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随赏2:中国风俗&人物符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春節

節慶之章

春節,即農曆正月初一,是中華民族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節日。那不但是除舊迎新、祭奉祖先、慎終追遠的時節,更是家庭團圓、聚會歡愉、親親友友的良機。

春節的習俗,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年頭歲末的祭神祭祖活動。不過春節最初更多地是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聯繫在一起的。據說從漢武帝時開始,才將春節固定在每年的正月初一。在歷史上,由於朝代的更替和曆法的變換,這一天又有“元旦”、“元日”、“元正”、“正日”、“朔日”、“歲首”、“新年”等各種別稱。中華民國成立以後,改用公曆紀年,把陽曆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春節遂成為農曆新年的定稱。

春節俗稱“過年”。年的概念源自古代農業。《說文˙禾部》云:“年,穀熟也。”禾穀一年一熟,年之所以成為節日,自然就與先民在冬春之交享受過去一年的收成、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的祝禱歡慶活動有關。

春聯

春聯又叫門對、對子,源於“桃符”。古人於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之名,以鎮邪辟惡。據傳後蜀主孟昶所撰“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最早的春聯。

關於過年的起源,有一個傳說很有意思。據說太古時候有一種頭長尖角的凶猛野獸,叫作“年”,每到新春將至之時,便要出來禍害人類。人們為了驅逐這個怪獸,每到牠出來,便燃起篝火,並向火中投入一根根竹子,以發出噼噼啪啪的爆裂聲,把“年”嚇跑。大家一起慶賀平安,拿出豐盛的食物聚餐,這樣年復一年,便形成了一個快樂的節日,成為過年。最初的爆竹子,也演變成了後來的放炮仗,又稱放炮竹。

在世代賡續中,春節成了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也被賦予了深厚的人倫意藴。中國人非常重視春節前一天晚上,即大年夜(又叫“除夕”,和西方聖誕節前的聖誕夜類似)的“年夜飯”。“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為的就是全家老幼在一起歡歡喜喜地吃一頓團圓飯。北方有除夕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做法是先和麪,“和”就是“合”,“餃”和“交”諧音,都是寓意團圓。南方則有吃年糕的習慣,糕與“高”同音,象徵生活步步高,年年高。

傳統的春節慶祝活動從臘月二十三的祭灶開始,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除夕之前要祭祖、掃塵、置辦節食,大年三十(即春節前一天)要貼門神、對聯、年畫、窗花、福字,除夕吃餃子、放鞭炮、守歲;正月初一晚輩向長輩拜年,然後親友之間登門互拜,恭賀新喜。另外在正月裏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逛花市、賞燈會等一系列節慶活動。

守歲

守歲即除夕之夜通宵不寐、敘談歡娛達旦。守歲之俗興起於南北朝,歷代詩文多有吟詠。“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既有對逝去舊歲的留戀,也有對將來新年的祈望。“守”亦有祈福辟邪之意,俗稱“熬年”,與“年”的傳說有關。

春節是最富中國特色的傳統節日,至今仍是中華民族維繫家庭倫理親情、鞏固社會文化認同的重要紐帶。在朝鮮半島、越南、日本、蒙古、老撾、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春節都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近年來,春節逐漸融入西方社會的主流文化,成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鮮活例證。2003和2004年,紐約市和紐約州先後將春節確定為法定節日。在紐約、倫敦、巴黎這些國際大都市,如今每年春節都會有聲勢浩大、豐富多彩的歡慶活動。

壓歲錢

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舊時壓歲錢是用紅線串上百枚銅錢,取其長命百歲之意,又串成鯽魚或龍等吉祥之形,取“錢龍”、“錢餘”之意。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時,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