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3节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
临床病例先导
【病史】
56岁女性,周身疼痛、怕风怕凉26年。患者33岁在冬天做绝育手术,术后自觉受凉,丈夫工作忙,又有几个孩子无人照顾,心情烦躁。逐渐出现周身疼痛,累及周身关节、四肢、颈腰背部,常觉周身“筋”痛、肌肉痛,呈游走窜痛,遇风受凉时尤为明显,有时呈“刀割样”。因为特别怕吹风,经常穿较多衣服,夏天也穿毛衣裤,长期不敢出房间。经常失眠、疲乏、偏头痛、头晕、耳鸣、胸闷、便秘,自觉记忆力逐渐下降、反应迟钝,心情特别郁闷,一直自认为因绝育术后受凉而得了风湿病,非常懊悔当时没有保暖好,常常独自哭泣。分别于2002、2006、2013年来我科就诊,分别诊断为:骨关节炎、良性风湿症、骨质疏松症等,曾给予双氯芬酸钠、红花骨舒宁、复方玄驹胶囊、抗骨质疏松等药物治疗,并多次在当地中医诊所接受中草药治疗,均无明显疗效。2014年7月31日再次来诊。
【体查】
神清语利,对答切题。情绪低落,表情愁苦。头戴棉帽,身穿多层毛衣和外衣,穿棉皮鞋。关节、脊柱无肿胀,活动良好。肩胛、背部多处压痛,枕骨下、胸骨上部与肋骨连接处、两侧肱骨外上髁远端、两侧臀外上部、两侧大转子的后方、两侧膝关节内侧等处均有压痛。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超敏C反应蛋白0.25mg/dl(正常<0.3 mg/dl)、红细胞沉降率7mm/h;免疫球蛋白IgA 355.0mg/dl、IgE 10.3IU/ml、IgG 1330.0mg/dl、Ig M 99.6mg/dl、补体C3 112.0mg/dl、补体C4 23.5mg/dl;抗核抗体、ENA抗体、类风湿因子、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阴性。
2.辅助检查
膝关节正侧位X线:膝关节轻度退行性变。骨密度测定:正常范围。
【病史特征】
中年女性,以周身疼痛、怕风怕凉为主要症状。整个病程中心情郁闷,伴有多种躯体症状。关节、脊柱等活动良好。全身有多处压痛。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
【诊断】
纤维肌痛综合征
【诊断依据】
患者周身多部位疼痛多年;心情抑郁;伴有多种抑郁的躯体化症状,如:怕风怕凉、失眠、疲乏、偏头痛、头晕、耳鸣、胸闷、便秘等;认知功能下降,如:记忆力逐渐下降、反应迟钝。全身多处压痛。炎症标志物血沉、C反应蛋白正常。风湿免疫的各项自身抗体阴性。患者周身多处疼痛,包括关节、肌肉、肢体,而膝关节X线仅显示轻度退行性变,骨关节炎不明显,不能解释疾病全貌;从患者的关节无肿胀、关节和脊柱活动正常、炎症标志物正常和各项自身抗体阴性等亦可以排除患者存在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炎、结缔组织病等风湿免疫性疾病。按照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纤维肌痛综合征诊断标准,符合了其中的弥漫疼痛指数(widespread pain index,WPI)≥7和症状严重程度(symptom severity,SS)≥5;症状持续相同水平在3个月以上;患者没有其他疾病可以解释的疼痛等诊断条目,可以诊断为纤维肌痛综合征。
【治疗及转归】
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其所患疾病为功能失调性疾病,可以治愈,鼓励其经常走出房间,进行身体锻炼。同时给予药物治疗,盐酸度洛西汀30mg/d,奥氮平1.67毫克/晚。4天后患者复诊,略有头晕、白天困倦,失眠略改善,怕凉症状略减轻。此后药物加量,度洛西汀60mg/d,奥氮平2.5毫克/晚。1个月后复诊,周身疼痛几乎消失,怕风怕凉、失眠、疲乏、便秘等症状明显减轻。尽管比上次来诊时天气凉了,但穿的衣服比上次明显少了,平时敢出房间走动了。心情明显转好,对治愈疾病充满信心。遂继续应用度洛西汀60mg/d,奥氮平间断服用,半年后电话随访,症状几乎完全消失。
纤维肌痛综合征解读
【中文名称】
纤维肌痛综合征
【英文名称】
fibromyalgia syndrome(FMS)
【同义名】
纤维肌痛症(fibromyalgia)
【含义】
FMS是一种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以全身多处疼痛及明显躯体不适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疲劳、睡眠障碍、晨僵以及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FMS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为原发性,不合并任何器质性疾病;而后者继发于脊柱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各种风湿性疾病,也可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低下、恶性肿瘤等非风湿性疾病。
【病因】
