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哲学课:自我与人生的思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記得讀小學五年級時,有一位黃同學很認真地對我說:“人人都是自私的,不是嗎?每個人其實都想考第一。”當時我感到很困惑,的確大家都想考第一,人人都是為了自己,但又好像不是每個人都是自私的。

如果我們能夠釐清“自私”這個概念,那就可以消除以上的困惑。根據一般的用法,“自私”是指損人利己的行為,或者是只顧自己的利益而不理會他人的死活,人人都是為了自己不過是“自利”,但自利不一定是自私。黃同學不自覺地改變了“自私”的意思,犯了“概念扭曲”的語害。小學時另一個困擾我的問題也是跟字詞的意義不清有關,當時我住在公共屋邨,第一層樓叫做“地下”,第二層樓就是二樓,但學校的第二層樓卻是一樓;換言之,“二樓”在我所住的大廈即是第二層樓,而在學校則是指第三層樓,後來才知道只是中西文化叫法的不同,也可以說這是“歧義”,即同一個字詞有多過一個以上的意思,困惑也隨之消除。

語害

語害是由李天命先生提出來,是指有害確當思考的言辭,共有三大類,每個再細分為兩小類。

釐清是思考的第一步

其實人生中很多困惑都是源於語意不清,單單澄清有關字詞的意義就可解決。當然,亦有不少問題不是單憑釐清意義就可解答,但釐清意義卻是解答問題的第一步,例如“人生有甚麼意義?”這個問題。很多人以為這個問題很“深奧”,原因可能就是根本不明白這個問題的意思,又或者是這個問題有好幾個意思,容易令我們在這些不同意思之間遊走,以致思考混亂,這正是語意不清所造成的困擾。由此可見,思考的一個要點就是“清晰”。

善於釐清關鍵的概念,將大大提升思考的能力。不過,一般來說,表達意義的基本單位是語句,不是字詞或概念,縱使語句是由字詞所組成。語句有着不同種類的意義,對批判思考來說,最重要的是“認知意義”,即具有真假可言的語句,也稱為“判斷”,分為三類:分析判斷、事實判斷、價值判斷。分析判斷單憑分析語句的意思就可判定其真假,無需驗證,例如“紅花是紅色的”;事實判斷的真假要訴諸觀察、研究或調查,例如“金屬遇熱會膨脹”;至於價值判斷,則必須提出理由來支持或反對,不單單取決於經驗證據,例如“安樂死應該合法”。

明白了判斷三分之後,就容易知道用甚麼方法來判定語句的真假,不會浪費時間;也不會混淆不同的判斷,以致思考混亂。如果分析真句冒充事實判斷的話,那就是“空廢命題”,犯了“絕對空廢”的語害,例如天氣預測說:“明天下雨或者不下雨。”天氣預測本應有經驗內容,但這句話明顯是分析真句,毫無信息可言。有時我們也容易混淆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例如“人有人權”,貌似事實判斷,實質乃價值判斷,真正的意思是“人應該有人權”,沒有任何經驗證據可以證明其為真,我們必須提出理由來支持,如“為了保障人的尊嚴”。

判斷三分法

推論是思考的主體

釐清概念、澄清判斷固然重要,不過,“推論”才是思考的“主體”。其實我們每天都進行了數不清的推論,只是不自覺而已,推論是一種心理活動,如果用語言或文字陳構出來的話,就是“論證”,論證由前提和結論所組成,從前提推出結論就是推論,而研究論證的學科叫做“邏輯”。狹義的邏輯是指演繹法,廣義的邏輯則包括歸納法。演繹法涉及必然性的推論,如果前提為真,結論必然為真。例如:“所有金屬都是導電體,銅是金屬;因此銅是導電體。”歸納法涉及概然性的推論,如果前提為真,結論很有可能為真,但並非必然為真。例如:“大部分末期癌症患者都活不過五年,A是末期癌症患者;所以A很有可能活不過五年。”明白了演繹和歸納的分別,對提升思考能力會有很大的幫助,也容易識別錯誤的推論。

