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节 糖尿病的三间分布
一、糖尿病地区分布
2007年全球20~79岁糖尿病患病人数大约是2. 46亿,印度排第一,人数为4. 09千万;其次是中国,为3. 98千万;第三是美国,人数为1. 92千万。到了2011年,IDF最新数据显示(见表1-1),中国已经远远超过印度,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在糖尿病患病人数排名世界前十位的国家中,亚洲占4个,除中国和印度外,还有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因此亚洲是糖尿病绝对数最高的地区。在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中,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IDF估计,80%的糖尿病将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且这种趋势会随时间更加明显,这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表1-1显示2011年世界糖尿病人口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及2030年估计数(20~79岁)。
表1-1 世界糖尿病人口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估计数(20~79岁)
从表1-2可见,世界上糖尿病患病率排名前10位的国家,主要位于太平洋岛国和中东地区,其患病率高达18%以上,即每4个或5个人中就有一位糖尿病患者。中国和印度患病率未达到世界前10位的水平,但绝对数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表1-2 糖尿病患病率前10位国家(20~79岁)
按IDF成员国所属地区划分,患病率排前三位的地区是中东北非地区、北美加勒比海地区、西太平洋地区,分别为12. 5%、11. 1%和10. 1%;其次是东南亚地区和中南美地区,患病率均为8. 6%;患病率最低的地区是欧洲和非洲,分别为6%和5%。由于中国糖尿病患病绝对数较大,所以西太平洋地区患病人数最多。在患病较低的欧洲地区,波兰、葡萄牙、俄罗斯患病率分别达到了10. 6%、12. 7%和11. 5%。在患病率较高的西太平洋地区,日本、马来西亚患病率最高,达11%;朝鲜糖尿病患病率已经接近中国的水平,为9. 1%;最低的越南,患病率为2. 9%。糖尿病在全球分布呈区域性,与当地经济水平和生活习惯关系非常密切。
我国1996年11省市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是全国患病率最高的地区,(标化率为4. 56%),其次是四川省(标化率为4. 37%),上海市同时期的标化患病率也在4%以上。河南、山东、吉林、甘肃、江苏和广东,为3%~4%,处全国平均水平(3. 2%);浙江较低,为1. 99%。同时期广西、福建、山西的未标化患病率为2%。从全国范围来看,患病率的分布比较均匀。
而进入21世纪后的前5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经呈现较大的地域差异。患病率最低的地区是广西,为1. 43%,其次是青海(2. 7%)、广东(2. 8%),但是广州达到5. 5%。处在3%~4%水平的地区是辽宁、山西、四川。在4%~5%水平的地区有重庆、辽宁大连和河北。大于5%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直辖市,比如北京(10. 5%)、上海(6. 2%)、天津(8. 1%)和广州(5. 5%),以及山东沿海城市(8%)。北京资料来自35岁以上人群,其患病率水平会高于以20岁为起始年龄的人群,但是,北京资料缺少餐后血糖的数据,因此,10. 5%在35岁以上人群中还存在低估的可能。此外,广州的数据高于广东,上海市区的数据高于整个上海地区,大连的数据高于辽宁,地区差异可能与区域经济状况不同有关。总之,21世纪前5年,中国大部分地区糖尿病患病率已经接近甚至超过欧洲发达国家的水平,英、法、德等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在6. 8%~7. 8%之间。
二、时间分布
糖尿病患病率随时间和年代成上升趋势。IDF基于各国的调查结果估计出来的数字显示,2000年全球患病人数为1. 71亿,2007年2. 46亿,2011年达到3. 66亿,呈现出明显的随时间和年代增多的趋势。美国的调查结果显示,1935年糖尿病患病率为0. 37%,1960年上升为0. 91%,上升了近3倍,1988~1994年患病率为7. 8%,上升20多倍,到2011年美国患病率已经达到10. 9%。新加坡华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也从1975年的1. 6%,上升为1985年的4. 0%和1992年的8%,最新的数据已经超过9%。马来西亚人也从1975年的2. 4%,上升至1985年的7. 6%,2011年的11. 7%。此外,随着经济的改善,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如亚非国家将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群增加的主力人群。
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1978年仅为0. 7%,1996年迅速增长至2. 3%,到2002年则增长到4%~5%,接近或超过欧洲发达国家的水平。而2010年已经上升至11. 6%。每隔10年左右的时间,糖尿病患病率增加1倍。由于存在15. 5%~50%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因此,此患病上升的趋势在近期内不会缓解。
三、人群分布
(一)年龄分布