FMS的发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FMS的患者更可能患有心理疾病,包括抑郁、焦虑、强迫、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些心理疾病和FMS常见的诱因是早期应激或创伤。FMS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抑郁或焦虑引发的以疼痛为主的躯体化症状群。可以改变的FMS的危险因素包括睡眠不佳、肥胖、缺乏体力活动以及工作或生活满意度低。认知因素如灾难或害怕运动会使疼痛加剧,是FMS和其他慢性疼痛的预后不良因素。
FMS患者的肌肉中不存在持续的结构或功能异常,但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疼痛传导和处理机制受损。FMS是一种中枢性疼痛,其意味着痛觉刺激从周围神经传入后被中枢神经系统放大至周围神经 [1,2]。个体的“痛觉阈值”或“疼痛忍受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促进传导痛觉的神经递质水平上调痛觉和抑制痛觉传导。这些因素也会导致疲劳,记忆障碍,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可能是因为控制疼痛和感官灵敏度的神经递质也控制睡眠、情绪、记忆和警觉性 [3]。理解“中枢性”疼痛对于那些教条的医生和外科医生非常重要,因为这些患者可能会请求医生给予干预治疗消除疼痛(如子宫切除术,腰部手术)。让人惊奇的是,FMS患者的这种“易痛表型”,起源于中枢且在外周被放大,这就是为什么使用阿片类药物或手术减轻疼痛的方法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不佳。
FMS患者存在弥散性压痛,在该发现基础上,进行了功能、生化、结构性脑神经影像学研究。这些研究显示FMS以及相关疼痛放大综合征的生物学基础 [4]。FMS患者感知疼痛就如同非FMS患者感知触摸一样。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显示,FMS患者在受到轻微的压力或热刺激时,处理疼痛的脑区被激活 [5]。
最有可能触发FMS的环境因素包括涉及数周持续急性疼痛的紧张性刺激。FMS或类似的疾病,如慢性疲劳综合征,也可由某些类型的感染 [6](例如,爱泼斯坦-巴尔病毒,莱姆病,Q热,病毒性肝炎)、创伤 [7]或战争引发 [8]。此外,情绪紧张等心理因素也可能引发FMS。
遗传因素可能解释FMS的家族倾向,FMS患者的直系亲属更有可能出现FMS和其他慢性疼痛状态。疼痛敏感性是由多种基因决定的,然而,个体间疼痛敏感性的不同,可能由于各种神经递质之间的失衡或不同神经递质活性的改变。双胞胎研究表明接近50%遗传因素决定患FMS以及相关肠易激综合征和头痛的风险,剩余50%由环境因素决定 [9]。
【流行病学】
FMS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为2%~6.4%,在风湿性疾病中仅次于骨关节炎。各年龄段发病率相似。女性患病比例偏高,按照1990年ACR诊断标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9倍左右;而如果按照2010年ACR诊断标准修订版调查,女性患病率仅是男性的2倍左右 [10-12]。FMS常与其他风湿性疾病共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上述患者中FMS的发生率超过20%。
【临床表现】
FMS主要表现为多部位慢性疼痛,睡眠障碍和疲劳,与一些逐渐加重的症状合并出现(表33-1),包括记忆力减退、思维紊乱、抑郁等。
1.全身多部位慢性疼痛
全身多部位慢性疼痛是FMS的主要特征。患者常述在某次外伤、受凉之后出现疼痛,后范围逐渐扩展,但仔细询问病史,往往发现发病前曾有负性生活事件导致情绪低落或焦虑,之后出现疼痛并逐渐加重。
FMS的疼痛呈弥散性,一般很难准确定位,可遍布全身各处,可出现关节、肌肉、皮肤或躯体的任何部位疼痛,有时患者不能说出究竟是关节还是肌肉或是皮肤在痛。疼痛性质多种多样,可呈刺痛、抽痛、跳痛、酸痛、胀痛等,肢体疼痛时患者常诉为“筋”痛或沿着经络走行疼痛,疼痛程度也时轻时重,休息常不能缓解,疼痛常在某个部位最多发生并可在各部位游走。其中,上背痛和腰背痛是FMS最常见的疼痛症状(>80%)。临床问诊时,有些患者仅强调个别部位的疼痛,由此有针对性地仔细询问会发现很多被患者忽略的疼痛部位。
劳累、应激、精神压力等可加重病情,特别因为受凉、吹风、阴雨天气容易病情加重,患者往往通俗地认为自己得了“风湿”,常常颈部疼痛不适导致多数患者述自己有“颈椎病”。
2.睡眠障碍及疲劳
约90%的患者伴有睡眠障碍,表现可有入睡困难多梦、噩梦、易醒、甚至失眠等。很多患者感觉睡眠不充分,晨起时常有夜间半梦半醒的感觉,不确定自己是睡着了还是没睡着。清晨醒后仍有明显疲倦感,常觉得比睡前更累,即无恢复性睡眠。约90%以上的患者主诉容易疲劳,约15%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下降,甚至无法从事普通家务劳动。
3.精神、神经症状
情感障碍是FMS常见临床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烦躁,对自己病情的过度关注,甚至呈严重的焦虑、抑郁状态,常常不顾工作和生活,长时间在各种媒介上查询有关病情的信息。2/3的患者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缺失、执行功能减退等认知功能障碍。65%的FMS患者伴有头痛,以偏头痛最为多见。眩晕、发作性头晕以及四肢麻木、酸胀、刺痛、蚁走感也是常见症状,但无任何神经系统异常的客观证据。
