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
《新语》,西汉陆贾撰。陆贾,楚人,从汉高祖刘邦定天下,有辩才。曾奉命出使,说服南越王尉佗归汉,被封为太中大夫。诸吕擅权,欲危刘氏,他游说陈平与周勃修好。汉文帝即位后,召为太中大夫,再次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尉佗去帝号称臣。著作除《新语》外,还有《楚汉春秋》(已佚)。其生平事迹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及《汉书·陆贾传》。
《新语》十二篇,是陆贾奉刘邦之命撰写的,史载陆贾“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号其书曰《新语》”。书中大旨,大抵推崇王道,贬黜霸道,而归本于修身用人,大体以孔子思想为宗,多援引《春秋》《论语》之文。
本书选文据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新语校注》。
道基
仁无隐而不著,无幽而不彰者。
【译文】
仁德的行为没有隐蔽而不显著的,没有幽暗而不昭彰的。
夫谋事不并仁义者后必败,殖不固本而立高基者后必崩。
【译文】
谋划事情如果不依靠仁义之道,后来一定会失败;种树不巩固根本而筑高基座,后来一定会倒塌。
德盛者威广,力盛者骄众。
【译文】
德行崇高的人威望也很高,力量强大的人大多傲慢。
虐行则怨积,德布则功兴,百姓以德附,骨肉以仁亲,夫妇以义合,朋友以义信。
【译文】
施行暴虐就会积攒怨气,广布恩德就能建立功业,百姓因为恩德而归附,骨肉因为仁爱而相亲,夫妻因为道义而和睦,朋友因为道义而互信。
美女以贞显其行,烈士以义彰其名。
【译文】
美女用贞洁来使其德行彰显,志士用道义来使其名声昭彰。
仁者道之纪,义者圣之学。学之者明,失之者昏,背之者亡。
【译文】
仁是道的纲要,义是圣人的学术。学习仁义的人就明智,丧失仁义的人就糊涂,背离仁义的人会灭亡。
君子以义相褒,小人以利相欺,愚者以力相乱,贤者以义相治。
【译文】
君子因为道义而互相褒扬,小人因为利益而互相欺骗,愚蠢的人靠武力互相争斗,贤明的人凭道义共同管理。
术事
善言古者合之于今,能述远者考之于近。
【译文】
善于谈论古代的人总是与当今时代相结合,能够描述远方的人总是从近处来考察。
五谷养性①,而弃之于地,珠玉无用,而宝之于身。
①性:生命。
【译文】
五谷能够养生,却被抛弃在地上,珠玉没有什么用,却被当成宝贝放在身上。
道近不必出于久远,取其致要而有成。
【译文】
近世的道术也可以,不一定要传自远古,只要它能把握要领而引领成功。
立事者不离道德,调弦者不失宫商①。
①宫商:宫声、商声,代指构成乐曲的乐调。
【译文】
做事情的人离不开道德,弹乐器的人离不开宫商。
怀德者应以福,挟恶者报以凶,德薄者位危,去道者身亡,万世不易法,古今同纪纲。
【译文】
有德者得到福报,作恶者遭受灾殃,德行浅薄的人地位危险,背离道德的人身体灭亡,这是万世不变的法则,古今共同的规律。
制事者因其则,服药者因其良。
【译文】
处理事情要遵循法则,服食药物要选择药效良好的。
书不必起仲尼之门①,药不必出扁鹊之方②,合之者善,可以为法,因世而权行③。
①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
②扁鹊:古代著名的神医,事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③权:权宜,变通。
【译文】
书不一定要传自孔子的门下,药也不一定要出自扁鹊的药方,只要合适就好,能够作为法度,顺应时世需要随机应变地施行。
治末者调其本,端其影者正其形,养其根者则枝叶茂,志气调者即道冲①。
①即:意同“则”。道冲:《老子·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译文】
要整治末端,就要调理好根本;要端正影子,就要端正身体;滋养好树根,那么枝叶就会繁茂;心志协调,就能体会冲和之道。
求远者不可失于近,治影者不可忘其容。
【译文】
要想到达远方就不能不从近处开始,要想调整影子就不能忘记身形容貌。
