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启德:从航空收藏品看香港航空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CHAPTER 01
啓德傳奇

腦海中的
香港舊機場

1998年7月6日凌晨1時17分,前民航署署長施高理(Richard Siegel)與眾政府官員在啓德機場控制塔內,懷着依依不捨的心情主持機場告別儀式。在舉世馳名的啓德跑道關燈一刻,啓德機場便結束了七十多年的任務,功成身退,走進歷史,由位於赤鱲角的香港國際機場承接其神聖任務。兩代機場,一脈相承,讓香港在世界航空史上繼續留下不滅的光芒。

啓德回憶

曾拜訪啓德機場的你,不管是離境、入境、過境,或是送機、接機、轉機,都一定不會忘記啓德的客運大樓、航空交通控制塔、飛機停機坪及13/31跑道等。還有令旅客、接送機的朋友最印象深刻的黃邊黑底自動翻牌式的「航班指示牌」,筆者至今仍會記起它轉牌時發出「噠嘞、噠嘞」的獨特聲音。

離境及入境大堂經常上演的一幕幕悲歡離合、久別重逢的感人片段,至今仍像電影搜畫,在我們腦海中不斷重播。還有日夜與飛機為伴的航空交通控制塔及貨運站,不斷為航機的升降量及貨運量再創高峯而努力,為香港創造一個接一個的新紀錄及「飛」凡故事。

「啓」和「德」非創辦人

「啓德」是我們熟悉的一個名字,是九龍城區一個著名地標,亦代表舊機場的所在地。這獨特的名字自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出現,至今仍深刻印在我們腦海之中,不會隨時間過去而忘記。在數十年歲月裏,啓德就像一隻不會倒下的鳳凰。今天她不再服務空中霸王,轉而招待海上皇后,延續其傳奇。

自幼我們在學校聽老師說起啓德機場的命名,很自然會提起兩位「創辦人」—何啓及區德。

其實大家對啓德機場名字的由來,都存在很多美麗的誤會,真相是至今並沒有任何一份政府官方文件及文獻證明機場的命名是記念何啓及區德的。

1914年7月21日,香港首位華人爵士何啓在家中因心臟病發猝死,英年早逝,終年只有五十五歲。1916年中,區德承繼何啓遺願,創辦了「啓德營業有限公司」(The Kai Tack Land Investment Co., Ltd.),該公司於九龍灣進行大規模的填海建屋計劃。1920年,第一期九龍灣填海工程完成,呈三角形的「啓德濱」(Kai Tack Bund)新地域誕生,啓德公司隨即在該處興建高尚花園洋房。

啓德濱高尚住宅初建成時,香港發生了多宗反英浪潮及大型罷工事件,1925年更發生「省港大罷工」,令不少公司倒閉,工人失業,嚴重打擊香港經濟。在這情況下,啓德濱高尚住宅的銷售量自然下滑,啓德公司最後亦因周轉不靈而結束。

由於當時有一連串反英浪潮事件發生,英國政府要加強在香港的防衛能力,而一塊臨海又平坦的啓德濱用地,正合乎空軍機場的需要,於是啓德機場就從這個時候開始孕育了。

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官方文件最初以「在啓德的機場」(Aerodrome in Kai Tack)來稱呼這個機場,往後曾在不同時期改名為「啓德機場」、「香港啓德國際機場」等,最後在八十年代中,香港政府以「香港國際機場」(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為正式官方名稱。

」還是「啓」?

還在求學階段時,筆者並不清楚那兩位所謂與機場「有關」的先生的背景,在考試時只有死記硬背他們的名字。這兩個名字中,「何啓」令筆者比較難忘,因為當遇到「傳統」的老師,沒有說過明白便規定啓字的口字部分,一定要寫在戶和攵的最下方。結果若將口字寫在戶的一邊下方(即寫成「啟」),有這個字的篇章便全軍覆沒,所以筆者童年時便立志,一定要將這兩個同音但不同寫法的字弄個清楚明白。

在不同的中、英文教科書中,何啓及區德的名字,有以下寫法:何啟、何啓;歐德、區德;Ho Kia、Ho Kai; Au Tak、Au Tack。

筆者翻查過《康熙字典》、《說文解字》、《辭源》、《辭海》及象形文字研究等工具書籍,概括來說,「啓」字左上的「戶」是一扇門,「攵」是敲門的動作,底下的「口」是門口的基台,意思是「站立在門前的人,正敲着門,以喚醒屋內人來開門」。啓,有「開啓」的意思。由於敲門者必須站立在門外的地台上,所以「攵」應放在「口」字之上。因此筆者認為「啓」這字體結構是最原始及正式的,但由於中國文字的演變、電腦輸入法方式及現代人類講求便捷等原因,一些俗寫或異體字(讀音、意義相同但字形不同)便應運而生,「啟」便是從「啓」演變出來的。筆者從文獻得知,啓德機場的名稱自1927年開始便取「啓」字的寫法。

1927年9月9日

美國史丁遜(Stinson)飛機公司設計及製造的「底特律之光」(Pride of Detroit)雙翼飛機,從美國出發作環球飛行試驗,最後於1927年9月9日首次降落在啓德濱半沙半草的空地上。這張照片記錄了當時的情況。

1935年

這是一幀由英國皇家空軍駐港部隊拍攝的啓德機場黑白舊照。照片中兩架鶚型(Osprey)雙翼戰機正在飛行區上滑行,照片的右面可看到啓德停機坪上正進行土木工程,背景為獅子山。