4.多种伴随症状
FMS常伴随焦虑、抑郁的多种躯体症状。约46%的患者可出现肠激惹综合征,其他常见的有怕风怕凉、盗汗、口干、眼干、视物不清、耳鸣、咽部异物感、胸闷、气短、胸痛、腹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性能力下降、直立耐受性差、低热等表现,很多患者喜叹气,也有部分患者出现膀胱刺激症状、不宁腿综合征等。因各个系统器官的不适症状较多,又找不到器质性疾病的证据,很多医生缺乏对此类患者诊治的经验,患者经常在医院的各个科室就诊,形成“逛医”现象。
一些产后、流产或妇科手术后的妇女更容易出现怕风怕凉、周身疼痛等症状,传统医学称之为“产后风湿”“产后痹”,认为是产后气血亏虚、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所致。然而现代医学并无此诊断名词,也无此相关描述,笔者发现大量的所谓“产后风湿”患者,无一不具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特征,其中以周身疼痛表现为主者完全符合FMS的诊断,给予针对性治疗后疗效显著。现代医学的流行病学研究也证实了产后各种疼痛症状的发生与产褥期遵守关门窗、不碰凉水等传统行为无关,而与患者的心理因素有关 [13]。这些心理因素包括哺育婴儿负担过重、产后生活方式变化过大、产后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变化等对产妇心理的影响,而对某些患者来讲,其产后怕吹风、碰凉水而偏又不小心有过相关经历往往成为其焦虑、抑郁情绪形成的唯一心理诱因。
表33-1 2006年美国风湿性疾病资料库中2784例FMS患者中各症状发生率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检查、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肌酶、类风湿因子、抗环胍氨酸多肽抗体、抗核抗体等均无明显异常。部分患者存在体内激素水平紊乱,如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类胰岛素生长激素-1、甲状腺素等异常,脑脊液中P物质浓度可升高。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 MRI):FMS患者可能出现额叶皮质、杏仁核、海马和扣带回等激活反应异常,以及相互之间的纤维联络异常。
评估量表:纤维肌痛影响问卷(fibromyalgia impact questionnaire,FIQ)是应用最广泛的FMS的评估研究量表,包括21个问题,包括了FMS的所有主要症状,可供临床使用。其他还有简明疼痛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BPI)、多维度疲乏量表(the 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MFI-20)、医学成果研究睡眠分级(the MOS sleep scale)、多种能力自我报告问卷(the multiple ability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MASQ)等 [14]。
【诊断】
既往FMS诊断多采用1990年ACR提出的分类标准。该标准主要内容如下:①持续3个月以上的全身性疼痛:即分布于躯体两侧,腰的上、下部以及中轴(颈椎、前胸、胸椎或下背部)等部位的广泛性疼痛。②18个已确定的解剖位点中至少11个部位存在压痛。检查时医生用右手拇指平稳按压压痛点部位,相当于4 kg/cm 2的压力,使得检查者拇指指甲变白,恒定压力几秒钟。各压痛点检查方法一致,同时需使用相同方法按压前额中部、前臂中部、手指中节指骨、膝关节内外侧等部位,排除患者“伪痛”。同时符合上述2个条件,且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诊断即可成立 [15]。
随着对FMS认识的深入,1990年标准在临床实践中遇到许多问题。压痛点检查在诊断实践中并不可靠,多数医生无法完成或正确完成压痛点检查,特别是颈椎压痛点检查如果没有专门训练很难掌握,压痛点检查的4kg/cm 2的力度也很难把握。另外,该标准过于强调压痛点的诊断地位,忽视了FMS的其他关键症状。
2010年ACR制订了新的FMS诊断标准。该标准删除了1990年标准中压痛点数量的体格检查项目,代之以0~19分的弥漫疼痛指数(widespread pain index,WPI),即:过去1周内身体的19个固定区域发生疼痛的数量。另外,把FMS的一系列特征性症状按0~3级进行评分,这些特征性症状包括:疲劳,无恢复性睡眠,认知症状,以及所有躯体症状的严重程度。这些加到一起形成0~12分的症状严重程度(symptom severity,SS)评分。2010年ACR标准具体见表33-2 [16]。
表33-2 2010年ACR纤维肌痛综合征诊断标准
*下面是可供参考的躯体症状:肌肉疼痛,肠易激综合征,疲劳/劳累,思维障碍或记忆力下降,肌无力,头痛,腹痛/痉挛,麻木/刺痛,头晕,失眠,抑郁,便秘,上腹疼痛,恶心,神经紧张状态,胸痛,视物模糊,发热,腹泻,口干,瘙痒,喘鸣,雷诺现象,荨麻疹/风团,耳鸣,呕吐,胃灼热,口腔溃疡,味觉丧失/改变,癫痫发作,眼干,气短,食欲不振,皮疹,光过敏,听力困难,易出现瘀斑,脱发,尿频,尿痛和膀胱痉挛。
图33-1 全身各部位压痛点 [17]
