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修定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农业Ⅳ

灌溉设施,收获农具

在地表水丰足的地区,农田灌溉可用地表水;否则,就须凿井利用地下水。中原地区目前已知之最早的古井,是在河南汤阴白营龙山文化早期地层中发现的,此井用46层木框垒叠成井筒,木框四角交叉扣接,平面呈井字形。河北容城午方发现的龙山晚期水井,其底部也还保留着用10层井字形木框叠成的井筒。战国时代出现了用圆形陶井圈叠筑的井筒。《周易·井》:“六四,井甃,无咎。”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引汉·马融曰:“甃,为瓦里,下达上也。”则陶井圈即井甃。不过战国时的陶甃径小圈高,西汉时则径大圈低。井圈每层称为一节。安徽寿县发现的西汉井,井筒由14节陶甃垒成,陶甃与外壁生土间的11厘米空隙中填砂,以涵贮地下水。每节陶甃的上下口沿均有五道凹槽,使之互相啮合,以防泥砂渗入。上海金山戚家墩发现的西汉井,由九节陶甃垒成,每圈井甃当中都有四个对穿圆孔,是供进水用的(图4-7)。辽阳三道壕第5居址发现的西汉井,共垒甃20节,是已知之用甃的节数最多的例子。北京地区的西汉井,还有用三块弧形陶甃板拼合成井筒的。再往后,随着条砖使用范围的扩大,陶井就逐步让位给砖井。河南泌阳板桥发现的东汉砖井,用52层弧形子母砖砌成。砌井的砖也可以叫作甃。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吴·虞翻曰:“以瓦甓垒井称甃。”甓就是砖。《庄子·秋水篇》晋·李颐集解更直接说:“甃,如阑,以砖为之。”河南遂平小寨村发现的东汉井即用小砖砌成。汉代的井筒除圆形外,还有五角、六角或八角形的,井口以上的井垣(井榦)大都呈井字形,还保存着用木框井时所形成的传统。但也有在井口上装方形石井栏的。山东安丘出土的东汉石井栏,外表面饰以浅浮雕花纹,口沿处因长期使用,已被绳索磨出多条痕迹

汉井不仅供汲水饮用,有些还用于灌溉。居延汉简所记:“第十三长贤,卅井水五十步,阔二丈五,立泉二尺五,上可治田,度给吏卒”(127·6),直接证明了这一点。这里指的是一种大口井;然而小口井从其密集程度上看,也有用于灌田的可能,如北京复兴门外蔡公庄到宣武门豁口一带,有的地方在六平方米以内就有四眼井;安徽寿县在一处不到140米的狭长地带中竟有九眼井。河南泌阳和洛阳的东汉砖井旁有的附有陶管或砖砌的水道,此类设施显然与灌溉有关。东汉的明器水井,有些附有水槽模型(图4-8),也可能是为了向水渠引水用的。

水位高的浅井可以从井中舀水(图4-6),但从水面较深的井中大量提水则须使用机具。我国在春秋时已发明桔槔。至汉代,桔槔的使用还很普遍,画像石中常见到它的形像(图4-3),《淮南子·氾论》中仍认为用桔槔灌溉比抱瓶汲水“民逸而利多”。另一种提水机具是战国时发明的辘轳。辘轳亦作椟栌或轳。《苍颉篇》:“栌,三辅举水具也”(《玄应音义》卷一五引)。《广韵·入声一屋》:“轳,圆转木也。”则当时的辘轳是一种滑轮。它在关中地区已较普遍。陶明器和画像石中的辘轳,有轮形(图4-2)与细腰形(图4-1)两种。桔槔的汲绠短,只宜浅井;辘轳的汲绠则不受限制。

陶辘轳井上有的塑出汲水之容器。常见的有尖底瓶和小罐(图4-4、5)。前者即汲瓶。《仪礼·士丧礼》郑注:“瓶以汲水。”后者即汲缶。《左传·襄公九年》杜注:“缶,汲器。”缶之大者为瓮。《说文·井部》:“丼,八家为一井,象构形。、,瓮象也。”柳条结成的柳斗(笆斗)更耐磕碰,汉代亦用此器汲水。北京市东南郊五环路与六环路之间的工业园79号地块一汉墓出土的明器陶井,井台上正放置一陶柳斗

