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非常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為什麼演講結束後敲桌子

美國心理學家戴維·邁爾斯到德國一所大學去聽演講。演講結束的時候,他發現聽眾開始用指關節敲擊桌子,表情是一臉高興,演講者也沒有絲毫的不快。戴維斷定這是他們喝彩的方式,於是加入敲桌子的隊伍中。原來,在德國乃至歐洲下課時敲桌子是對老師表示滿意並致謝。

服從效應:和大家保持一致更有安全感。

這是典型的從眾行為。在群體中,人的個人意識就會變得淡薄,很容易被大多數人影響。個人意識變得淡薄之後,就會安心地融入團隊,不會注意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有些害羞的人平時不敢大聲唱歌,但是去看演唱會時,在群情激昂的環境中也會大聲歌唱。去看體育比賽時,他們也會大聲吶喊助威。

集體唱歌、高喊、鼓掌、跳舞可以讓人們熱情似火,積極參與到群體活動中,增強集體榮譽感,此外還能減少個人的自我意識。一些銷售行業會用這種方法喚起員工的積極性。

群體的影響效應會隨着人數的增加而遞增。弗里德曼和他的同事曾經對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進行一系列實驗。他們讓助手和被試者一起聽搞笑的錄音或者看喜劇電影。結果表明,當所有人坐得很近的時候,助手很容易誘導被試者發笑或鼓掌。正如一位戲劇導演所說,好的劇場就是坐滿人的劇場。因為擁擠的房間會給個體增加壓力,使之受到影響。

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服從於多數人的意志。當多數人鼓掌的時候,我們也隨之鼓掌;當多數人敲桌子的時候,如果我們不敲桌子,就會顯得自己是另類。大家為了得到接納和讚賞,都希望與群體保持一致。

請記住托馬斯·福勒的一句格言:按大多數人的做法去做,大家就會說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