2010年标准去除了压痛点检查,这一方面对检查者变简单了,但它又需要一个全面彻底的疼痛和躯体症状评估,这一方面又显得复杂了。2010年标准提供两个量表来评价FMS,即:WPI和SS评分,这更适合对患者进行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以及随访,它适用于现在和既往符合诊断标准的所有患者。2010年标准突出了抑郁/焦虑的躯体症状在诊断中的价值,更符合FMS发病与心理因素的密切相关性,而且扭转了应用1990年标准容易把FMS误解为一种纯粹的疼痛性疾病的概念。并且,从新标准来看,如果SS符合,WPI最低只需3分,即疼痛部位最少只需有3个,这样来看,FMS已经不能像以往那样称之为“广泛性疼痛”的疾病,至多只能称之为“多部位疼痛”。
为了能让患者可以把诊断标准直接作为量表进行自我评估从而进行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2011年ACR发表了2010年标准的修订版 [18]。将2010年标准中对总体躯体症状严重程度的评分修改为对过去的6个月时间里以下三种症状的发生数量,即:头痛、下腹疼痛或痉挛、抑郁,总分0~3分。该修订版对于调查和临床研究是非常有用的,但不应将其用于具体患者的临床诊断 [19]。
【鉴别诊断】
FMS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多样,没有特异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加之国内多数医生对认识该病所需的心身医学知识匮乏,因此目前临床上将其误诊成其他疾病的情况很普遍,这些疾病常见的有脊柱关节炎、骨关节炎、颈椎病、肌筋膜炎和骨质疏松症等,而风湿性多肌痛和重金属中毒是容易引起周身疼痛的两种疾病,也需要与FMS鉴别。
1.脊柱关节炎(spondyloarthritis,Sp A)
Sp A 和FMS在临床表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都可以出现脊柱疼痛和僵硬不适、关节肢体疼痛、疲乏、抑郁、睡眠障碍等症状,近年国内把FMS或抑郁/焦虑的腰背痛躯体症状误诊为Sp A的情况可谓司空见惯 [20],而且在国外也不少见 [21],因此两种疾病需要认真鉴别。此外,Sp A特别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常常伴发抑郁和焦虑 [22,23],夜间腰背痛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24,25],这些都导致Sp A容易并发FMS,其发生率接近15% [26]。强直性脊柱炎起病初期更多地表现为髋部、臀深部疼痛,疼痛逐渐向上蔓延;而FMS在病初即常出现颈背部疼痛,没有明显的自臀部逐渐向上发展的规律。外周型Sp A常累及下肢大关节以及明确的肌腱附着部位,受累部位较为固定;而FMS在脊柱外的疼痛部位非常广泛,肌肉、骨、皮肤等部位都可以出现疼痛。中轴型Sp A的臀部痛和腰背痛多为深部钝痛,对NSAIDs治疗反应较好,也就是“炎性腰背痛”;FMS疼痛的性质多样,可呈酸痛、胀痛,没有明显的静息时疼痛加重、活动后减轻的炎性疼痛特征,对NSAIDs治疗反应不好。活动期Sp A经常出现CRP升高以及ESR加快等炎症标志物的异常,而FMS的上述指标一般都正常。中轴型Sp A中骶髂关节、脊柱等的X线、CT和MRI等检查经常发现异常,特别是骶髂关节发现明确的炎症对诊断意义很大。
2.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为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可有外周关节、脊柱关节等多部位受累,如:膝、髋、远端指间关节、颈椎、腰椎等,从而引起多部位疼痛、僵硬感,需要与FMS进行鉴别。当前因为对FMS认识的普遍缺乏,把以关节及脊柱疼痛表现为主的FMS误诊为骨关节炎的情况非常常见。两者均无明显的实验室检查异常,因此骨关节炎所具有的异常放射学表现和FMS所伴有的抑郁以及多种躯体症状对于两病的鉴别尤为重要。
3.颈椎病(cervical spodylosis)
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而FMS的颈背疼痛僵硬等发生率很高,且也常伴有头痛、头晕、肢体无力、麻木等,临床上把FMS误诊为颈椎病者极为常见,但患者往往认为自己不仅有颈椎病,还有全身性风湿疾病。鉴别要点是通过颈椎MRI等影像学检查判断颈椎的病变程度是否能够解释其症状,如果仅仅是轻度的颈椎退变或椎间盘突出,则需要考虑FMS。
4.肌筋膜炎(myofascitis)
又称“腰背肌损伤”“腰背部纤维炎”“腰背筋膜疼痛症候群”等,是指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当机体受到疲劳、外伤、风寒侵袭或睡眠位置不当等外界不良因素刺激时,可以诱发肌肉筋膜炎的急性发作,损伤、劳损等是本病的基本病因,慢性感染、精神忧郁、睡眠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高尿酸血症等疾病也经常并发肌筋膜炎。实际上,发生部位较为广泛的肌筋膜炎与FMS无实质区别,仅仅一些以局部表现为主的肌筋膜炎不同于FMS,应用理疗、针灸等非药物疗法疗效较好。
