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關於香港的早期著作
周佳榮
第一篇有關香港政治、社會概況的中文著作,當推西教士所寫的〈香港紀略〉,此文載於1853年出版的《遐邇貫珍》,該刊還有一些論述香港早期情況的中文著作。其後著名思想家、史學家王韜的〈香港略論〉,開中國人撰寫香港歷史的先河;他的敍論和遊記,反映了香港的進程。至於最早一本以香港為題材的專書,則是陳鏸勳著《香港雜記》(香港:輔仁文社,1894年),比較完整地記錄了當時香港社會各個方面的狀況,可視為十九世紀香港歷史的總結。
二十世紀前期出版的香港研究專著,當推賴連三的《香港紀略》(上海:萬有書局,1931年)。此書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香港雜記》的續編,書中記述事物及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稍後出版的,有香港大學教授許地山所寫的一連串論文,包括〈香港小史〉、〈香港考古述略〉、〈香港與九龍租借地史地探略〉以及〈一年來的香港教育及其展望〉等,至此香港史地才真正引起中國學者的注意。陳公哲的《香港指南》(長沙:商務印書館,1938年)中有香港概況和古蹟名勝的介紹,所述內容有異於一般的旅遊書;鄧超的《大香港》(香港:香港旅行社,1941年)中有一篇〈大香港之沿革〉,比較實在地反映出香港淪陷前的情況。以上的論著,都是近年才流行起來的「香港研究」或「香港學」的先驅。
(一)香港第一本中文雜誌所載的〈香港紀略〉
香港自1841年「開埠」後的變化,有關的中文資料和著述不多。1853年8月創刊的《遐邇貫珍》(月刊),率先登載〈香港紀略〉一文,這在近代中文出版史和香港史研究上,都有劃時代的意義。《遐邇貫珍》是香港第一本中文雜誌,亦為鴉片戰爭後在中國人社會出現的第一種中文報刊,由香港英華書院出版,其初的主編是麥都思牧師(W. H. Medhurst,1796─1856年)。〈香港紀略〉不署作者姓名,但從內容、觀點及行文等方面看來,毫無疑問是出於西教士的手筆,很可能就是麥都思本人。霍啟昌編著《香港史教學參考資料》第一冊(香港:三聯書店,1995年)指出:「這篇可算是最早期從英國人的角度,以中文向國人綜合報道當年英人管治下的香港實況的文章,相當有價值。」
〈香港紀略〉一文,載《遐邇貫珍》1853年第1號(8月1日)。作者首先交代中英鴉片戰爭的由來,對林則徐多所抨擊,頗有為英人開脫的用意。接着描述香港的地理形勢,認為「溪澗紛紛噴流,山泉極其甘洌,香港必由此得名。」又記其發展之速,初歸英國時,人口稀少,「今則不下三萬二千」;港內有諸式華美樓臺屋宇,商人居宅俱依其本國規模,高廣壯麗,「是則香港固儼然一大都會也。」其時香港的政制,〈香港紀略〉也作了介紹。港督之下,有兩個輔助他的機關,一是佐理堂,一是創例堂,行政、立法兩局的架構,已初具規模。周佳榮〈記載香港開埠的中文著述〉指出:「《遐邇貫珍》此後頗多有關香港事務的記載和報道,可說是由本文開其端。」載氏著《歷史絮語——教與學的文化情懷》(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年)。
(二)最早寓港著名文士王韜論香港的發展
近代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史學家王韜(1828─1897年),早年在上海受僱於英人所辦的墨海書館達十三年之久。1862年,他以「黃畹」的假名上書太平軍蘇州當局,建議專力經營天京(南京)上游,緩攻上海,但事情為清政府所悉,下令緝拿。結果王韜在西教士的協助下,從上海逃到香港,直至1884年得李鴻章默許,始回上海定居。