除了井灌这类小型的灌溉设施外,汉代还兴建了不少大型水利工程。《史记·河渠书》说,武帝时修龙首渠,“自征引洛水至商颜山(今铁镰山)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余里间。井渠之生由此始”。用设有竖井的暗渠通水,可避免因渠岸陡深易于塌方之弊,是当时一项先进的水工技术。据近年在蒲城永丰龙首渠遗址调查中所见,此渠分为两段,在由河城塬到温汤的第一段中共发现竖井七个。已经钻探过的7号井深达27.8米,可见其工程的规模。在泾河上游发现的白渠渠首,也有七个立井,下通暗渠(图4-12)。将水引出之后,再经过水门、沟洫等配套设施,最后流入农田。即如蔡邕《京兆樊惠渠颂》所说:“折湍流,款旷陂,会之于新渠;流水门,通窬渎,洒之于畎亩。清流浸润,泥潦浮游,曩之卤田,化为甘壤”(《北堂书钞》卷三九引);从而使农作物的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在今新疆地区,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如《汉书·西域传》颜注引孟康说:“大井六,通渠也。下泉流涌出,在白龙堆土山下。”这里的通渠有可能是用于引出地下水,但尚未经考古资料证实。此外,在安徽寿县安丰塘发现了东汉时的水堰遗址,出土铸有“都水官”三字的铁椎(图4-9),表明这一工程可能是由当时寿春所属的九江郡组织修建的。山东苍山在黄河故道和泇河之间的城子村所出西汉陶罐上刻有“治河赏”三字,应是对治河有功者的奖品。但这件小平底罐口径18、腹径26.4、高18.2厘米,器型不大,制作亦不甚精,似非高层官府颁赐之物,故此次“治河”工程或不排除由县乡自行组织实施的可能。在长江和珠江流域,由于水源充足,广种水稻。广东佛山澜石圩东汉墓出土的陶水田模型,旁附小船,并有跳板与田相连(图4-10)。表明田在水边,可引地表水灌溉并用船运输。在川西丘陵地带,则出现了阶梯形水田。四川都江堰市崇义乡出土的石水田模型,高处的水田内有鱼和螺,田埂上设水口,顺地势的落差,将水引入层层梯田(图4-11)。对灌溉技术的要求更高。

图版4

辘轳进

4-1

4-2

桔橰井

4-3

汲瓶

4-4

汲缶

4-5

从井中舀水

4-6

井甃与汲瓶

4-7

水槽

4-8

都水官铁椎

4-9

水田

4-10

阶梯形水田

4-11

井渠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掐穗与刈草

4-20

汉代用于收获的农具有铚、镰等。铚是从有孔石刀演变而来,用于掐禾穗,即现代的爪镰。《小尔雅·广物》:“禾穗谓之颖,截颖谓之铚。”洛阳中州路汉河南县城的西汉房基中曾出土石铚(图4-13),旅大南山里汉墓出有铁铚(图4-14)。连稭收割的农具是镰,它在铁器中出现得较晚。战国遗址中还发现不少石、蚌制的镰刀,但汉代已通用铁镰。安徽寿县所出者带有锯齿(图4-15),还保留着自春秋以来吴、越、楚等地流行的青铜齿镰的痕迹。陕西宝鸡斗鸡台所出铁镰(图4-17),镰身弯曲成弧形,比战国时的矩形镰要适用些。广州出土的一件,镰身勾曲得更利害(图4-16),它可能就是《方言》中所说的刈钩。刈钩可简称为钩。《汉书·龚遂传》:“诸持钩田器者皆为良民。”颜注:“钩,镰也。”可证。西安洪庆村出土的一件,装柄的銎的角度已与近代旧式镰相近(图4-18)。此外,在四川地区还出土过东汉时的大弯镰,颇类现代之钐镰,汉代称为(图4-19),它是割草用的。《六韬·农器篇》:“春草棘。”《说文·金部》:“,两刃,有木柄,可以刈草。”使用的情况见于成都扬子山所出画像砖(图4-20)。在那里,整齐成行的水稻由两男一女用铚掐穗;他们前面的两人则用刈除已去穗的稻秸以沤肥。过去曾认为也是收割谷物的农具,这块砖上的图像否定了这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