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药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6.2 肾上腺素受体

某些组织在发育期间其肾上腺素受体的密度可以有所改变。新生儿粒细胞的β受体密度以及由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cAMP生成比成人低;淋巴细胞的受体密度则随成熟期而增加;而由婴儿至儿童的血小板的β受体密度很低,这可能与在此期间对肾上腺素的反应降低有关。
肾上腺素系统的未成熟性已引起人们的注意,特别是它们对心、肺的影响。当应用普萘洛尔阻断受体后,胎儿对交感性刺激的反应为心率减慢,这表明了妊娠后期的减弱性影响部分地是由于副交感性作用的迅速加强所致。有报告称婴儿心脏的β 1受体数量减少,可以影响药物的药效。
在大鼠胚胎,肾上腺素受体在交感神经支配的发育之前就已出现;与激动受体后产生效应密切相关的腺苷酸环化酶也已出现在心肌细胞的肌浆网,它通过第二信使cAMP调节钙的摄取而引起心肌收缩。在人胎儿,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与妊娠时间有密切关系,而钙的摄取则与成熟的阶段无关。人胎儿对儿茶酚胺的收缩反应与成人相比则有所增加,但在胎儿心脏各部位采样测定的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均比成人相应部位低,在其交感神经支配和儿茶酚胺水平方面也有类似的情况。因而,一般认为这种差异的原因比较复杂,尚待进一步研究。血管对交感性刺激的反应也出现年龄的影响,在发育未成熟犬,其血管对递增浓度的肾上腺素的反应比成熟犬强。有人认为这种对血液循环中儿茶酚胺的反应性增强,对于维持未成熟动物的肾血流量起到一定的作用。
也有人在胎儿肺观察发育对受体的影响。在胎儿与新生儿,肺对β效应的反应性的增加往往伴有β受体密度的增加,这种变化可以在出生后更易于适应呼吸空气。在出生前的时刻,胎儿肺的β受体就紧密地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分泌以及促进肺液体的吸收相关联。实验表明,人胎儿肺切片的β受体以及由异丙肾上腺素激动而引起的生成均增加。应用β受体激动药,如异克舒令(isoxsuprine)可刺激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形成和分泌以及促进肺液的吸收,有利于胎儿的呼吸。但如在保胎治疗(早产时抑制子宫收缩)时较长时间地给予β 2受体激动药利托君(ritodrine)可使肾上腺素受体发生向下性调节(这在胎羊已得到证实),而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降低,将会对其出生后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