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弃说古代生活小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古代科举简史:从考场到官场

每逢六月七八日,又到一年高考时。中国人把高考形容为“跃龙门”,在大学生“包分配”的年代,尤其对农家子弟来说,这个比喻可说恰如其分。在古代,其实也是有“高考”的,而且古代“高考”比现在规格高得多,最后一关,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名曰殿试,第一名,名曰“状元”。现在的高考状元,哪有古代状元“含金量”高?说起古代“高考”,得从孔子说起。

孔子是古代“高考”的“理论鼻祖”

有人说,古代“高考”跟孔子有什么关系?孔子可以说是古代“高考”的“理论鼻祖”。大家都知道孔子的学生们将老师孔子的言论结成集子,名曰《论语》,其中有孔子弟子子夏的一句话,叫作“学而优则仕”,后人理解为学习好了就要去当官,“学好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学习到什么水平,总得有个考核的标准,最公平的方法就是考试,后来的“高考”就是根据孔子这一理论产生的。

在孔子以前,是没有“高考”的,官吏的产生,是通过“世卿、世禄”制度。而且,这个世卿、世禄是可以继承的。上一辈为公卿,下一辈仍是,父死子继。那个时候血统很重要,生在贵族之家,注定成为贵族;生在奴隶平民之家,基本上永远不得翻身。

到了战国以后,这种落后的官吏选用制度逐渐被各国废除,秦汉时候,世卿世禄制度被先进的察举制、皇帝征召制、公府与州郡辟除制、大臣举荐制等取代,尤其是察举制,由下向上推荐人才的制度,盛行一时,为国家选拔了不少品德优良、才华横溢的人才。后汉三国时期,察举制被更为先进的九品中正制取代,这种制度流行了二三百年,弊端明显,被隋朝的隋文帝废除,规定采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吏,就是后来科举制度的前身。

科举制度是一项伟大的发明,由于科举制度的实行,古代“高考”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而科举制度的理论基础,就来自于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智慧。皇帝打算通过考试,网罗全国人才为之所用。从这个意义来说,孔子是古代高考的“理论鼻祖”。

隋文帝父子,中国高考的“实践鼻祖”

隋朝的隋文帝、隋炀帝父子,是古代“科举制度”的始创者,他们完成了孔子“学而优则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隋文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代周建隋灭陈,在中国动乱三四百年后再次完成大一统,在位二十四年励精图治,“开皇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盛世之一,四方夷狄宾服,尊称他为“圣人可汗”。

隋文帝在教育上的伟大贡献,是他规定采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吏。打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局面。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设立不同科目进行考试,并命令各州每年向朝廷推荐贡士三人,此举让下层寒士看到了通过考试改换门庭的希望。

隋文帝死后,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杨广在历史上被称为“暴君”,桀纣一样的人物,但隋炀帝虽然残暴,却也在许多方面很有作为,他开通的京杭大运河,和万里长城一样是千秋伟业,现在人们还在受益。他三征高句丽,目的是开疆拓土,解除国家安全威胁,这并没有错,只不过隋炀帝好大喜功,横征暴敛,不恤百姓,最终全都失败了。隋炀帝在教育上的重大贡献,是他在父亲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初创科举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十科举人,试策取士。隋炀帝本身就是一个诗人,并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笨蛋。

隋炀帝虽然是隋朝的亡国之君,但隋文帝、隋炀帝父子开创的科举制度,却被唐朝及以后的所有封建王朝所继承,堪称古代“高考”的鼻祖。

武则天与陈靖,推动古代“高考”“封卷制度”

在古代“高考”的历史上,不能不提起武则天与陈靖这两个人物。科举的推广,激发了寒门学子们的考试热情,但什么时代都有试图投机取巧者,一些有钱有势的贵族家庭,为了取得好成绩,通过试卷舞弊、买通考官作弊等现象时有发生,这样朝廷费很大力气,却招来一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武则天在位时,为了防止学子们的作弊现象与考官的舞弊现象,发明了“糊名法”,传旨命令考试时把试卷卷首的考生名字糊起来,解决了考生与考官通过辨认学生名字作弊的问题。武则天是现代高考封卷制度的鼻祖。但武则天的糊名法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直到宋代之时,大臣陈靖向宋太宗提出糊名建议,宋太宗纳谏,才正式使糊名考试成为制度流传。