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糖尿病患病和发病均随年龄而增加。这种结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不同人种、不同时期均为一致。美国1999—2002年NHANES报道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约为9. 3%,20~39岁为2. 3%,40~59岁达10%,而60岁以上可高达20%;老年糖尿病患者可占糖尿病总人数的40%以上。我国1978年全国数据显示,总人群患病率为0. 67%,40岁以下仅为0. 04%,40岁以上升高至2. 5%,60岁以上达4. 3%。1995—1996年全国20~75岁人群的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3. 2%,40岁以下人群患病率为1. 0%,40~60岁在4. 6%左右,60岁以上比40~60岁高2倍多,而≥60岁组患病率为11. 3%,是总患病率的3倍多。2008年的数据显示,20~39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3. 2%,40~59岁人群为11. 5%,而60岁以上已经到达20. 4%。目前中国人群的糖尿病患病水平已经超过了美国10年前的水平(表1-3)。
表1-3 中国3次糖尿病调查年龄别患病率(%)
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是公认的事实。但是,在糖尿病患病人数随年龄和年代增加的大趋势下,中青年患病率增加尤其突出(见前述)。以中国为例(见表1-3),1978年40岁以下人群患病率为0. 04%,1995年上升至1. 0%,到2008年已经达到3. 2%,超过了1995年全人群的患病率,因此青少年糖尿病的预防将是十分迫切的任务。
(二)性别分布
West在关于糖尿病流行病学的经典著作中认为,糖尿病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美国1988—1994年NHANES调查结果显示,男性患病率为7. 9%,女性为7. 8%,调整后男女各为8. 7%,7. 8%;1999—2002年NHANES结果为男性10. 2%,女性8. 5%,调整后男女各为10. 6%和8. 2%;但美国1971—1981年男女之比为1∶1. 32。在亚洲地区的日本、朝鲜、东南亚发病也是男性多于女性,如新加坡,年龄≥30岁人群中,男性为6. 0%,而女性为5. 4%。我国1996年11省市糖尿病患病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男性为3. 40%,女性为3. 79%,女性高于男性;2010年的数据显示,男性患病率为12. 1%,女性为11. 0%,男性高于女性;但第一次调查的结果显示,男女差异无显著性。
(三)种族和民族
世界上不同民族的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不同,患病率最高的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比马印第安人,美国Strong Heart Study研究中亚利桑那州中部包括比马在内的3个印第安部落人群的患病率高达60%。瑙鲁人及别的太平洋岛国如斐济、萨摩亚(南太平洋)、汤加(西太平洋)的患病率也较高。患病率最低的是阿拉斯加的因纽特人及阿萨巴斯卡印第安人。印度洋次大陆的其他种族、中国和印度尼西亚患病率较低。
在美国,黑人、墨西哥人比白人患病率高,1999—2002年NHANES的结果,黑人、墨西哥人、白人调整后患病率分别为14. 6%、13. 5%和7. 8%。新加坡的印度人患病率最高,其次是马来人,华人最低。而在毛里求斯则是华人高于印度人和克里欧人。
我国第一次全国调查研究了民族差异,患病率年龄标化后的结果是,贵州、青海、广西三省中,苗、汉、藏及壮族间患病率差别无显著性。但在内蒙古,汉族的患病率高于蒙古族。在宁夏,回族患病率高于汉族。在新疆,维吾尔族患病率高于其他民族。
(四)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城乡和经济水平
大多数研究结果证实,文化程度与糖尿病发病呈负相关的关系,文化程度越高,患病率越低。我们对北京市科研人群的研究,证实文化程度与糖尿病发生呈负相关。这可能与文化水平高的人群,更容易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在职业方面,我国第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干部是糖尿病高发人群,为2. 2%,而工人、农民、牧民等体力劳动者,患病较低,分别为1. 02%、0. 53%、0. 31%。而1996年的数据显示,患病率以个体商业、服务人员最高,其次为家庭妇女和干部,农民仍然最低。
从全球范围来看,城乡差异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十分明显,比如印度和基里巴斯的密克罗尼西亚人,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我国1997年12个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除哈尔滨外,其他11个地区城市患病率总体上比农村高79%~80%,个别地区如北京、成都、西安、遵义比农村高1倍以上。在发达国家,由于城乡差别不大,患病率的差异并不明显。我国1996年的调查数据明显地提示,经济水平与糖尿病患病的关系,贫困县农村的患病率可低到1. 75%(标化率为1. 71%),而省会城市,患病率可上升至5. 76%(标化率为4. 58%)。2008年全国的数据显示,城乡差别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消失,均为12. 0%,而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城乡分别为11. 3%和6. 7%)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分别为10. 4%和5. 85%)的差异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