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常州學派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上的重要性,是較為世人知悉的;陽湖文派、常州詞派和毗陵詩派,則是文學研究者論述的課題。常州畫派在國畫界的名聲,孟河醫派在中醫界的成就,以及眾多常州籍的文化人士,都斷不是寂然無聞的。但對常州文化作整體的探討,考察常州文化的特色,從而認識常州在學術傳承和文化創新方面的貢獻,學界顯然仍是較為忽略的。
有見及此,我們在香港和常州兩地搜羅了百餘種文獻著作,首先編成一個常州研究書目提要,作為認識常州歷史文化的主要參考;接着撰寫概述常州各個學術流派的專文,然後將常州文化名人分門別類加以介紹。已發表的文章,計有:周佳榮的〈中國文化史上的常州〉、〈常州歷史與文化入門書目〉和〈花鳥正宗:惲壽平與常州畫派〉,丁潔的〈清代經學與常州學派研究專著舉要〉、〈常州文學三派研究專著提要〉和〈毗陵多閨秀:清代常州才媛〉,分三次刊登於2010年至2011年出版的《當代史學》第10卷第3、4期和第11卷第1期;另外還有關於常州史學家、戲劇家和文學家的文章,刊於2011年至2013年的《歷史教育網絡》上。
香港浸會大學近代史研究中心於2010年10月間舉辦了一個「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專題講座」,由丁潔講「天下名士有部落——常州學派的興起及其影響」、周佳榮講「江山代有才人出——近三百年常州史家與史學」,向該年度修習「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一科的學生講解常州文化。在2010年6月24日舉行的「亞洲港口疾病與公共衛生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周佳榮提交了〈從常州到滬港——孟河醫派的興起與中西醫匯通〉;在2011年5月7日舉行的「辛亥革命百周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丁潔提交了〈常州與辛亥革命〉。以上述諸文為基礎,我們撰寫了本書,希望能夠較全面和有條理地把常州文化的面貌展示出來,相信或可釐清各個學術流派的內在理路和流派之間的互相聯繫。
由於這是一冊着眼於通論性質的著作,深入的探討肯定有所不足;加上我們的學力所限,撰寫時間又倉促,書中難免有不少未盡妥善之處,敬請讀者見諒,尤望專家學者不吝賜正,今後我們自當力求改進。今日常州是一個以工業為主的城市,藉着本書出版的機會,我們祝願常州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於保存文教傳統和創新學術方面努力不懈,貢獻新猷,再創高峰。
香港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歐陽佩雯小姐為本書繪製了幾幅地圖,以補文字描述的不足,使本書生色不少,謹此致謝。
周佳榮 丁潔
2011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