所謂錯誤推論是指前提推不出結論,並不是說前提為假,很多人會將這兩點混淆,並且傾向先判定前提的真假,反而少注意前提和結論的關係,有些人還以為若前提為真,結論就必定成立。評價論證時,要將這兩步區分清楚,第一步是判斷論證的強度,即前提對結論的支持程度,暫時不需理會前提的真假,我們先假設前提為真,然後看前提對結論的支持程度;第二步才判定前提的真假。這樣做有兩個好處,第一是避免以上先判斷前提真假所產生的問題;第二是若發覺前提不足以支持結論的話,也用不着進行第二步,這樣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因為有時判定前提的真假要花很大的工夫。

如何評價論證

錯誤的推論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前提跟結論不相干,完全不能支持結論;另一種是前提跟結論有相干性,但不足以支持結論。很多錯誤的推論都可歸入“謬誤”,謬誤即是不正確的思考方式,例如之前提到的歧義就容易引致錯誤的推論,那是混淆了字詞的不同意思。例如:“烹飪是一種藝術,藝術是藝術史家研究的對象;因此,烹飪是藝術史家研究的對象。”這個推論看似合理,但明顯是錯誤的,這是因為“藝術”有兩個不同的意思,第一個前提的“藝術”是指一種需要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技巧,第二個前提的“藝術”則是指藝術品,以為它們是同一個意思會導致錯誤的推論。

思方學的重要

人類作為萬物之靈,其中一個獨特之處就是我們懂得思考,正如法國哲學家巴斯卡(Blaise Pascal)說:“思考使人出類拔萃。”人類雖然如蘆葦般脆弱,卻是會思考的蘆葦。但思考要清晰,推論要正確,還是有法可循,需要學習,這門學問叫做“思考方法”,簡稱“思方學”。思方學就是研究正確思考方法的學問,主要是批判思考,也包括創意思考。批判思考即是清晰和理性的思考,對於學習任何學科,甚至解決任何問題都有基本重要性。批判思考也是科學和民主的基礎,對現代社會來說,理應是教育的主要目標。科學重視理性和經驗,而在民主自由的社會,大家難免有不同的意見,要別人接受自己的主張,就需要用說理的方式。當然,有時我們需要運用創意思考,提出新的意念來解決問題,但也需要批判思考來評價和改善意念。

思方學架構

思方學是由李天命先生所確立,有五個環節。批判思考比創意思考更加基本,因為批判思考涉及是非真假的判定,對生存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不懂創新,毫無創意,生活不過是貧乏一些。在批判思考的四個方法之中,以語理分析為先行條件,因為若我們未先弄清楚言論或問題的意思,又怎能運用其他方法作進一步的處理呢?

記得筆者讀中學的時候,教育當局流行講批判思考,但對於何謂“批評思考”卻焉語不詳;現在由於經濟轉型,政府又強調創意思考,可惜的是,連特首也分不清甚麼是“創新”、甚麼是“創意”,竟然將創新局限於科技,說設計只有創意,沒有創新,坊間更胡亂鼓吹如“聽音樂學創意”之類的方法,輕視知識的學習。雖然對於甚麼是“批判思考”和“創意思考”有着不同的定義,但“思考方法”有其普遍的意義,無論那些理論怎樣界定批判思考,只要犯了語害和謬誤,也必遭批判。

思考三式

李天命先生所講的“思考三式”是用來概括思方學的要點,思考三式是三個問式,善於運用這三個問式,將大大提高我們思考的能力。

批判思考中最具實用性的就是“語害批判”和“謬誤批判”,語害是指有害確當思考的言辭,而謬誤則是錯誤的思考方式;後者是錯誤,前者不一定是錯誤。“意義曖昧”這種語害的問題是語意不明,意思尚未清楚,無所謂錯誤或不錯誤。例如醫生說:“你身體有某些毛病。”醫生的職責是診斷病人有甚麼具體的毛病,這種含混的說法就是意義曖昧。至於“言辭空廢”這種語害,其問題在於所說之話雖為真,卻是多餘的,例如,某社會研究調查說:“阿媽是女人。”這句話必然為真,但卻欠缺經驗內容。又例如“自私”這個例子,有些人甚至將它扭曲為“捨己為人也是自私的,因為他們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要幫人的慾望”,那就是將“所有人是自私”這句話變成了“空廢命題”,必然為真,卻是廢話。

