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I
起土、碎土农具
农事始于耕田。我国以牛、犁耕田虽出现于春秋时期,但直到西汉,牛耕仍未完全代替耒耕。《淮南子·主术》:“一人跖耒而耕,不过十亩。”《盐铁论·未通篇》:“民蹠耒而耕。”又《国病篇》:“秉耒抱臿,躬耕身织者寡。”《取下篇》:“垂拱持案食者,不知蹠耒躬耕者之勤也。”这些书中凡言及耕作时,提到的农具多是耒、臿,很少说到犁,可见耒、臿在西汉时仍是极为习见的起土农具。
原始木耒本应是装有踏脚横木的尖头直棒。我国早在商和西周时,耒的发展已经超越了这个阶段。甲骨、金文中的耒字所表现的已经是一件弯柄的掘土农具(〔耤〕,《前》6·17·61),(《耒》,《三代》6·3)。《说文·耒部》也说:“耒,耕曲木也。”为了避免在名称上与原始耒相混淆,这里以耒作为此类起土农具的统称,而将已发现的实物分作臿、、耜三种来叙述。
臿是铲土的农具,它在汉代还有好些别名。《方言》卷五:“燕之东北……谓之。”“赵、魏之间谓之喿。”《释名·释用器》:锸“或曰销”。、喿、销音近,实即后世所说的锹。《史记·秦始皇帝本纪》正义:“臿,锹也。”王祯《农书》卷一三也说:“盖古谓臿,今谓锹,一器二名,宜通用。”臿类农具一般是直柄的,其前部的板名叶。《释用器》,锸“其板曰叶,象木叶也”。全木制的臿曾在长沙咸家湖西汉曹墓的填土中发现过一件,臿叶前端已破裂①。为了加固这一部分,遂装上金属臿口;已发现的最早的实例是湖北黄陂盘龙城出土的商代铜臿口②。西周时的铜臿口在湖北圻春、江西奉新、河南三门峡等地也发现过。江西九江出土过春秋时的铁臿口③。战国以降,铁臿口在各地更屡被发现。此物汉代名鐅。《说文·金部》:“鐅,河内谓臿头金也。”江东亦“呼锹刃为鐅”,见《方言》卷五郭注。居延简中有“今余鐅二百五”的记事(498·9)。长沙马王堆3号墓填土中所出西汉带柄铁鐅木臿,保存状况极为完好;全长139.5厘米,臿柄和臿叶是用一整块化香树材制成的(图1-5);此臿的铁鐅作凹字形,这是汉代铁鐅的主要式样(图1-1、2,8~10)(1)。中原地区出土的鐅作一字形者也常见(图1-7)。云南等地出土的成都铁官所属之作坊生产的凹形鐅,前端附有舌状突刃,形制比较独特(图1-11)。
对于有粘性的壤土来说,使用双齿即两刃的臿要更省力一些。这种臿汉代名。《说文·木部》:“,两刃臿也。从木,象形。”1979年在湖北江陵纪南城战国井中出土过一件完整的铁口。在山东肥城、江苏铜山等地发现的东汉画像石上可以看到执者的形像(图1-3、4)。长沙西汉墓所出木制农具模型中,既有臿,也有(图1-6)。至于曲柄的,则可以称为耜。耜也是双刃的。《考工记·匠人》郑注:“今之耜,歧头两金。”同时,《国语·周语》韦注说:“耜柄曰耒。”而《礼记·月令》郑注又说:“耒,耜之上曲也。”所以耜应为曲柄,其状当与武氏祠画像石中“神农氏”所执之农具相同(图1-16)。
挖掘硬土的农具有䦆。《淮南子·精神》:“今夫繇者揭䦆、臿,负笼土。”又《齐俗》:“脩干戚而笑䦆插。”高注皆云:“䦆,斫也。”《说文·金部》则说:“䦆,大也。”出土物中有在木叶上装铁口的䦆(图1-12),也有长20—26厘米左右的全铁䦆(图1-13);以及二齿䦆(图1-14)和三齿䦆(图1-15)。此外《释名·释道》还说:“齐鲁间谓四齿杷为欋。”欋当为䦆字别体。但出土物中未见汉代的四齿䦆。福建崇安汉城曾出五齿铁农具,颇厚重,似为五齿䦆④。它们的用途大致相当现代的镐头、铁之类。
用臿、䦆等农具翻地后必须及时碎土,以防土块干结变硬。《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耰而不辍。”《国语·齐语》:“深耕而疾耰之,以待时雨。”《庄子·则阳篇》:“深其耕而熟耰之。”这些记载都很强调耰这道工序。耰的用具也叫耰,《说文》载此字从木作櫌,当系木制。《吕氏春秋·简选篇》高注:“櫌,椎。”《淮南子·氾论》高注进一步把它解释为“椓块椎”,即捶碎土块所用的木榔头。新疆尼雅曾出土其实物(图1-17)。
但《说文》和晋·吕忱《字林》(《庄子·则阳篇》释文引)还都说櫌是“摩田器”。摩田指碎土平田。《氾胜之书》:“复耕,平摩之。”可是用木榔头无法进行平摩。山东滕县黄家岭画像石中有横杆状的摩田器,套牛牵挽(图1-18)。为了与前述之耰相区别,可称之为耱。不过,它应是和犁配套使用的,以臿、䦆翻地后宜用木榔头状的耰。
在犁耕逐步推广后,臿仍然是得力的小农具。汉代出现的区种法,用臿挖坑点种,一区“方深各六寸,间相去九寸,一亩三千七百区”,“区种粟二十粒”。糞种合土,负水浇稼。及秋“亩收百斛”⑤,产量相当可观。
图版1
臿
1-1
1-2
铁鐅木臿
1-5
明器木臿木
1-6
鐅
1-7
1-8
1-9
1-10
1-11
口
1-12
全铁
1-13
二齿
1-14
三齿
1-15
耜
1-16
耰
1-17
耱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