王韜在香港居留超過二十年,主要從事著作、出版等文化工作,其初對香港印象甚差,後來逐漸熟習本地環境,對香港的事物有所改觀,這種轉變在他的文章和日記中可以清楚看到。〈香港略論〉有「甫里逸民東遊粵海,荏苒三年」之句,由是得知應作於1865年間,文中便已指出香港設官之繁密、兵防之周詳、賦稅之繁旺、教民之勤懇、遊歷之地咸備,「前之所謂棄土者,今成雄鎮」,「蓋寸地寸金,其貴莫名,地球中當首推及之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注意到香港的華人「雖咸守英人約束,然仍沿華俗不變,不獨衣冠飲食已也。」文末為過往史事表示傷痛,寄望中國當局能鑒前之失,「必修己而後治民,必自強而後睦鄰。」
〈香港略論〉全文約三千字,收入王韜《弢園文錄外編》卷六。這是王韜自編的文集,1883年在香港出版;北京中華書局於1959年出標點本,由汪北平、劉林整理。王韜來港初期的日記,則收入方行、湯志鈞整理的《王韜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中。林啟彥〈有關香港早期歷史的一篇重要文獻——王韜的《香港略論》〉指出,此文「已能勾劃出香港早期華人生活的大略,而且更能突出香港市政建設管理之善,地理環境之優及文教之盛各點,從而申論香港在英人統治下發展的快速及所以能成為中外貿易重鎮的理由。可以說此後百餘年香港歷史發展的趨向及其要因,亦不難藉此文以窺知一二。」(《華僑日報•香港史天地》第十二期,1991年9月16日)
《弢園文錄外編》中,還多一些談論香港問題的文章,不但可讀性高,在今日還具有史料價值。〈徵設香海藏書樓序〉和〈創建東華醫院序〉兩篇,分涉文化和醫療;〈送政務司丹拿返國序〉、〈送西儒理雅各回國序〉及〈記香港總督燕制軍東遊〉,交代了人物往來的情形。此外,王韜的《漫游隨錄》內有〈香港羈蹤〉及〈物外清游〉兩篇,記述他南下香港後的見聞,行文更見生動別緻,可以作為〈香港略論〉的補充。後者介紹了十九世紀中葉香港的主要文教機構,包括博物館和書院,又詳述港島景觀,由中環、博扶林至山頂,都作了扼要而傳神的描寫。
(三)第一本香港研究專書:陳勳《香港雜記》
陳鏸勳著《香港雜記》,是第一本記載香港發展概況的中文專著。此書出版於1894年,距香港「開埠」已逾半個世紀,基本上總結了十九世紀香港的歷史進程,也從多個方面反映了當時香港的社會面貌。舉凡香港的地理、政治、商業、交通、建設、教育等,均在記述之列,內容相當全面,頗具參考價值。
陳鏸勳是南海人,而受教育於香港。他在此書〈自序〉中說:「自肄業香江,即隨事留心,有聞必錄,公餘之暇,復涉獵西文,累月窮年,或撮其要,或記其事,爰付手民,一以便入世者知所趨,一以備觀風者知所訪焉。至其中要義,則本英人沙君拔平日所記者撮譯居多。」末署「自序於香港輔仁文社」。輔仁文社是香港第一個新學團體,其後成為宣傳排滿革命的機關。
《香港雜記》由十二篇專題文章組成,〈地理形勢〉記香港山川形勢及地名由來,〈開埠來歷〉敍述香港開埠的經過,〈國家政治〉和〈稅餉度支〉則分別介紹政府組織及稅收情況,〈中西船務〉、〈中西商務〉和〈中西醫所〉記載中西人士聚居和相關事項,〈民籍練兵〉對香港防務和軍事有詳細說明,其餘〈街道樓房〉、〈水道暗渠〉、〈華英書塾〉、〈港則瑣言〉數篇涉及社會民生和教育等方面一些較重要的問題。參閱周佳榮〈百年前的香港專著〉,載氏著《歷史絮語——教與學的文化情懷》。莫世祥校注《香港雜記•外二種》(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較便閱讀。
(四)二十世紀前期香港研究專著:賴連三《香港紀略》
賴連三著《香港紀略》(上海:萬有書局,1931年),是繼陳鏸勳撰《香港雜記》之後又一本以筆記體裁寫成的關於香港的專著。賴連三(1891─1964年)生於印度尼西亞坤甸坡,一生主要從事文化工作,喜愛旅遊,1919年至1935年間旅居南洋及香港。本書主要就是根據他搜集的文獻材料,加上個人的見聞體驗寫成的。
