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三 玩物尋縱
家中六兄弟姊妹,筆者居長,早過了玩玩具的年齡,但仍然見弟妹以玩具玩耍,發覺無論多吸引的玩具,過了五天大都給拋棄一旁,不再感興趣了。這時,筆者會把玩具執拾起來,放到紙箱保存,慢慢就成了習慣。
六十年代中期(文革前),偶然在中環大華國貨公司看到櫃枱內的民間泥人、臉譜,覺得很吸引,儲了錢準備去選購時,售貨員叔叔好心告誡,那些不是玩具,很易摔碎,建議改買布貼的西遊記人物,於是選了個孫悟空及唐僧,泥人只買了一個小孩童不倒翁。不料隔了兩、三年文革來臨,此類貨品全部下架了。一次在《明報月刊》上看到彩頁介紹裘盛戎臉譜,十分着迷,想到國貨公司購買,走遍港九不獲,結果在尖沙咀中藝找到,大概是賣給外國遊客不怕「荼毒」他們吧。結果幾年間搜集了百餘款,直至民革後恢復傳統京劇才終止,算是筆者刻意收藏物品之始。
八十年代中期,國貨公司的玩具部仍然陳列着滿架的鐵皮玩具︰雙人電單車、小熊影相、採訪車、機關槍、小妹打琴,售價由十餘元到三、四十元,充滿懷舊情調。偶爾買回家作擺設,朋友看見都會驚呼︰「怎麼現在還找得到?」1986年後,這些鐵皮都失蹤了,原來是本港推出「兒童玩具安全法」,這些鐵皮品都需包上膠邊才可作為兒童玩具,否則盒上都得註明“Collector's Item”,一些國貨公司的玩具部只好換上台灣生產的玩具應變。與此同時,友人盧子英卻在旺角的懷舊商店Time Machine中寄售這些倉底貨。原來他是到玩具批發商找日本模型,發覺很多存倉鐵皮十分可惜,於是買回來出售,當然價錢已調整到百餘元一件。其時市面仍有不少舊玩具店,這觸發起筆者跑回兒時在西營盤的玩具檔,居然仍能買到已不流行的竹製逼迫筒。於是便與老同事掌故專家魯金談起,希望找回這些沒人留意的小玩意,做個記錄。魯金叔大為鼓勵,並說︰「沒人做而你做就是專家了,遇到有人挑戰說你錯了,這些人就是你的老師」。自此便刻意尋回一切成長時記憶所及的小玩意……
八十年代後期,香港經濟增長蓬勃,面對九七問題,香港人對過往生活方式都十分懷緬,很多人四處尋找有代表性的生活物品,加上很多舊樓拆卸,大量生活舊物流落到摩羅街,掀起了一股收藏懷舊物熱潮。這類東西都沒有存貨,見到馬上要買,否則下次不知何時再遇上,因此在供求關係下,價錢迅速飆升。一個滙豐銀行紅屋仔錢罌竟由百元升到二、三千元,但還是供不應求。這段時期,湧現了一班收藏玩具的發燒友,彼此懷着不同目的收藏玩具,有時交流心得以至交換藏品,增加了尋獲目標的機會。其時並未有互聯網,舊物亦沒有底價,一切只能以先見先得、價高者得來衡量。幸而當年舊樓尚多,供應仍能維持,經過二十多年,收藏者手中已基本保存了一定藏量,不像今天只能「塘水滾塘魚」,或到日本網上找尋一些舊玩品,始能經營懷舊玩具店。
八十年代到九七年間,可說是尋找香港舊玩具的黃金期,找尋方法大概不出以下途徑︰第一,尋訪各家舊玩具店,尤以位處偏遠角落的店舖存貨更多,這些玩具店至今大部分已結業。第二,尋訪幾個舊玩具批發商,它們有些已經營玩具超過半世紀,存貨豐富,老闆們對過往的經典都能如數家珍,能否買到倉底貨就看你跟老闆的關係了。第三,天光墟市場——香港各區都有這類生活舊物市場,因為是垃圾循環再用,售價便宜,而且是出自附近家庭,保證是充滿生活氣息的物品。當年香港玩意來自世界各地,因此常會撿到世界名牌貨品,不像今天清一色是Made in China貨色。第四,懷舊物店是最簡易的途徑,而且容易找到精品,但荷包最易受「宰割」。第五,舊樓舊區拆卸地盤,則最容易尋到不具經濟價值的舊玩意,如被遺棄的紅白波、舊波子等。筆者一次在調景嶺的一家棄置士多牆上,找到幾隻掛着的硬塑膠龍船,這些玩意甚難保存也很不好找。在臉書或網上找尋,本是很方便的方法,但在網上徵求稀罕物品往往失望而回。此外,亦可考慮到鄰近地區如澳門或東南亞去找。在一段時期澳門曾經是較易找到香港舊物的地區,但經過十多二十年後,在澳門亦不易見到了。
收集舊玩具,除了找尋玩具本身,找尋玩具背後的故事及常識也是很重要的,要找尋製造工廠的資料及玩具店售賣玩具的圖片亦不容易。這大概是近十多年來有關香港玩具的書籍寥寥可數的原因。
筆者收集的玩具,曾於2002年暑假期間在香港藝術中心舉辦過展覽,名為「玩具樂園」,當時劃分了數個展覽區但未有詳細說明。這次適逢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辦玩具展,筆者出讓了數百件藏品權作補充,也藉此機會把歷年心得整理出版此書,作為梳理本港兒童流行玩具的一個開端。此書內所載的玩具,以在香港曾經流行過的為主,尤以八十年代以前,因為資訊不發達,平價玩具最容易被忽略以至遺失,而這些小玩意最能反映香港當年大部分市民的消費實況及興趣口味。另外,當年上層的經典玩具,國外都有相關整理及保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專題的書籍來研究。
筆者收集的玩具數量龎大,所花的金錢及佔用的儲存空間不是一般愛好者輕易應付,這實有賴政府及有心人不斷豐富及補充才能成事。寫作此書之時,筆者遇上一場重病,於是找了同是收集玩具的有心人莊慶輝先生聯手寫書,並得到熱心文化研究的舊同事謝妙思夫婦幫忙整理資料及編輯排版。特別是陳家維先生愛妻情切,多月來進貨倉整理數百箱玩具,充當義工,勞苦功高;何慶基先生多年來在金錢上資助及鼓勵,並答允寫序,筆者感激不盡。推動本地產品研究不遺餘力的Matthew Turner(田邁修博士)同是玩具展顧問,他答應為本書賜序,筆者感到榮幸,在此致以感謝。小思老師答允給本書賜序,雖然時間上來不及在初版上刊登,還是十分感恩。勞廸生先生知悉此書出版,義務提供珍藏的兒童照片,萬分感激。此書倉促於三個月內完成,如有不善之處,還望讀者不吝指正。
楊維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