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孟子生卒再考
关于孟子的生卒年,前辈学者及时贤曾进行过种种推测,但苦于没有直接而确实的历史资料,因而得出的结论往往多是推测之词,因而无论哪种说法,都有质疑的声音。
目前为止,孟子的年寿有74岁、75岁、81岁、84岁、94岁、97岁等说法,而人们普遍倾向于相信孟子享年84岁。孟子的生卒年月,有代表性的说法约有以下几种:
1.生于周定王三十七年四月二日,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正月十五日,寿84岁。
此说见于《孟氏谱》,但是此说有两点不合理的地方:
其一,根据孟子生当战国这一事实,这里所说的周定王应当是战国时的周贞定王介,因为战国时期只有这一位定王。而周贞定王介在位时间只有二十八年,并没有三十七年,因此“生于周定王三十七年”之说显然与历史事实不符。
其二,即便是《孟氏谱》的作者因为笔误,误将定王二十七年写作三十七年,那么由此推算出来的孟子的生卒年月也同样令人难以置信。因为定王二十七年是公元前442年,依此而论,孟子生于定王二十七年,也就是生于公元前442年,但是《孟氏谱》的作者又明确说孟子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根据历史记载,周赧王二十六年是公元前289年,依此而论,则孟子生于公元前44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可是从公元前442年至公元前289年,时间跨度为154年。孟子能活154年,简直是天方夜谭,且154岁与《孟氏谱》作者自己说孟子寿84岁又不相符。所以《孟氏谱》的说法显然不可靠。但是《孟氏谱》的说法却启发和影响了后人,如《孟氏谱》所说的孟子寿84岁就普遍被人接受,以至民间流传着“七十三”、“八十四”是人年寿坎儿的说法。
2.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
周烈王四年为公元前372年,周赧王二十六年为公元前289年。依此而论,则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元程复心与清陈宝泉等人持此观点(25)。他们的依据主要来自《孟氏谱》。不过他们对《孟氏谱》说法中的错误进行了修正,从而推断出较为合理的说法,由于这一说法大体符合战国史实以及孟子游说诸侯的经历,所以相信此说者很多。
3.生于周安王十七年,卒于周赧王十二年或十三年。
周安王十七年为公元前385年,周赧王十二年为公元前303年,赧王十三年为公元前302年。依此而论,则孟子生于公元前385年,卒于公元前303年或公元前302年,享年84岁或83岁。明陈镐就持此观点(26),陈镐是在《孟氏谱》的基础上,综合孟子一生活动经历以及战国历史事实而得出的这一结论,因而较为可信。
受这些说法的影响,杨伯峻认为:“用孟子原书来核对,我们认为他生于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前后一说比较合理。元程复心《孟子年谱》等书都说他‘寿八十四’岁,如果可信,卒年当在周赧王十一年(公元前304年)前后。”(27)
钱穆综合南宋朱熹及清周广业、魏源等人的观点,在《孟子生年考》中提出,孟子生年,最早当在周安王十三年(前389年),最晚当在周安王二十年(前382年)(28)。钱穆的说法与陈镐、杨伯峻的说法大致相近,只不过,他将生年的时间没有说得那么确定。
以上三种说法,我们认为第三种说法更为可信,同时,我们赞同钱穆的说法,即孟子生年的大致年代可以确定,但具体时间则不能说得太确定,因为目前而言,只有《孟子》一书能够提供孟子生年的直接证据,然而这些证据所指年代却比较模糊。《孟子》一书为推算孟子生卒年月提供了如下线索:
第一,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直呼孟子为“叟”。
第二,孟子自述,自己所处的时代距孔子之时已百有余岁。
第三,孟子在齐国自称“齿尊”,且孟子在齐国有“几”。
从第一条证据来看,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直呼其为“叟”,说明孟子见梁惠王时已非壮年,而是一老者。孟子见梁惠王时,梁惠王向孟子急切地提到梁国的处境: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29)
这段文字涉及三件让梁惠王不堪回首的大事:
第一件,“东败于齐,长子死焉”,此指齐魏马陵之战,魏国被齐国孙膑打败,太子申死于此役。此战发生在公元前341年。
第二件,“西丧地于秦七百里”,指马陵之战后,秦国屡次出兵攻打魏国,迫使其献出河西之地和上郡的十五座城池。
