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溝通時慎防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李:這是一封電郵。收到之後,我笑了很久。我想起剛才Susanna所說,溝通之中有七成是非語言的溝通。這個故事全部都是身體語言。
冼:我想着想着,你猜我想到甚麼?我想起佛教。釋迦牟尼有一次傳道時,弟子大迦葉笑了一笑,眾人都不明所以,釋迦牟尼卻說他悟道了。我估計教宗和猶太教士是在談判。教宗舉起三隻手指,表示猶太教士要講出三個他們可以留在意大利的原因,但猶太教士認為一個原因就夠了。之後,教宗舉起手指繞着自己的頭頂打圈,表示猶太人留在意大利就需要建高樓,會佔用很多地方;猶太教士卻手指地下,指出他們所佔的地方其實很小。然後,教宗拿出餅和酒,表示若猶太人留在意大利,便會吃光他們的食物;但大家都知道猶太教徒須禁食,所以教士拿出一個蘋果,意即他們只吃蘋果。不過,教宗卻接收信息錯誤。
李:你的估計已接近答案。
Diane:既然他們雙方語言不通,為甚麼不用翻譯?
李:翻譯的確可避免很多誤解。不過,你就當這是一個笑話,它其實是把一件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我收到的版本是:教宗給猶太人三天時間搬走,於是教士舉起一隻中指,作粗話手勢以示不滿。然後,猶太教士見教宗指着自己的頭頂,即是要他們“clear out”(全部離開);教士則指着地下,表明他們誓死留在意大利。之後,教宗拿出午餐,所以教士也拿出自己的午餐。這個寓言的意思是,當一個人要估量對方時,不論是從語言方面或是非語言方面,本來其意思可能都非常簡單,但我們卻會猜度其深層意義。於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就被複雜化了。
冼:這就是今天我們總結出來的問題。溝通最大的問題就是,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已經清楚地表達自己,但實際上對方卻完全接收不到。剛才你講了你的版本,而我也有另一個解釋,其實很可能有十個人便會出現十個不同的解釋。聽眾可能會覺得溝通這回事,愈聽愈複雜。
李:要有很完美、很完善的溝通十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