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新思维2:智慧与金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溝通的基本元素:COMMA

冼:Susanna,我知道你今天會為我們介紹一個模式,它包含了溝通的基本元素。

郭:簡而言之,這個模式是「知彼知己」,如果用英文來講,就是COMMA(逗號)。C代表“communicator”(發出信息的人)。在溝通過程中,最少要有一人做主動,他就是“communicator”,例如現在我就是那個“communicator”。O代表“objective”(目的),就是在溝通過程中想達到的目的,例如今天我到來的目的就是想與大家討論如何改進溝通技巧,做到傳情達意。M代表“message”(信息),即是溝通的內容和意思。意思是很重要的,說廢話的人就是沒有留意信息的內涵和含意。另一個M是“medium”(媒介),即是你用甚麼媒體來傳達這個信息。今天我們就是透過大氣電波傳達信息。面談、電話、電郵和親筆書信都會達致不同的效果。簽名是親筆簽名還是打印出來,也有所不同。

冼:禮物也是一種溝通媒介。送一枝花和送十枝花給異性朋友都有不同的意義。

郭:你要先弄清楚你送花的對象——即是A,“audience”(溝通對象)。我們在溝通時要考慮接收信息的人是怎樣的人。溝通對象是年輕人還是老人,這會直接影響你談話的內容和語氣。

李:我覺得和年輕人溝通最困難,很多時我都不明白他們在說甚麼。(笑)

郭:他們太多新語言了,我們都不認識。

冼:溝通最重要是看能否引起共鳴。即是你講出來後,別人是否真的能夠接收得到你的信息。我讀過一首和「禪」有關的詩,其中有四句很有趣:「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如果琴懂得自己發音,我們應該會聽得到,但我們卻聽不到。有人則說,最重要是彈琴的手指。但你聽聽你的手指,又聽不到聲音。琴怎樣才能發聲?就是要同時有琴和手指,互相共鳴才可以。

溝通也是一樣,只有你說是沒用的,若別人接收不到,不懂得你在說甚麼,那就是溝通失效,沒有用處。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首歌:《有誰共鳴》。溝通就是要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