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七夕節
農曆七月七日夜稱為七夕,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傳說每年此夜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時刻。七夕又稱“雙七”、“巧夕”、“星期”、“乞巧節”、“女兒節”等,如今更被普遍看作是中國的“情人節”。
晴朗的夏秋之夜,在銀河的東西兩側,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牽牛、織女之名,最早見於《詩經》中,而漢代〈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則已經完全把牽牛星和織女星人格化了。
牛郎織女的故事大約成形於漢魏六朝時期。傳說牛郎自幼父母雙亡,依哥嫂過活,後因嫂子不賢,分家單過,領着一頭老牛自耕自食。一日巧遇織女下凡沐浴,二人心生愛慕,結為夫妻,生下一雙兒女。不料天帝得知後大怒,拆散了他們男耕女織的生活。牛郎去追妻子,被王母娘娘一簪劃出一條天河,兩人只能隔河相望。他們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在天河上架起一座彩橋,讓牛郎織女相會。王母無奈,只好允諾他們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一次。相傳七夕夜深人靜之時,在豆棚瓜架之下,可以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喁喁情話。
七夕有“乞巧”之俗。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夜晚,對着空中的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織女賦予她們智慧和巧手,讓自己增進女紅技藝,更乞求賜予姻緣巧配。乞巧之法最早為穿針乞巧,起於漢代,即女子手拿絲線對月穿針,誰先穿過就是“得巧”。還有從穿針乞巧演變而來的投針驗巧,盛行於明清兩代。就是在七月七日中午,以碗盛水置太陽下,以極細小的繡花針投碗內,針浮於水面,看水底的影子,呈雲彩、花朵、鳥獸之形則為“得巧”。
七夕風俗甚多,各地亦頗不同。如浙江一些地方流行用臉盆接露水,傳說七夕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抹在手上和眼上,可使人眼明手快;西南地區的姑娘們七夕時用樹葉汁液洗頭髮,據說這樣可以年輕美麗,還能找到如意郎君;廣東七夕時姑娘們要舉辦“七娘會”鬥巧,還要做“巧芽湯”;廣西西部有七夕蓄水之俗,認為用雙七水沐浴能消災除病。
七夕有吃巧食之俗。巧食多為各式麪點和瓜果,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材料是油、麪、糖、蜜。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今天浙江各地七夕仍用麪粉製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
2006年,七夕節被列為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星期
兩星相會之期。唐代詩人王勃〈七夕賦〉有“佇靈匹於星期,眷神姿於月夕”,把星期與月夕相提並論,點出了一年中與愛情有關的最美好的夜晚。後人也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