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香港邮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維多利亞女皇時期的改值郵票

所謂「改值郵票」,是指在郵票上加蓋不同面額的郵資,以作臨時應急之用。在維多利亞女皇時期,香港共發行改值郵票八次之多。這除了應急的理由外,也與香港郵票有充足的存量及申請新面額郵票需經英國殖民地部、財政部及郵政總長批准,費時失事有關。

香港第一和第二次改值郵票是由於匯率問題和1877年加入萬國郵政聯盟會後獲得優待。第一次改值在1876年至1877年間,先後將30仙、18仙郵票改值為28仙及16仙。1880年第二次改值,再先後將18仙、8仙郵票改值為5仙,以及把12仙、16仙及24仙改值為10仙。1885年因為郵費增收附加費,又印製了第三批改值郵票,分別把30仙、48仙及96仙郵票改值為20仙、50仙及1元。

六年後,由於郵費增收附加費和匯率的改變等多種原因,1891年一年內郵局共推出了三次改值郵票。第一次是分別將30仙、48仙及96仙郵票改值為20仙、50仙及1元。第二次因遭華人投訴加蓋面值沒有中文說明引起誤解,遂用人手加蓋上中文字樣。第三次是分別將10仙及30仙郵票改為7仙及14仙。

維多利亞時期最後的兩次改值郵票均在1898年印發,先是為免被人用同色(紫色)的10仙郵票當96仙加蓋英文1元字樣發售,遂將96仙郵票改印黑色及深灰色,然後再將之改值為1元。接着是10仙郵票售罄,郵局臨時將淺綠色的30仙郵票改值為10仙,並用木印加蓋中文「拾」字。

1876年6月發行的第一次改值郵票:30仙改為28仙。當時由於港元兌英鎊匯率發生變化,香港經意大利布林迪西寄往英國的半安士標準信郵費從30仙降至28仙。

1877年4月發行的第一次改值郵票:18仙改為16仙。由於香港在1877年加入萬國郵政聯盟會獲得優待,使1876年的同一封標準信寄往英國改為只要16仙便可以了。

分別在1880年3月及5月發行的第二次改值郵票:先後把18仙和8仙改值為5仙。當時香港經布林迪西寄英國的標準信郵費再從1879年4月的12仙減至10仙,而香港寄其他通商口岸則為5仙。

分別在1880年3月及5月發行的第二次改值郵票:先後把12仙、16仙和24仙改值為10仙。

1885年6月因增收郵件附加費而發行的第三次改值郵票:分別把30仙、48仙及96仙改為20仙、50仙及1元。

1891年發行的第四次改值郵票:分別把30仙、48仙及96仙改為20仙、50仙及1元。

1891年發行的第五次改值郵票:分別是用人手加蓋中文「弍」、「五十」及「壹員」字樣。

1891年發行的第六次改值郵票:分別把10仙及30仙改為7仙及14仙。

約1905年的卜公碼頭。

1900年的德輔道中。

1898年發行的第七次改值郵票:把黑色及深灰的96仙改值為1元。請注意其中一枚蓋上中文「壹員」字樣。

1898年發行的第八次改值郵票:30仙改為10仙。請注意其中一枚蓋上中文「拾」字。

維多利亞時期專為明信片郵資而改值的郵票二枚,分別是從16仙改為3仙和從18仙改為5仙。

約1898年從畢打街望向鐘樓。右邊樹木旁便是當時的郵政總局。

1891年發行的開埠五十周年紀念郵票。由於印製倉卒,當中有不少錯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