5.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实际上,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鉴别骨质疏松症和FMS并无困难,然而,目前国内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把握过于宽泛,常常通过普通X线来判断,把一些FMS引起周身疼痛的患者草率地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情况并不少见。
6.风湿性多肌痛(polymyalgia rheumatica)
该病也可出现多处疼痛,特别是肩胛带肌、骨盆带肌、颈椎等中轴骨的弥漫性疼痛,需要与FMS鉴别。而风湿性多肌痛的僵硬感比疼痛更突出,精神、神经方面的症状不显著,化验可以发现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标志物升高,小剂量激素治疗即可获得明显疗效,掌握这些特点后则与FMS鉴别并不困难。
7.重金属中毒(heavymetal poisoning)
重金属中毒特别是汞中毒和铊中毒常常有肢体、腰骶部等多部位疼痛,也常常伴有头痛、失眠多梦、肢体麻木等神经系统的表现,需要与FMS鉴别。但该病的症状可能更为广泛,消化系统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较为明显,部分患者可有尿蛋白增多等肾炎表现。美白化妆品、染发、祖传偏方及个体诊所自制的外用药剂可能造成汞中毒,投毒或不慎摄入可能引起铊中毒,对于具有可疑接触或摄入史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血尿毒物检测。
【治疗】
FMS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包括联合使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疗法,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建议所有患者应当接受患者教育,对有关疾病特点进行宣教,使患者了解痛觉的性质不是由于身体某部位受到伤害且不是渐进性的,并且使患者关注自我管理,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尤其应当告知患者减缓压力、改善睡眠以及加强运动在治疗过程的重要性。
1.药物治疗
FMS的发病主要与心理因素相关,因此调节心理、神经等方面的药物对本病的治疗效果较好。其中,度洛西汀、普瑞巴林、米那普仑是已经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FMS的药物。根据主要症状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起始低剂量治疗,然后缓慢加量。在非药物治疗开始前,给患者一些药物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度洛西汀(duloxetine)是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抑制剂(SNRIs)。美国FDA批准了该药的适应证包括:FMS、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抑郁症和广泛性焦虑障碍。该药对伴或不伴重度抑郁障碍的FMS患者均可明显改善疼痛、压痛、晨僵、疲劳,提高生活质量 [27]。多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验证了其治疗FM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中,Russell等将520例FMS随机分配至20 mg/d,60 mg/d,120 mg/d或安慰剂组治疗6个月,结果显示60 mg/d和120 mg/d对简明疼痛量表(BPI)中的平均疼痛程度积分和患者总体改善程度积分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28]。其最常见的短期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为恶心(29.3%)、头 痛(20.0%)、口 干(18.2%)、失 眠(14.5%)、便 秘(14.5%)、疲 乏(13.5%)、腹 泻(11.6%)和头晕(11.0%) [29]。其他还可能有困倦、性功能障碍、烦躁不安、心率增快、转氨酶升高和血脂升高等。对国人来讲起始剂量如为60mg/d则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此建议从小剂量开始用药,起始可用20~30mg/d,1周后可逐渐加量至60 mg/d,绝大多数患者60mg/d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一般这个剂量要维持3~6个月,之后可根据病情逐渐减量。