《香港紀略》共分五章:第一章為〈概論〉,記述香港的地理環境、歷史沿革、政治、經濟、軍事、法律、人文景觀、城市建置和社會生活,相當全面地勾畫出二十世紀初期香港的社會面貌;第二至四章依次為〈潮人事蹟之徵述〉、〈潮人社團之成立〉、〈潮人聞名之采集〉,是記述早期潮州人在香港發展的重要史料;第五章為〈結論〉,表達了作者的感想和希望。據說此書初版時印數甚少,流傳不廣,近年有李龍潛點校《香港紀略(外二種)》(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行世。
(五)香港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許地山論香港史地
許地山(1893─1941年)筆名「落華生」,是近代中國著名學者,在文學、史學及宗教研究等方面都有成就。1926年曾經把他在英國牛津大學所搜集的、關於鴉片戰爭前後中英交涉的史料,編成《達衷集》。1935年到香港,任香港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堅持團結與抗日。許地山在港期間,曾經發表過幾篇關於香港的文章,包括〈香港小史〉、〈香港及九龍租借地史地探略〉和〈香港考古述略〉,對香港歷史、考古文物和地理形勢作了較嚴肅和深入的探討。
〈香港與九龍租借地史地探略〉載於1941年1月出版的《廣東文物》,在早期探討香港與九龍租借地歷史的著作中,是較為詳盡而深入的專題論文。〈香港史地探略〉一文在《時報週刊》第一卷第三期(1941年3月)發表。文首列有兩問題,一是「香港為甚麼割讓給英國?」另一是「『香港』這地名由何而來?」前者是「史」的範圍,後者是「地」的範圍,因此本文共有兩部分。但第一部分「香港割讓經過」遭檢抽去,刊出時只印「留問」二字;第二部分為「『香港』名稱由來」。部分內容與〈香港與九龍租借地史地探略〉大致相同。
〈香港考古述略〉一文初刊於《時報週刊》第一卷第五期(1941年4月12日),其後收入氏著《國粹與國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這是較早一篇介紹香港考古發掘的文章,標題後面有以下的副題:「香港人何時從何處來的?最初來港的漢人姓甚麼?」內文包括六節,依次為「已發掘的古物」、「骷髏及其飾物」、「英皇御容逸話」、「香港古代民族」、「本地人與客家」和「從墓碑上推算」。第五、六兩節的內容見於〈香港與九龍租借地史地探略〉,相信是由該文節錄出來的。
許地山另有〈一年來的香港教育及其展望〉,載於1939年1月1日《大公報》的《文藝》副刊第487期。文中有一些犯禁的字,被編輯或檢查人員刪去,刊出時以「X」表示,現時已無法考究。此文收入盧瑋鑾編《香港的憂鬱——文人筆下的香港(1925─1941)》(香港:華風書局,1983年)。
(六)早期的香港旅遊書:歷史與文化景觀
二十世紀上半葉出版的中國旅遊指南,大抵都有專章介紹香港,如《全國旅遊指南》(上海:中華書局,1926年)和《中國旅行指南》(上海:商務印書館,1912年初版,1931年增訂十四版),基本上反映了1920年代後期香港的面貌。但內容以資料陳述居多,可讀性不高。
陳公哲編《香港指南》(長沙:商務印書館,1938年),是現時所見最早一本介紹香港的旅遊專著;而在香港本地出版的,首推鄧超編著《大香港》(香港:香港旅行社,1941年)。陳公哲是著名學者,對香港史事和文物多所探研;鄧超於香港發展亦有議論,並非純粹旅遊小冊子。二書介紹了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香港各方面的情況,附有照片多幅,也有各行業的廣告,是很珍貴的資料。
