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脑性瘫痪的定义
一、脑性瘫痪定义的历史变迁
脑性瘫痪的定义,随着医学的进展和医学模式转变而不断改变。表1-1,表1-2分别叙述了世界各国和我国不同时期不同作者有关脑性瘫痪的定义。
表1-1 国外脑性瘫痪的定义
续表
表1-2 国内脑性瘫痪的定义
二、脑性瘫痪定义三要素
分析不同时期世界各国的脑性瘫痪定义,不难看出人们对脑性瘫痪的认识逐步深入,在脑性瘫痪的定义中存在着三个要素,临床医生诊断脑性瘫痪,必须符合这三个要素。现将脑性瘫痪定义三要素介绍如下:
1.发育性
脑性瘫痪是脑组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损伤。指各种原因作用在未成熟的正在生长发育中的脑组织上,而不是作用在已发育成熟的脑组织上。例如成年人脑出血时,也出现与脑性瘫痪相似的症状,但不能诊断为脑性瘫痪,因为它不是作用在发育中的脑组织上,而是作用在成熟的脑组织上,不符合发育性的特点。
2.非进行性
指脑性瘫痪的病变是非进行的,症状是非进行性的,病情以不再向前发展为特点。在临床上我们看到很多疾病,如脑炎、脑水肿、脑肿瘤,也表现出与脑性瘫痪相同的症状,但是由于症状是进行性的,病情逐渐加重,所以不能诊断为脑性瘫痪,而应诊断为某疾病。根据脑性瘫痪症状是以非进行性为特点,可以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但是对那些进行性不明显,或进展缓慢的脱髓鞘疾病,或先天性疾病,与脑性瘫痪也是难以区别的。此外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常常看到很多脑性瘫痪患儿,当确诊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治疗或治疗不恰当时,这些患儿肢体愈来愈硬,尖足症状愈来愈明显,病情在逐渐加重。这是因为患儿异常姿势、异常运动的感觉传导恶性循环,症状仍然发展。所以Bobath博士认为脑性瘫痪的临床症状至少要在青春期前是进行性的,临床症状随着成长在变化。脑性瘫痪主要的症状是运动与姿势异常,表现四肢和躯干肌张力异常,如过度紧张(强直或痉挛)、肌张力动摇不定和低紧张;运动异常主要以原始反射姿势残存、异常姿势出现与运动发育延迟。由于临床症状的变化与姿势异常的特点,对诊断脑性瘫痪,尤其对脑性瘫痪型别的判定又增加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诊断婴儿脑性瘫痪时更应慎重。
3.永久性
脑性瘫痪不是一过性疾病,而是永久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例如患脑炎后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其症状由于治疗会慢慢消失,呈一过性。而脑性瘫痪则不然,可以导致永久性的运动功能障碍。如果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症状可以减轻,但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早期诊断脑性瘫痪存在一定困难。
所以脑性瘫痪定义三要素包括:①脑在生长发育时期受到的损伤;②其损伤的病变是非进行性的;③症状不是一过性,而是永久性的运动功能障碍。这三大特点对诊断脑性瘫痪十分重要,根据这三大要素又可以与其他的疾病进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