进取者不可不顾难,谋事者不可不尽忠。
【译文】
进取的人不能不顾及困难,谋事的人不能不竭尽忠忱。
刑立则德散,佞用则忠亡。
【译文】
刑罚一旦设立,那么德行就会消散;佞臣一旦被用,那么忠臣就会消亡。
辅政
怀刚者久而缺,持柔者久而长。
【译文】
秉持刚强者时间一长就会残缺,秉持柔和者时间长了还能成长。
智者之所短,不如愚者之所长。
【译文】
智者在他不擅长的方面,比不上愚者所擅长的方面。
察察者有所不见①,恢恢者何所不容②。
①察察:明辨,清楚。
②恢恢:宽宏大度的样子。
【译文】
明察秋毫的人也会有看不见的东西,胸襟宽广的人没有什么容不下的。
朴质者近忠,便巧者近亡①。
①便(pián):善辩。巧:虚伪,花言巧语。
【译文】
质朴的人近乎忠贞之臣,巧言善辩者近乎亡国之臣。
无为
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
【译文】
道没有比无为更好的了,行事没有比谨慎恭敬更好的了。
君子尚宽舒以裦其身①,行身中和以致疏远。
①裦(bāo):衣襟宽大。
【译文】
君子喜欢宽袍大袖以使身体舒适,用中和之道修身来吸引疏远地方的人归附。
近河之地湿,而近山之木长者,以类相及也。
【译文】
接近河流的地更湿润,接近山林的树木长得更好,是因为同类相互影响所致。
辨惑
君子直道而行,知必屈辱而不避也。
【译文】
君子坚持按道义行事,即使知道必定会受屈辱也不逃避。
慎微
夫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
【译文】
为天下建立伟大功勋的人,一定要先在闺门之内修养自己;让自己的大名流传万世的人,一定要先从细微之事做起。
修之于内,著之于外;行之于小,显之于大。
【译文】
内在修养好了,就会显现在外面;细微之事做好了,就能在做大事时一显身手。
不贪于财,不苟于利,分财取寡,服事取劳。
【译文】
不贪图钱财,不苟且获利,分钱财的时候选择少分,做事情的时候选择劳苦之事。
资质
质美者以通为贵,才良者以显为能。
【译文】
资质美好的人通达了才算尊贵,才干优良的人显达了才算有能耐。
至德
天地之性,万物之类,怀德者众归之,恃刑者民畏之,归之则充其侧,畏之则去其域。
【译文】
天地万物的本性,怀抱仁德的人,大家都会归附他;依仗刑罚的人,民众就会畏惧他,归附他就会充斥在他身边,畏惧他就会离开他的疆域。
为威不强还自亡,立法不明还自伤。
【译文】
表面上有权威实际却不强大,最终还是会灭亡;制订了法律却不明确,最终还是会使自己受到伤害。
怀虑
怀异虑者不可以立计,持两端者不可以定威。
【译文】
心术不一的人无法确立大计,犹豫不决的人无法树立威信。
治外者必调内,平远者必正近。
【译文】
处理外事者一定要调理好内部,平定远方者一定要管理好近处。
据土子民①,治国治众者,不可以图利,治产业,则教化不行,而政令不从。
①子民:以民为子,古人以官为民之父母,故称。
【译文】
占据领土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管理民众的人,不可以贪图私利,置办产业,否则教化就难以推行,政令也不会得到服从。
本行
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
【译文】
治国以道德为最好,行事以仁义为根本。
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敏于行而慎于言。
【译文】
君子坚守道义而轻视利益,行动敏捷而言辞谨慎。
明诫
安危之要,吉凶之符,一出于身;存亡之道,成败之事,一起于善行。
【译文】
安危的关键,吉凶的兆头,全都源于自身;存亡之道,成败之事,全都源自善行。
治道失于下,则天文变于上;恶政流于民,则螟虫生于野。
【译文】
人世的治国之道有失误,天上就会有异常的天象;恶劣的政事施加给了民众,郊野就会生出螟虫。
思务
审于辞者,不可惑以言。达于义者,不可动以利。
①审:详究,细察。
【译文】
详察辞令的人,很难用言语去迷惑。懂得道义的人,很难用利益去动摇。
仁者在位而仁人来,义者在朝而义士至。
【译文】
仁人在位就能吸引仁人到来,义士在朝就能吸引义士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