鄧超在《大香港》的〈自序〉指出:「香港面積,原不甚大,所以名大香港者,以其為遠東之大商埠,南中國交通孔道,不獨商務繁盛,船舶如鯽,而景物之幽美,建築之新型,交通之發達,設備之完善,莫不偉大堂皇,令人大為留戀,證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香港所以為大矣。」又說:「香港之大,無奇不有,而名勝古蹟,尤足使旅行人士探古尋幽,然何者為名勝之區,何者為駐宿之地,在初到貴境者,固屬茫然,即老香港亦不無偶然忽之者,不有專書,何從鄉導,此《大香港》之所由來也。」《大香港》一書於1941年1月初版,同年12月香港即淪陷於日軍,進入長達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時期。此書第一編題為〈大香港之沿革〉,除介紹香港、九龍及新界外,分述人口、氣候、行政、教育、商務、實業諸方面,所記載的內容,較能反映出香港淪陷前夕的實際情況。
文獻資料
《香港雜記•外二種》
【清】陳鏸勳撰、莫世祥校注,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243頁)
陳鏸勳著《香港雜記》是第一部有關香港的專著,分為〈地理形勢〉、〈開港來歷〉、〈國家政治〉、〈稅餉度支〉、〈中西船務〉、〈中西商務〉、〈中西醫所〉、〈民籍練兵〉、〈街道樓房〉、〈水道暗渠〉、〈華英書塾〉、〈港則瑣言〉十二章。莫世祥對此書作了標點、校勘,並對其中的生僻詞語、典故及當時以中文音譯的英語詞語加上註釋。另外整理了鴉片戰爭後清朝官府在九龍修建城寨、炮台等項工程的來往文牘,匯編而成〈勘建九城寨城全案〉六十五則;又輯錄了晚清時期出洋使臣及各界人士有關香港的見聞,而成〈晚清載記中的香港紀遊〉十六條。
《香港紀略•外二種》
賴連三著、李龍潛點校,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211頁)
賴連三著《香港紀略》是二十世紀前期記載香港歷史的專著,除〈概論〉一章介紹香港各方面的情況外,以下〈潮人事蹟之徵述〉、〈潮人社團之成立〉、〈潮人聞名之采集〉三章,是研究早期潮人在港發展的重要參考。李龍潛除點校此書外,並輯錄《遐邇貫珍》中有關香港的資料,及點校譚炳訓著《香港市政考察記》(上海:中國科學公司,1937年),合為一冊。
《早期香港史研究資料選輯》上、下冊
馬金科主編,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406 + 489頁)
本書主要收集明清時期從1573年至1898年有關香港的中文資料,包括官方史料、地方文獻、時人筆記及詩詞等。全書共分四部分:第一編是香港歷史沿革、名稱由來、明清時期海防等;第二編關於香港被英國割佔的經過及九龍問題;第三編以十九世紀香港在英國統治下的社會、政治情況為主;第四編包括香港地區的風俗物產、名勝古蹟、自然災害等。這是迄今為止收錄最豐的香港歷史問題資料選輯。
《割佔香港島》、《割佔九龍》、《租借新界》
余繩武、劉蜀永、劉存寬編著,香港:三聯書店,1995年。(109 + 141 + 118頁)
這三本書以「香港歷史問題資料選評」作為叢書總題目,編著者以大量的外交檔案、文書為基礎,說明香港問題的發生和演變過程,是認識香港歷史的必備讀物。余繩武、劉蜀永、劉存寬三人,是中國內地研究中英關係的香港問題的專家。
《香港早期報紙教育資料選萃》
方駿、麥肖玲、熊賢君編著,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12頁)
本書採用分類編年體例,選錄1905年至1955年間香港官方檔案以外的中文報紙所載的教育資料,主要是民間和知識羣體關於教育的建言、見解與評價,藉此可以看到香港教育在歷史上各個時期實施的具體情況。內容包括以下類別:(一)教育政策、行政、法規、統計;(二)慈幼教育、學前教育;(三)小學教育;(四)中學教育;(五)高等教育;(六)師範教育;(七)職業教育;(八)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九)特殊教育、問題兒童教育;(十)教師、學生;(十一)教育內容;(十二)教育團體;(十三)教育交流;(十四)教育人物;(十五)教育問題與論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