不過,“語害”和“謬誤”不一定互相排斥,例如前面所講的歧義謬誤,是混淆了字詞的不同意思而導致錯誤的推論,所以亦可以解釋為“概念混淆”的語害。既然謬誤是“錯誤的思考方式”,識別謬誤自然就可以改正錯誤的思維,提升思考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誤解了謬誤的意思,將知識上的常見錯誤當成是謬誤,例如所謂“愛滋病的十大的謬誤”,不過是一般人對愛滋病的誤解。但很明顯,知識上的錯誤並非思維上的錯誤。

謬誤有很多種類,在這裏當然沒法一一說明,我只能提出謬誤的分類架構,及簡介幾個常見的謬誤。在眾多謬誤的分類架構中,我認為以李天命先生的“四不架構”最為實用,李先生將謬誤分為四大類:1.不一致;2.不相干;3.不充分;4.不當預設,其中第二和第三類大多是錯誤的推論,不相干是指前提對結論毫無支持,不充分是指前提不能充分支持結論。這四類謬誤的嚴重性依次遞減,判定時可順序檢查,甚為簡單易用。

四不架構

我認為,最“本能”的謬誤應是“訴諸人身”,看看小孩子爭論就會發現,最終都會牽涉對方的人身因素。一般來說,說話成立與否跟說話者的人身因素是不相干的。訴諸人身多是攻擊對方的人身因素,如種族、階級、出身、性別、人品和動機等,當作攻擊其言論的根據,例如:“他是同性戀者,所以他的話根本不需要理會。”所以又稱為“人身攻擊的謬誤”。但要注意的是,“人身攻擊”不同於“人身攻擊的謬誤”,不少人會將兩者混淆,至於人身攻擊是否妥當,就不在此討論。

另一種常見的謬誤是“離題”,赤裸裸的離題很容易被人發現,所以離題也要講求技巧,常見的手法是利用訴諸人身來離題,例如被人批評時,就說對方心懷不軌,將視線轉移到對方是否有此動機,避開了有關的批評。還有一種常見的手法,那是擴大對方的論點而加以攻擊,例如,記者問:“政府為甚麼不能解決市民的住屋問題?”政府官員回答:“世事並不完美,政府不能夠幫助每一位市民置業。”要留意這句開場白“世事並不完美”,接下來往往就是離題。

為迴避問題,很多政府官員都“善於”離題。而政府官員的另一種常犯謬誤則是“預設結論”,結論是有待證明,預設其為真明顯是不妥當的,所以歸類為不當預設的謬誤。例如有人問政府官員:“為甚麼失業率這麼高?”官員則回答:“因為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前提不過是換了些字眼,所表達的意思其實跟結論一樣,這樣答了等於沒答,可視之為“廢答”。

坊間很多講思考方法的書,其實都不是真正意義下的“思考方法”,例如說批判思考要有懷疑精神,懷疑是一種態度,並不是思考方法。又例如,已故著名填詞人黃霑先生在其“創意與創造力”的講座中,就混淆了帶來創意的“方法”和“思考上的方法”。比如說輕鬆有助於創意的出現,但這是態度,並不是思考方法;至於brain storming和mind map等方法也非“思考方法”,而是做事的程序。產生創意的“思考方法”只有兩種,一種是“組合法”,另一種是“轉換法”。

重反省與發展的積極思考

另外,有一種叫做“積極思考”,它講的方法亦不是真正意義下的思考方法,而是心態,又或者可稱它為“思考方向”,簡單來說,就是凡事往好的方面想,並據此採取行動。但別看輕積極思考,學習思考方法只能令思考清晰,懂得批判思考和創造思考的原理;但對達致成功和幸福來說,反而跟積極思考有直接的關係。批判思考關乎於腦,講求思考能力;積極思考則繫於心,涉及的是樂觀、勇氣、寬宏等心態。