宋太祖时期,赵匡胤亲自主持殿试,只要卷子合格,谁先交卷就钦定谁为状元。这个习惯造成学子们只重速度不重文章质量的现象,这样选出的状元,往往不见得是真的人才,只是才思敏捷而已。

陈靖是福建莆田人,他上书宋太宗,建议在科举考试中实行武则天时期的“糊名考试”,得到了宋太宗的批准。糊名考试虽好,但在当时也遭到不少名臣的反对,比如那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就反对,反对的理由是恐怕糊上了名字,录取了文章虽好,但品行低下的人。但这个担忧的理由并没有被哪个皇帝采纳。因为古代“高考”考的是文化,不是品德。后来为了防止考官依靠辨认笔迹作弊,又发明了“誊录法”。把考生的试卷重新再写一遍再加评判,这个办法就更公平了。

古代“高考”“加分”,催生书法家的诞生

现代高考,有许多加分现象,比如学科竞赛获奖者加分,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烈士子女加分,边远地区照顾加分,少数民族生加分,归侨子女加分等。古代也有加分现象,同样水平的文章,字写得好的“加分”,被优先录取。

古代没有钢笔,都是用毛笔书写,加上“高考加分”政策,刺激了考生练字的积极性。一份字迹工整的试卷,确实会给考官第一个好印象,这就好比相亲,颜值很重要。试卷的字体工整程度,就相当于一个人的颜值。我们看到,从隋唐发明科举制这种古代“高考”形式,直到清末废除科举,涌现出七百多名文武状元,近十一万进士,数百万举人,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书法大家。

这些书法家不是专为练书法而练书法,而是参加“高考”自然产生的。宋代的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就都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佼佼者。科举考试不仅选拔出范仲淹、苏轼、文天祥这样的名臣,也选拔出了蔡京与秦桧这样的大奸臣。当初范仲淹反对“糊名法”,就是因为考虑糊名法会录取像秦桧这样才华出众但品德低下的人。“方向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秦桧为这句名言做了注脚。

八股文为古代“高考”敲响丧钟

本来因为科举考试的发明,为朝廷选拔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使孔夫子“学而优则仕”思想得到极好的贯彻执行。但科举考试发展到明清时期,却因为八股文的出现使古代“高考”走入末路。八股文过度强调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字数多少、平仄对仗等规定,不允许学子自由发挥,禁锢了思想。最后的结果,录取一些只会纸上谈兵摇头晃脑的腐儒,同时也扭转了学子们的学习方向,使得科举考试不但不使社会进步,反而成了历史的退步。中国之所以没有与时俱进与世界同步发展,八股取士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清朝的思想大家顾炎武对八股取士的古代“高考”深恶痛绝,认为“八股之害等同焚书,败坏人才甚于咸阳之郊”,把八股取士的古代“高考”比类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清代康熙大帝也发现了八股取士的弊端,一度取消八股取士,但苦于没有更好的方法选拔人才,又在大臣的建议下恢复之。

历史的洪流到了光绪年间后,古代科举考试走到尽头。1904年,最后一届科举考试,河北肃宁的刘春霖被慈禧太后钦定为状元。民国之后,大学开始在中国普及,新的人才选拔制度开始在中国生根……

武则天开创了武举考试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同时也是第一位开创武举考试的人。从武则天开科取士,到清末最后一位武状元诞生,共产生了293位武状元。武则天姓武,开创了武举考试,莫不是天意造化。习武的人应该记住这个日子,公元702年,习武之人可以公开进入国家的殿堂参加考试,武举考试由兵部主持,考试科目包括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翘关、负重等,以上过关,还有其他一些筛选办法,取“躯干雄伟、应对详明、有统兵才干及可为将者”,如果是文人参加武举考试,则取“身高六尺以上、年在四十以下、强勇可以统人者”。所以要想取得武状元,武艺高强是一方面,长得帅、头脑清楚、口齿伶俐、年轻、有统兵才干也是重要的一方面。