普瑞巴林(pregabalin)是首个被FDA批准用于FMS治疗的药物。该药是γ-氨基丁酸类药物,属第二代抗惊厥药,与神经元突触前膜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上的α2-δ亚基结合,减少钙离子依赖的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起到止痛、抗焦虑和抗惊厥作用。一项为期14周,随机、双盲、多剂量、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多中心临床研究共纳入750例FMS患者,与安慰剂相比,普瑞巴林治疗组显著改善患者终点平均疼痛评分、总体印象评分和睡眠质量,普瑞巴林450mg/d、600mg/d治疗组显著降低FIQ总分 [30]。目前该药在国内批准的适应证仅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而在美国还被批准用于治疗FMS、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癫痫部分发作的辅助治疗,在其他一些国家还被批准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广泛性焦虑障碍和焦虑症等。不良反应呈轻、中度,与剂量相关。包括头晕、嗜睡、体重增加、水肿等。起始剂量150 mg/d,分2次口服,1周内如无不良反应,剂量应增加至300mg/d,此剂量对多数FMS患者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最大剂量可用至600mg/d。由于不良反应呈剂量依赖性,且不良反应可导致更高的停药率,剂量超过300mg/d仅应用于耐受300mg/d剂量的持续性疼痛患者。该药可与抗抑郁药联合应用。
米那普仑(milnacipran)是FDA推荐用于治疗FMS的另一种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抑制剂,早在1997年就在欧洲、亚洲等地区推荐使用,但在德国的FMS治疗指导原则中认为其疗效不佳,不被推荐使用。该药能使37%的FMS患者疼痛改善50%以上。其半衰期较短,一般6~8小时,故最好是每日两次服用,最大剂量可达到每日200mg。其对不伴抑郁症状的FMS患者疗效优于伴有抑郁的患者。其不良反应较少,多表现为轻微的头疼、胃肠道不适。截至2016年该药仍未在国内上市。
其他药物:阿米替林、文拉法辛、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帕罗西汀和氟西汀等抗抑郁药物亦可通过其抗焦虑抑郁的作用改善FMS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逐渐减轻其疼痛等躯体症状。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属同一类药物,可用于治疗FMS [31]。普拉克索是非麦角碱类选择性多巴胺D 2和D 3受体激动剂,对部分患者疼痛、疲劳、躯体不适有一定缓解作用,对压痛点以及精神症状的改善也有一定作用。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曲马多对FMS有一定效果,需注意药物耐受或依赖,因其具有微弱的阿片样和抑制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的联合作用,与度洛西汀等抗抑郁类药物合用有引发5-羟色胺综合征的风险。病例报道显示马来酸氟吡汀有效。用于治疗外周性疼痛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和糖皮质激素,不能有效治疗FMS的疼痛。已经有证据表明,阿片类药物可能加重FMS相关的痛觉过敏和其他集中疼痛,导致阿片类药物诱导的痛觉过敏 [32]。劳拉西泮、唑吡坦、佐匹克隆均可改善睡眠,奥氮平能缩短慢波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连续性,它们在治疗FMS中的辅助作用不可忽视。
2.非药物疗法
疾病教育,认知行为疗法和运动疗法这三种非药物性干预治疗的疗效很好,证据效力强(1A级证据)。这些治疗带来最大的获益是改善患者的功能,这也是慢性疼痛的主要治疗目标 [33,34]。这些治疗方法可使患者的机能得到持续性的改善。而能否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最重要的就是患者是否能够得到这些非药物疗法的帮助,坚持并遵守治疗。
扳机点注射、推拿、太极、瑜伽、针灸和肌筋膜释放治疗都是常用的FMS治疗方法,但仅有相对较少的对照试验作为证据支持 [35]。一些证据表明,这些治疗手段增强了患者对疾病的控制意识,给患者一种治疗选择,会激活人体内的镇痛机制,从而提高安慰剂效应的可能性。尽管这些疗法缺乏高质量证据,但既然慢性疼痛的治疗选择有限,只要不造成伤害都是有应用价值的。
一些神经刺激疗法能有效治疗肌肉骨骼疼痛。被用来治疗外周肌肉骨骼疼痛的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已经获得了一些成功。新的针对与疼痛相关的大脑结构的中枢神经刺激疗法正在进步,其治疗中枢性疼痛状态如FMS等的前景看好 [36,37]。
【预后】
如果接受合适的治疗,大多数FMS患者都能获得较为明显的改善。但往往在初期药物治疗之后,会残留一些症状,此时应鼓励其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非药物治疗干预,尤其是减缓压力、改善睡眠以及加强运动,这样疾病才有可能获得痊愈。
(梁东风)
参考文献
[1]Williams DA,Clauw DJ.Understanding fibromyalgia:lessons from the broader pain research community[J].J Pain,2009,10(8):777-791.
