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马拉松的足踪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一起走過的日子

近年馬拉松運動不論在香港及世界各地都蔚然成風,每個城市都爭相舉辦有其特色的馬拉松,吸引本地及外地跑手參賽,為其城市推廣形象。單以城中香港國際馬拉松為例,七萬多個跑手名額,瞬間已經滿額。你是否也是其中一位參與者呢?跑馬拉松為甚麼能吸引這麼多人呢?跑步和很多運動不同,首先裝備簡單又不受場地規限,既可個人獨跑,亦可與眾同樂;強身健體之餘,更可挑戰自己。

香港從有紀錄的長跑賽事(1910年)直到現在,已經是超過一世紀的事情了,《香港馬拉松的足蹤》一書以香港道路長跑為緯,紀錄了戰前的長跑運動在香港萌芽,一直發展至今天全城參與,成為以長跑健身的活力城市。道路長跑的路線,亦見證了香港市鎮的發展,長跑的發展和香港社會的發展可謂連成一線。本書主要分成四個部分,〈長跑運動話當年〉紀錄了從開埠初期西方體育概念如何傳入香港。馬拉松賽跑一向被譽為極富挑戰性的運動,它不但將運動員的體能發揮至極點,更是人類決心和毅力的最高考驗。正因如此,香港戰前的很多道路長跑都冠以“馬拉松跑”之名。好像由香港業餘田徑總會舉辦的1910年長跑,原本是叫“Broke挑戰盃跑”,但為了更吸引參加者,便稱作“馬拉松跑”,但當時所跑的距離不過七英里左右而已。接着由香港聖彼得教會及九龍聖安德烈堂舉辦的每年道路長跑賽事都分別以“香港馬拉松跑”及“九龍馬拉松跑”命名。戰前的長跑運動多是外國人參與,而教會團體是主要的主辦者。戰後的長跑運動,民間的體育組織及香港業餘田徑總會成為舉辦賽事的兩大支柱。戰後初期到六十年代,主要的長跑賽事還可以在當時交通尚不算太繁忙的彌敦道上暢跑。

要在香港舉辦一個全程馬拉松,賽道的安排自然是重要的考慮因素,香港真正的42.195公里馬拉松跑要到1969年才正式首次舉行,得已成事,可說是得着天時地利及人和。天時者,香港政府在1969年舉辦了首屆香港節,各地區都舉辦不同形式的體育文娛活動以慶祝香港節;地利者,元朗區在六十年代是一個剛起步的衛星城市,賽道安排比較容易得到社區及政府相關部門支持,而元朗大球場亦在1969年建成,剛好可以用來作為起點及終點的集散處;人和是這場馬拉松賽事得到社會賢達慷慨捐輸,能夠邀請出色的國際跑手來港參賽,將全港第一屆馬拉松成為名正言順的國際馬拉松賽事。

七十年代長跑競賽可說是百花齊放,民間體育組織逐漸淡出主辦長跑賽事,七十至八十年代的長跑及馬拉松賽事多由田總屬會組織,並由香港業餘田徑總會承認。其中馬拉松賽事就是由香港長跑會在1977年起開始舉辦至1991年,從開始在石崗軍營到沙田新市鎮及東區走廊,見證了新市鎮及高速公路的發展。

港深馬拉松是香港主權回歸前別具意義的馬拉松賽事,回歸前港英政府的玫瑰園計劃為田徑總會提供了兩個獨一無二的馬拉松賽事:青馬大橋馬拉松(1997)及香港新機場馬拉松(1998)。

跑過三隧三橋的香港渣打國際馬拉松經歷了20年,2016年跑手終於可以重溫戰前九龍聖安德烈教堂舉辦的長跑及戰後中國健身會舉辦的元旦國際長跑中,彌敦道的主要路段。

如果說香港田徑運動員曾創立長跑的世界紀錄,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是癡人說夢,但實情是真的。在五、六十年代來港的英軍中,曾經有一名從英國來的海軍Robert Henry Pape,他還未來香港之前在英國已經享負盛名,是一名出色的長跑好手,亦曾代表英國皇家海軍比賽。1956年1月5日南華會加路連山道田徑場有一長30英里的賽事,他以2小時54分45秒的世界最佳時間完成。本書的第二部分〈競賽,跑向世界〉,紀錄了五、六十年代華洋共處,互相砥礪的年代,到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香港終於有馬拉松選手參加奧運馬拉松賽事,以至現今香港長跑運動員在廣闊的國際比賽領域中爭持。

長跑普及化的必然現象是跑手的光譜寬了,精英跑手談的是名次、成績,羣眾跑手所追求的可大不相同。本書的第三、第四部分,分別述及全民長跑熱及馬拉松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六十至七十年代的獅子山下,同舟共濟,在跑道上在人生上為理想一起去追求不同地方上的目的,在跑道上是公平的,在人生事業上是公平的,是沒有所謂贏在起跑線的,有的是天道酬勤,功不唐捐。社會沒有現今發達,筆者(楊世模)當年曾蒙施文體育基金支持長跑裝備,今天的社會比上世紀的確是富裕了很多,但社會上還有很多為口奔馳的家庭,家中可能有天分很高的長跑運動員,但可能因種種原因在訓練上裝備上都不能和一般的運動員相比。本書所得的作者版稅會悉數捐給香港業餘田徑總會,成立長跑運動員訓練基金,以期在訓練或裝備上,幫助有需要的學生長跑運動員。

本書能順利出版,實有賴香港業餘田徑總會主席關祺先生及執委會同人的支持,尤其是總會公關及市場推廣經理黃卓敏小姐的資料蒐集及校正,商務印書館編輯蔡柷音小姐的筆潤。另蒙南華體育會、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華僑日報》、《南華日報》、香港歷史博物館、政府新聞處、政府檔案處、香港公共圖書館等機構及陳鴻文先生親身口述歷史,並慷慨借出書中珍貴的歷史照片,豐富了全書的內容,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