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寄生虫病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巴贝虫病

巴贝虫病(babesiosis)是一种新的人兽共患病,是由一种寄生于哺乳动物和鸟类等脊椎动物红细胞内的蜱媒原生动物巴贝虫( Babeia)引起的。1957年南斯拉夫报告第一例人巴贝虫病,此后美国、爱尔兰、苏格兰、南斯拉夫、前苏联及墨西哥等许多国家均有人巴贝虫病的报道。
一、病原学
巴贝虫属原生动物,其结构十分简单,为单细胞动物。与其他原生动物一样,巴贝虫属真核生物。其形态结构随巴贝虫发育阶段而异。寄生于哺乳动物红细胞内的巴贝虫呈梨形或圆形、梨籽形、杆形或阿米巴形等形状。巴贝科原虫可分为两类,即小型组长度不超过2. 5μm,如马巴贝虫和分歧巴贝虫;大型组长度超过3μm,如双芽巴贝虫。感染人的巴贝虫目前报道的均为小型组。
巴贝虫需要通过两个宿主的转换才能完成其生活史,且只能由蜱传播,蜱是巴贝虫唯一的传播媒介。巴贝虫生活史包括哺乳动物体内的裂体生殖阶段及蜱体内的配子生殖和子孢子增殖阶段。首先,当蜱叮咬哺乳动物时,大多数巴贝虫的子孢子随着蜱的唾液接种到动物体内后,直接进入红细胞,以二分裂或出芽方式进行裂体生殖,产生裂殖子,当红细胞破裂后,虫体逸出再侵入新的红细胞,又重复裂体生殖,形成新的裂殖子。然后,当蜱叮咬感染巴贝虫的哺乳动物时,裂殖子随叮咬吸血进入蜱的肠管,此时大部分虫体死亡,部分虫体发育成为纺锤形的具有一个顶突和几根鞭毛样突起的虫体,称为配子。由两个这样形态相似而电子密度及大小不同的辐射体配对,2个核结合在一起形成合子。球形的合子转变为长形能运动的动合子。然后,动合子侵入蜱的肠上皮、血淋巴细胞、马氏管、肌纤维等各个器官内反复进行孢子增殖,形成更多的动合子;动合子侵入蜱卵细胞后保持休眠状态,必须等子蜱发育成熟或采食时,才开始出现与成蜱体内相似的孢子增殖过程;在蜱叮咬吸血后24小时内,动合子进入蜱的唾液腺细胞转为多形态的孢子体,反复进行孢子增殖,形成成千上万个对哺乳动物宿主有感染性、形态不同于动合子的子孢子。
二、流行病学
我国巴贝虫病的流行呈现地方性,点状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云南、台湾等省丘陵地带均发现巴贝虫病患者。自然界广泛分布着巴贝虫的中间宿主,家畜、野生动物及宠物都是其重要的保虫宿主。其传播媒介蜱广泛分布于我国新疆、内蒙古、甘肃等西部地区及南方各省。这些都是巴贝虫病流行与分布广泛的生物因素。自然因素对巴贝虫病的流行与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包括地理、气候、中间宿主及保虫宿主等。地理因素对人巴贝虫病的分布有明显的影响。
目前已确认人巴贝虫病的病原有4种,分别为田鼠巴贝虫、牛巴贝虫、分歧巴贝虫和马巴贝虫,带虫动物及蜱是人巴贝虫病感染的主要来源。
人巴贝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经蜱叮咬传播和经输血传播。在已发现的人巴贝虫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中,病人与带虫牛或马、犬有密切接触史或患者有野外活动经历。在动物和人之间是否存在因除蜱之外的其他吸血昆虫如蚊、虻等的机械传播目前仍未可知。人巴贝虫病是否通过胎盘传播也还缺乏证据。
人群普遍对本虫易感。但各种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摘除脾脏或脾脏功能有缺陷及患艾滋病者等更易感。
三、致病机制
人巴贝虫病通过蜱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其致病机制及症状都与疟原虫引起的疟疾相似,含有原虫的红细胞被蜱类摄入后在其内发育到有性阶段而形成合子,继而不断分裂增殖进入蜱涎腺细胞,腺型原虫随蜱吸血再感染给脊椎动物完成生活史。巴贝虫侵入宿主红细胞使红细胞发生溶解是其致病的主要原因。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1~9周。发病初期症状轻重悬殊。根据病情轻重,可有轻型、中型、重型之分。慢性患者的原虫血症可持续数月以至数年。本病的临床特征以发热寒战、疲乏不适及全身肌肉关节痛为其特点,具体表现有轻有重,典型的症状是轻到重度的溶血性贫血。此外由于血细胞碎片阻塞血管及组织缺血造成的组织坏死等原因,患者还常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衰竭等症状。人巴贝虫病的发热症状没有疟疾发病时所见的周期性,可以与之区别。相对而言,本病的重症表现多见于老年人及脾脏切除的患者。
五、辅助检查

1.病原学诊断

本病的病原学诊断主要包括显微镜检查及动物接种两种。血液涂片镜检时,其虫体形态和大小与疟原虫相似,尤其是在红细胞内可发现有多个环形体,但巴贝虫感染的红细胞内没有从血红蛋白来的褐色颗粒,由此可区别鉴定。轻度原虫血症的患者涂片不易查获虫体,可取患者血液1ml接种于金黄地鼠腹腔,在2~3周内可产生原虫血症,1个月后采血涂片可检获原虫。

2.血清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可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间接血凝、毛细管凝集试验或ELISA法。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是诊断巴贝虫感染的重要方法,以从田鼠分离的已知巴贝虫作抗原,将待检血清作连续稀释,取各稀释度的血清进行检测,抗体滴度等于或大于1∶64有诊断意义,4倍或以上滴度增高是最好的诊断标准。

3.分子生物学诊断

PCR试验可在数小时内快速扩增出巴贝虫特异的基因序列,本法的敏感性强,国外文献报道可达30虫体/ml,此外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在巴贝虫虫种鉴定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依据病史(是否到过流行区、被蜱叮咬或接触有蜱孳生的地方、近期有无输血或脾切史)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检查可作出明确诊断。
对重症患者,其临床表现酷似疟疾,故应注意鉴别。其他类型应注意与其他肝胆疾病或呼吸系统疾病相鉴别。
七、治疗与预防
本病的治疗以解热、镇痛为主,有明显溶血者应及时输血。用克林霉素肌内注射或与奎宁口服合用,能迅速退热,减少原虫血症,是近年来用于治疗微小巴贝虫所致人巴贝虫病的安全有效方法。
预防本病发生主要应避免媒介蜱类活动季节进入疫区,如常进入有感染危险地区,应使用含二乙基甲苯的驱除剂驱避蜱类;对家畜及宠物要定期灭蜱,包括其饲养环境;由于输血传播是本病特殊且重要的传播途径,对疫区的献血者应做认真的检查,还应警惕无症状带虫者作为献血员引起输血传播。

(沈玉娟 曹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