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起 病 年 龄
抽动障碍的起病年龄为2~21岁,平均起病年龄为6~7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5)1。多见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以5~10岁最多见。抽动障碍患者的病情通常在10~12岁最严重。
就抽动障碍本身而言,发声性抽动通常比运动性抽动出现的要晚,平均发病年龄为11岁。而秽语的起病年龄通常又比简单发声性抽动要晚,平均起病年龄为13~14.5岁,并且病程中大约1/3的患者秽语症状可以自然消失。
抽动障碍是儿科疾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少见于成人。通常把于18岁以后起病的抽动障碍称为晚发性或成人抽动障碍(adult tic disorders)。抽动障碍在成年发病很少见,表现多不典型,临床上极易误诊。成人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同样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中枢神经递质系统异常及精神因素有关。成人期起病的抽动障碍只有很少病例报道为特发性,多数文献报道的是由于创伤、脑炎等引起的继发性抽动障碍。由于伴发的感觉性抽动症状及心理行为问题,经常被误诊为心理疾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影响工作和生活。石志鸿等于2008年对10例17岁以后发病的慢性抽动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其中男6例,女4例,就诊年龄24~37岁,发病年龄17~34岁,病程3~13年。首发症状多为肢体抽动,累及全身的较多见,面部抽动并不常见。而儿童多以头面部抽动为首发症状(55%~60%),95%以上的患儿抽动累及头面部。成人的感觉性抽动症状明显,成为多数患者最痛苦的感受,伴随的心理行为问题较儿童更突出,尤其是抑郁和焦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正常的社交活动,亦是成年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成人抽动障碍的病程较长,病情易波动,甚至持续终生。成人抽动障碍的临床特点为:①首发症状多为肢体抽动;②抽动多累及全身;③可伴发声性抽动;④感觉性抽动症状明显;⑤伴随明显心理行为问题;⑥病程有明显波动,但没有症状自然消失。成人抽动障碍的治疗用药时间相对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