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禅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6章 學而時習之

《論語》開首一段由三句話組成:“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按照傳統解釋,很簡單。學習以後常常複習,很快樂;有朋友從遠方來了,大家一起相聚談論,很高興;儘管人家不理解,你並沒有怨言怒色,這就是君子。這樣解釋單獨每一句都可以。但這是完整的一段,有內在邏輯關係,按上述解釋,上下文就說不通。“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是說學習以後複習很高興,但接着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就有矛盾了,朋友來了打攪了你複習,怎麽會高興呢?若說朋友來了可一起玩耍,不用複習了,很高興,但前一句不是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嗎?再緊接着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你,你也不發火,那才是君子,這又和前二句有什麽關聯呢?

其實,其中的關鍵還是對“學而時習之”中“習”的理解。“習”可理解為複習,但在這裏更應理解為是思考及思考後的實踐,並進而成為一種固有的思維和行為,那也叫“習慣”。

《三字經》中所謂“性相近,習相遠”的“習”,也就是指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習”對於人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不能死讀書、讀死書,而是要帶着問題學,帶着分析學,學習以後常常思索,提高自己的悟性,並把這一所得用於實踐,那實在是一件高興的事。有了好的體會和實踐,必須和朋友們分享,這時朋友們從遠道而來,大家一起切磋、交流,那又是一件多麽快樂的事啊!但其中也有個別的朋友不理解,提出不同意見,但你並沒有因此而給別人臉色看,那才是君子的風度。第一句講的是人要有知識,第二句講的是人要有智慧,第三句講的是人要有修養。

這樣理解,似乎從邏輯上就說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