[2]Tracey I,Bushnell MC.How neuroimaging studies have challenged us to rethink:is chronic pain a disease[J].J Pain,2009,10(11):1113-1120.
[3]Phillips K,Clauw DJ.Central pain mechanisms in the rheumatic diseases:future directions[J].Arthritis Rheum,2013,65(2):291-302.
[4]Harris RE,Clauw DJ.How do we know that the pain in fibromyalgia is“real”[J].Curr Pain Headache Rep,2006,10(6):403-407.
[5]Gracely R H,Petzke F,Wolf JM,et al.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vidence of augmented pain processing in fibromyalgia [J].Arthritis Rheum,2002,46(5):1333-1343.
[6]Buskila D,Atzeni F,Sarzi-Puttini P.Etiology of fibromyalgia:the possible role of infection and vaccination[J].Autoimmun Rev,2008,8(1):41-43.
[7]Mc Lean SA,Diatchenko L,Lee YM,et al.Catechol O-methyltransferase haplotype predicts immediate musculoskeletal neck pain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after motor vehicle collision[J].J Pain,2011,12(1):101-107.
[8]Lewis JD,Wassermann EM,Chao W,et al.Central sensitization as a component of post-deployment syndrome[J].NeuroRehabilitation,2012,31(4):367-372.
[9]Kato K,Sullivan PF,Evengard B,et al.A population-based twin study of functional somatic syndromes[J].Psychol Med,2009,39(3):497-505.
[10]Wolfe F,Ross K,Anderson J,et al.The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ibromyalgia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J].Arthritis Rheum,1995,38(1):19-28.
[11]Vincent A,Lahr BD,Wolfe F,et al.Prevalence of fibromyalgia: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Olmsted County,Minnesota,utilizing the Rochester Epidemiology Project [J].Arthritis Care Res(Hoboken),2013,65(5):786-792.
[12]Jones GT,Atzeni F,Beasley M,et al.The prevalence of fibromyalgia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a comparison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1990,2010,and modified 2010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J].Arthritis Rheumatol,2015,67(2):568-75.
[13]周穗赞,王晓莉,王燕,等.河北省某村妇女产褥期传统行为及相关疼痛性疾病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9):2708-2710.
[14]David A.Williams,Lesley M.Arnold.Measures Applied to the Assessment of Fibromyalgia:Fibromyalgia Impact Questionnaire(FIQ),Brief Pain Inventory(BPI),the 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MFI-20),the MOS Sleep Scale,and the Multiple Ability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MASQ;cognitive dysfunction)[J].Arthritis Care Res(Hoboken),2011,63(11):S86-S97.