積極思考的創始者是二十世紀初美國人諾曼A文生(Noman Vincent),其後各家都有不盡相同的說法,當然,我們無法在這裏詳細討論這些不同派別的內容,只能講一講我認為重要的地方。跟積極思考相反的就是消極思考,例如凡事擔憂、恐懼、悲觀,總往差的方面想,害怕失敗而不作嘗試。積極思考不是一味的樂觀,不處理困難、失敗和挫折。其實我們需要先克服消極思考對我們的影響,這些消極思考的種子,早在我們小時候就經由父母、朋友,甚至師長的說話,埋於我們的心裏,甚至深入潛意識層面,它是如此的根深柢固。例如有人常會擔憂未來,但其實大部分我們所擔憂的事都不會發生。很多擔憂和恐懼是源於對真相不了解,例如以為跟愛滋病患者握手會傳染,所以認知真相對消除擔憂和恐懼有幫助,而尋找事物的真相則跟批判思考有關。

又例如,有人以為會考失敗就是人生的末日,也是缺乏對自己和周遭情況的客觀了解。要注意的是,一些表面上看似積極進取的行為,背後其實也隱藏着消極的思想。舉個例,怪獸家長認為只要讀到名牌幼稚園,才能入讀名牌小學;讀到名牌小學,才能入讀名牌中學;讀到名牌中學,才能入讀名牌大學;讀到名牌大學,畢業後才能找到高薪厚職,一世無憂。這固然是犯了“滑落斜坡”的謬誤,但亦穩藏着消極思想,就是入不到名牌幼稚園,人生就會玩完。

勇氣很重要,勇氣能消除很多跟膽怯和懦弱有關的恐懼。勇氣也是我們面對失敗和挫折的力量,不怨天尤人,從逆境和挫折中學習,以失敗的經驗為踏腳石,繼續嘗試。愛迪生經歷了多次實驗失敗才發明了電燈泡,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除了勇氣之外,樂觀的性格也是其致勝的原因,愛迪生將失敗視為“發現”,那就是發現了很多不成功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有醫學證據顯示,消極的想法如憂慮和恐懼會影響健康;相反,積極的想法會令人心情愉快,增強人體的免疫系統。

積極思考的極致就是凡事皆為學習的對象,碰到良師益友自然是好事,即使遇到討厭的人,也可以作為反面教材來學習。為人積極、樂觀,就會盡量想辦法來解決問題,即使碰到對立的價值,也會嘗試發掘第三種可能性,這又跟創意思考有關。從失敗中學習,反省自己的不足,這可稱為“反省思考”;謀求創新發展,尋找更多的可能性,這可稱為“發展思考”,積極思考正包含“反省”和“發展”兩方面。

積極思考vs思考方法

積極思考包含“反省”和“發展”兩方面,批判思考有助反省,而創意思考則有利發展。

積極思考能幫助我們成功,但如何定立人生目標則需要另一種思考,那就是對人生作通盤的思考,根據自己的興趣、性格、能力來判定自己的人生目標。思考的奇妙之處在於我們會成為自己所思考的存在,當然,我不是說我們想成為甚麼就立刻會實現,實現是需要時間的。也許可以借用存在主義來加以說明,存在主義的口號是“存在先於本質”,我們先存在,然後通過選擇,創造價值,成為具獨特性的自己,我們需要的就是思考自己成為甚麼的存在,創造自己的本質。人生思考實在太重要,會在〈人生〉這篇再作討論。

學會了批判思考,我們就能思考得清晰、嚴謹和合理,在這個基礎上,對人生作整體的思考,定下自己的目標,然後運用積極思考來完成。

著名雕塑家羅丹(Auguste Rodin)有一件作品叫《沉思者》(The Thinker),很多哲學書都喜歡用它做封面,漸漸它就代表了哲學家的形象。然而,亦有人用這個形象來嘲笑哲學家,說哲學家永遠只想不做。然而,思考確實需要時間,香港人的通病就是要“快”,但對思考來說,質素才是首要的。

《沉思者》(1902)

作者:羅丹

原作物料:銅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