第三件,南辱于楚,据《竹书纪年》,此事当在梁惠王后元十一年,也即公元前325年。
这三件事都发生在孟子见梁惠王之前。三件事当中,有两件可以确知其发生的时间,即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公元前325年“南辱于楚”。在这两个时间节点中,公元前325年尤为重要,因为梁惠王去世是在公元前318年,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孟子见梁惠王一定是在公元前325年至公元前318年之间。而从《孟子》文本来看,孟子见梁惠王,与梁惠王相处的时间并不长,很可能也就在公元前319年至公元前318之间。由此推论,至少在公元前318年,孟子已为老叟,但到底多老,是五十岁,还是六十岁,“叟”这一词不能给出确定的时间范围。不过至少在公元前318年,孟子肯定已超过五十岁。因为孟子理想仁政王道社会达成的目标之一是:老者可以衣帛食肉,孟子所说的老者衣帛食肉,是指五十衣帛、七十食肉,显然五十岁已是老者无疑。
第二条证据,孟子自述,自己所处的时代距孔子之时已百有余岁矣。孔子卒年是公元前479年,由此推算,孟子生活的时代应在公元前379年前后,但据此我们只能推算出孟子至少在公元前379年前后几年出生,具体时间却不能确定。
第三条证据,据《公孙丑下》记载:孟子在解释自己不奉齐王之召的原因时说:
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30)
“齿”,即年龄。意思是:天下公认尊贵的东西有三:爵位、年龄、德行。孟子认为虽然自己没有显赫的爵位,但有“德”、“齿”二尊,而齐王只有“爵”一尊,齐王以爵位之尊轻慢有“德”、“齿”二尊的孟子,所以孟子不奉齐王之召。由此可见,孟子在齐国时,已是一位长者。
《公孙丑下》还有记载:“孟子去齐,宿于昼。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31)此事证明孟子在齐国时有“几”。清代宋翔凤《过庭录·辨〈孟子谱〉之误》对这两处有精当考辨,兹引如下:
俗传《孟子谱》云:“孟子于周烈王四年四月二日生,赧王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五冬至日卒。年八十四。”此言诞不足信。《公孙丑篇》,“孟子将朝王章”称:“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是盖在齐湣王十二年,燕人畔,孟子去齐之前,当赧王三年。孟子年宜过七十,故云“齿尊”。《曲礼》:“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行役以妇人;适四方,乘安车;自称曰老夫,于其国则称名。”则五十、六十虽在养老之列,而尚无此隆礼。安得以尊齿自居?若孟子生于烈王四年,至赧王三年,仅六十一岁,不宜云尔矣。计孟子致为臣而归,时已合七十致事之礼。故云“致为臣”,若曰不可更仕矣。“他日,王谓时子曰:‘吾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此亦养老优贤之义,不能更令孟子仕,但留其归也。“孟子去齐,宿于昼。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曲礼》:“七十赐几杖。”孟子对客“隐几”,正是年过七十之证。(32)
宋翔凤根据孟子在齐自称有“齿”尊,又依据《曲礼》七十岁长者“赐几杖”之制,而孟子有“几”之实,推算孟子在齐时,已有七十岁。这一推断言之有理。
孟子在齐时,齐国曾发生过“伐燕”之事。“齐伐燕,胜之。”(33)据考证,此事当在齐宣王五年前后(34):
事在齐宣王五年,燕王哙把燕国让给他的相国子之,可是国人不服,将军市被、太子平进攻子之,子之反攻,又杀了市被和太子平,齐宣王便派匡章趁机攻打燕国,很快取得胜利。(35)
1982年2月在江苏盱眙县南窑庄窖藏中发现一件具有燕文化特征的圆壶,上有铭文:
惟王五年,奠昜陈得再立事岁,孟冬戊辰,齐臧孤,陈璋内伐匽毫邦之获。
李学勤将其与流入美国的传世《陈璋方壶》上的铭文比勘,证以《战国策》《竹书纪年》等传世文献,强调:“破燕之年应以壶铭为准。”并断定“无论如何,齐伐燕应是公元前三一五年,不是三一四年”(36)。依此而论,公元前315年,孟子已近七十岁。因为孟子离开齐国,是在齐伐燕之后。由此上推,则孟子生年当为公元前385年。问题是,孟子在齐国有“几”,只能证明孟子已过七十岁,但不能证明孟子恰好七十岁,也有可能是七十余岁。
由此我们认为,因为史料有限,孟子的生卒年无法精确到具体年份,只能推断出在某一时段,但相对而言,判定孟子生于公元前385年前后,比较合理,但不能将其时间说得太确定,同理,孟子的卒年也就难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