以,有时陶渊明发起脾气来,也写写《咏荆轲》这样“嚣张”的诗篇:“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你看看,人家曾经也是一个少年。
第二个原因也很简单,陶渊明也有读书人都有的意向,读书目的何在?肯定不是为了心宽体胖,而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大家所讲的修、齐、治、平四件装,这个意向已经刻到了他的骨子里,即使他也要谋生,也得养活家人。但是,他真正的目的可不只是想养活家人,他想养活天下的苍生,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个想法一直在他心里,不管他是住在武夷山下,还是在彭泽任上。所以说,“桃花源”这个理想其实从来没有被磨灭过,祖先曾经追求的和他曾经想实践的就这样交织在一起。
其实还有第三个原因——这个原因很重要,那就是陶渊明看清了社会现实,洞悉了老百姓的悲苦。所以他的脑子里就自动产生了一种反向联想。他把现实中所有的真实的痛苦,感觉到的那种悲凉和不能承受的屈辱,全部幻化成了其反方向:告诉世界,其实还有另一个样子。这就是陶渊明非常了不起的地方。
这三个原因解释了为什么只有陶渊明才能提出“桃花源”这个理想,别人可能不具备他那样的基因,可能不具备他那样的思想,可能没有体验过这人世间的悲苦。
你看文章里的话:“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还有更令人心动的:“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这种成功的避难,简直就是开了挂,桃花源外的人哪个能做到?他们能做到的就是无难不逢,躲避不成。
可能有人有所怀疑,陶渊明哪里真正地体验过世间悲苦。其实他的很多名篇里都有人间的烟火味道,而且很浓。比如在《五柳先生传》里,陶渊明老先生周身披着破麻袋,家徒四壁,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外面不下了,里面接着下,外面刮风了,屋里风更大,夏天中午烈日高悬,他全家在屋子里面晒着大太阳,这就是他的生活。他对下层悲苦生活的感触,那是淋漓尽致的真实。一个人只有真正走到老百姓中间,真正体会到了民生的艰苦,才能真正形成一种乌托邦的想法。虽然人们都知道乌托邦是虚构的,甚至有些乌托邦,比如《1984》《美丽新世界》《我们》中的乌托邦是罪恶而丑陋的,但是在乱世,乌托邦理想却是真实的一种美丽。
“桃花源”的理想能实现吗?陶渊明心里也没谱,所以安排了一个异常神秘的大结局:“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如前面所说,这位不知感恩的武陵人,忘恩负义,想把这个消息兜售给太守,结果,桃花源就这样消失了,或许那个武陵人会遭到现实的惩罚,而好事的南阳人,也为寻找桃花源,上演了“好奇害死猫”的悲剧。这样的安排,绝对不像一个隐士能想出来的,但是别忘了,他爱极了自己所塑造的这个世界,不希望有人破坏这个乌托邦。他不得已安排了一个结局——凡是知道桃花源或者想知道桃花源真正地址的人都可能没有善终。所以,高士病终,武陵人再也找不到那条去往桃花源的路。
回头再看《桃花源记》,最初是个笑话,后来成了传奇。这就是魔幻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