這張照片長6.5厘米闊11厘米,由一個英國賣家於2017年3月放到eBay網站上拍賣,引起世界名地收藏家熱烈競投;截止投價前最後一秒,共有四位買家「晒冷」式落價,最後以超過底價260倍成交。

1959年

原設計作貨運用途的臨時客運大樓於1959年9月1日正式啓用。這是啓德第五代客運大樓,由香港著名建築師甘洺(Eric Cumine)設計,新合建築公司承建,服務直至1962年11月12日新的永久客運大樓開幕為止。

這張臨時客運大樓的圖片是由幻燈片沖印出來的,效果不錯,基於它的發行量不多,而且取景隨意,深受收藏家歡迎。舊有香港幻燈片的價錢不斷上升,由最初數元港幣升至現在平均數百元一張;若景物稀有,價格更可上升至數千元。

1928年

這本由陳民編輯、省港興亞書局於1928年2月首次發行的《日用華英增訂英語全書》深受收藏市場歡迎。全書除印有香港街道圖及日常英語字句連讀音外,更印有九龍城填海區街道的中英文名稱。這批街道的「啓」字,分別有用正字「啓」及異體字「」;而「德」的英文譯名,亦有些用「Tack」,有些用「Tak」,似乎該書的編輯也給「啓」及「德」弄得很混亂。這本書發行量只有二三千,存世的估計只有數十冊,品相好的更是難能可貴。

書中所見,「啓德營業有限公司」建造的啓德濱新填海區有十六條新路,是分別連接啓德濱的一德路、二德道、三德里、四德路、五德路、六德路、七德路、八德路和九德路,而連接西貢道的則有啓智道、啓禮道、啓信道、啓德道、啓仁道、啓義道和長安街。可惜這些街道,在日佔時期因日軍擴建機場而被摧毀,今天只有「啓德道」這個街道名稱仍存在,但其位置亦已改變了。

1956年10月6日

啓德機場於1956年10月6日舉行「皇家空軍空中飛行表演」,每位購票入場的人士都獲贈這本印刷精美的節目程序表。這飛行表演籌得的所有善款,都捐贈給皇家空軍協會及慈善基金。節目程序表上清楚列出各參與表演的機種,包括皇家空軍第二十八支隊的「毒液」式戰機(Venom)、第一皇家澳洲空軍支隊之「林肯」式戰機(Lincoln)、香港空軍輔助隊的「柯斯達」式戰機(Auster)及「虎蛾」式戰機(Tiger Moth)等。

1950年代

1950年代的啓德機場飛行區上,一年約舉行兩三次空軍戰機飛行表演。這張舊照中可見到四架皇家空軍毒液式戰機,正在半空中表演一些高難度的飛行動作。

1960年中

從這幀1960年中的黑白舊照中,可看到位於九龍馬頭角道與木廠街之間的「十三街樓群」,以及建於1908年的牲畜檢疫站(或稱「牛棚」,即現在的「牛棚藝術村」)。照片的上方為啓德機場北停機坪、客運大樓及13跑道。

1970年代

這張攝於1970年代的啓德機場黑白照片,右面可看到聞名於世,以填海方式於1958年建成的13/31跑道,其位置即現在啓德郵輪碼頭的所在地。照片的左面為1962年啓用的啓德機場客運大樓及北停機坪。

1960年代初

這是1960年代初的啓德機場黑白舊照,右面為於1958年9月12日開幕的13/31跑道,而在照片的左下方,可見到啓德機場舊有的跑道、飛行區及停機坪,這大片空地,後來發展成為今天的新蒲崗。

1960年代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因為飛機機票昂貴,如要到外國工作或留學,大多數人會在彼岸逗留多年,或直至學成才會返港,所以其親友非常重視送機的機會,會穿着得像參加飲宴般前往啓德機場。

這張1960年代的照片,可看到送別親友的人士帶着小童,於啓德客運大樓樓頂的瞭望台上拍攝三十多人的團體照片,可見男士西裝筆挺,女士唐裝衫褲整齊,小孩衣着也耀目。

1958年

從這張於1958年拍攝的黑白舊照中,可看到位於九龍城馬頭涌道與宋皇臺道的「宋王臺花園」及鄰近的聖三一堂。從照片可見,上方的小山丘座落九龍仔公園內,俗稱「格仔山」。由於它阻礙飛機航道,在13/31跑道興建期間被削去大半。

1974年7月

這張以「維多利亞港啓德機場」為題的地圖,收於地人社(GEO Society)於1974年7月出版的香港地理圖集。地圖上印有飛機場、跑道及水機停留處等,還以不同顏色來顯示不同年代的填海地區。

1955年12月

這張於1955年由皇家空軍駐啓德基地部隊繪畫的漫畫,刊登於是年的聖誕聯歡節目場刊上。在這有趣的漫畫上,可看到當時的交叉跑道(13/31和07/25跑道),以及橫跨清水灣道(即現今的彩虹道)的13跑道延伸處。

當年若有飛機要在13跑道延伸處降落,指揮亭便須響鈴、落閘及封路,碰上飛機復飛及延續封路要求,更會導致彩虹道非常擠塞。圖中央偏左的位置,可見到HAEC(即香港飛機工程公司)飛機維修庫,它於1955年11月由渣甸航空保養公司(JAMCO)和太平飛機修理補給公司(PAMAS)合併而成。

1965年

這是1965年印製的一份「香港機場離境設施簡介」,拉開看到正面印有商戶介紹,包括找換店、機場餐廳、煙草和香煙店等,而背面(見後頁)則是平面圖,上面以圖案代表登機閘口、離境閘口、眺望台、酒吧和行李服務員等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