两度拜相、军功第一的武状元——郭子仪

历史上最牛的武状元,当属唐朝的郭子仪。唐朝因“安史之乱”,差点亡了国。也正为如此,乱世出英雄,造就出了郭子仪、李光弼等盖世英雄。郭子仪对于唐朝有再造之功,最后做到了太尉、中书令、代国公、汾阳郡王等高官,他是武状元中唯一两度拜相的人。郭子仪不但平定“安史之乱”有大功于唐,而且两退吐蕃、两复长安、说服回纥、威服叛将,唐代宗曾说过,“郭令公要是想当皇帝的话,天下就不是我们家的了”。

郭子仪还是少有的得以善终的武将,史书评价他“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在唐朝廷有崇高的威望,闻他之名,少数民族部落往往不战而退。郭子仪能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单纯靠着武功高强、军事强大,而是以德服人。我们熟知的《打金枝》就是演绎他的儿子郭暖与升平公主的家庭趣事。夫妻二人口角,郭暖竟然失口说出“你仗着父亲是皇帝吗?我父亲不稀罕当皇帝”这样的混账话,在那个时代是诛九族之罪,但唐代宗对前来告罪的郭子仪说:不痴不聋,不做阿家阿翁,子女夫妻间的事,不用理他。郭子仪并未因为皇帝的宽恕而罢休,还是杖打了郭暖几十棍才拉倒。

武状元们都做什么工作?末代状元挺扎心

历史上有近三百位武状元,按理说他们都是杰出的人才,但考中状元后,其人生经历往往令人唏嘘。郑冠,唐朝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文武双科状元,可谓文武全才式的人物,只做了个户部郎中,既无德行、功勋传世,也无一言半语示人,只知其书法不错,但也并非大家;朱虎臣,南宋孝宗时代人,九岁就当了武状元,射十箭有九箭射中目标,并精通《孙子兵法》《诸葛八阵图》等兵书战策,可谓神童,但这个神童只当了个承信郎,武臣官阶五十三阶,第五十二阶为承信郎,可见并未受到重用,这位史上最年轻的武状元,再无先进事迹传世。

值得一提的是西夏的李遵顼,他是西夏皇室,却参加了武举考试,并获得了状元。史称李遵顼“端重明粹,少力学,长博通群书,工隶篆”,有两下子,这位西夏的武状元,后来当了皇帝,就是西夏国第八位皇帝神宗皇帝。李遵顼虽然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状元皇帝,却并不是一个能治理好国家的好皇帝,在他治理下的西夏附蒙攻金,民不聊生,到他孙子这一辈就亡了国。

元朝不设武举。明朝时重设武举,声名最大的武状元当属许泰,整个大明近三百年,有资料可查的武状元共有52名,许泰是考取武状元后最受重用、官职最高的一个,他被明孝宗朱佑樘收为义子,赐姓朱,官封左都督、安边伯,正一品大员。许泰也曾在平定农民起义中立下战功,但他为人心胸狭窄,嫉妒、排挤王阳明,夺取王阳明战功,最终被弹劾当死,虽未被处斩,但死在发配戍所,未得善终。

乾隆朝还有一位武状元,是近三百位武状元中的佼佼者,他名叫马全,第一次参加武举考试,中了探花,后改名又一次参加武举,中了状元,成为史上科举考试中的奇葩。乾隆帝并没有定他假名之罪,先是重用他为“头等侍卫”,后又提拔他为江西南昌镇总兵、江苏苏松镇总兵、江南提督、甘肃提督、四川提督等职,后在参加平叛中马革裹尸,英勇牺牲。马全因此成为武状元中与郭子仪一样受到重用且立有重大军功的人。

值得一提的清朝皇帝光绪帝,是位非常想有所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时开设武举,产生了宋鸿图、佟在棠、黄培松、杨廷弼、宋占魁、李梦说、张宪周、卞赓、张鸿翥、武国栋、张三甲等十数位武状元,可谓“武星璀璨”,可惜这些武状元并未为他所重用,末代武状元张三甲考取状元当年回家省亲,未来得及报效国家,就因病而亡,令人不胜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