[15]Wolfe F,Smythe HA,Yunus MB,et al.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1990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fibromyalgia:report of the Multicenter Criteria Committee[J].Arthritis Rheum,1990,33:160-172.
[16]Wolfe F,Clauw D,Fitzcharles MA,et al.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preliminary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fibromyalgia and measurement of symptom severity [J].Arthritis Care Res,2010,62:600-610.
[17]Daniel J.Clauw.Fibromyalgia a clinical review [J].JAMA,2014,311(15):1547-1555.
[18]Wolfe F,Clauw DJ,Fitzcharles MA,et al.Fibromyalgia criteria and severity scales for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studies:a modification of the ACR preliminary d iagnostic criteria for fibromyalgia[J].J Rheumatol,2011,38(6):1113-1122.
[19]Wolfe F,Häuser W.Fibromyalgia diagnosis and diagnostic criteria[J].Ann Med,2011,43:495-502.
[20]Liang D,Zhang J,Huang F.Misdiagnosis of fibromyalgia as axial spondylarthritis:lessons from analysis of 26 cases[J/OL].Arthritis Rheumatol,2015,67(suppl 10).http://acrabstracts.Org/abstract/misdiagnosis-of-fibromyalgia-fm-as-axial-spondylarthritis-spa-lessons-from-analysis-of-26-cases.
[21]Di Franco M,Iannuccelli C,Bazzichi L,et al.Misdiagnosis in fibromyalgia:a multicentre study[J].Clin Exp Rheumatol,2011,29(Suppl 69):S104-S108.
[22]李晏,黄烽.不容忽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精神心理异常[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2,16(2):73-76.
[23]Jorit JL Meesters,Ann Bremander,Stefan Bergman,et al.The risk for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J].Arthritis Res Ther,2014,16(5):418.
[24]Yan Li,Shengli Zhang,Jian Zhu,et al.Sleep disturbances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pain,disease activity,depression,and anxiety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a case-control study [J].Arthritis Res Ther,2012,14(5):R215.
[25]李晏,张胜利,黄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2,16(4):251-254.
[26]Salaffi F,De Angelis R,Carotti M,et al.Fibromyalgia in patients with axial spondyloarthritis:epidemiological profile and effect on measures of disease activity [J].Rheumatol Int,2014,34(8):1103-1110.
[27]Arnold LM,Lu Y,Crofford LJ,et al.A double-blind,multicenter trial comparing duloxetine with placebo in the treatment of fibromyalgia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J].Arthritis Rheum,2004,50:2974-2984.
[28]Russell IJ,Mease PJ,Smith TR 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duloxetine for treatment of fibromyalgia in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results from a 6-month,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fixed-dose trial[J].Pain,136:432-444.
[29]Choy EH,Mease PJ,Kajdasz DK,et al.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duloxe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fibromyalgia:pooled analysis of data from five clinical trials [J].Clin Rheumatol,2009,28:1035-1044.
[30]Arnold LM,Russell IJ,Diri EW,et al.A 14-week,randomized,double-blinded,placebo-controlled monotherapy trial of pregabalin in patients with fibromyalgia[J].The journal of pain: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ain Society,2008,9(9):792-805.
[31]Häuser W,Bernardy K ,Uçeyler N,et al.Treatment of fibromyalgia syndrome with gabapentin and pregabalin-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Pain,2009,145(1-2):69-81.
[32]Brummett CM,Janda AM,Schueller CM,et al.Survey criteria for fibromyalgia independently predict increased postoperative opioid consumption after lower-extremity joint arthroplasty:a prospective,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J].Anesthesiology,2013,119(6):1434-1443.
[33]Williams DA,Cary MA,Groner KH,et al.Improving physical functional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fibromyalgia:a brief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J].J Rheumatol,2002,29(6):1280-1286.
[34]Goldenberg DL,Burckhardt C,Crofford L.Management of fibromyalgia syndrome [J].JAMA,2004,292(19):2388-2395.
[35]Mist SD,Firestone KA,Jones KD.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exercise for fibromyalgia:a meta-analysis[J].J Pain Res,2013,6:247-260.
[36]Hargrove JBBR,Bennett RM,Simons DG,et al.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f noninvasive cortical electrostim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fibromyalgia patients [J].Pain Med,2012,13(1):115-124.
[37]Williams JA,Imamura M,Fregni F.Updates on the use of 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in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J].J Rehabil Med,2009,41(5):30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