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5.6 胸腹部X线摄影

【胸部后前位】 1. 体位

(1) 患者面向摄影架站立,前胸紧靠探测器,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
(2) 人体正中矢状面对探测器中线,头稍后仰,将下颌搁于胸片架上方,探测器上缘超过两肩3cm。
(3) 两手背放于髋部,双肘弯曲,尽量向前。两肩内转,尽量放平,并紧贴探测器。
(4) 探测器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50~180cm(观察心脏时,摄影距离为180~200cm)。
(5) 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2. 中心线

水平方向,通过第6胸椎,垂直射入探测器。

3. 标准影像显示

(1) 肺门阴影结构可辨。
(2) 锁骨、乳房、左心影内可分辨出肺纹理。
(3) 肺尖充分显示。
(4) 肩胛骨投影于肺野之外。
(5) 两侧胸锁关节对称。
(6) 膈肌包括完全,且边缘锐利。
(7) 心脏、纵隔边缘清晰锐利。

【胸部侧位】 1. 体位

(1) 患者侧立摄影架前,被检侧胸部紧靠探测器,探测器上缘应超出肩部。
(2) 胸部腋中线对准探测器中线,前胸壁及后胸壁投影与探测器边缘等距。
(3) 两足分开,身体站稳,双上肢上举,环抱头部,收腹,挺胸抬头。
(4) 探测器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50~ 180cm(观察心脏时,摄影距离为180~200cm)。
(5) 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2. 中心线

水平方向,经腋中线第6胸椎平面垂直射入探测器。

3. 标准影像显示

(1) 照片中无组织遮盖部分呈漆黑。
(2) 第4胸椎以下椎体清晰可见,并呈侧位投影。
(3) 从颈部到气管分叉部,能连续追踪到气管影像。
(4) 心脏、主动脉弓移行部、降主动脉影像明了。
(5) 胸骨两侧缘重叠良好。

【胸部右前斜位】 1. 体位

(1) 患者直立于摄影架前,胸壁右前方靠近摄影架面板,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
(2) 右肘弯曲内旋,右手背放于髋部,左手上举抱头。
(3) 左胸壁离开探测器,使人体冠状面与探测器约成45°~55°。探测器上缘超出肩部3cm,左右缘包括左前及右后胸壁。
(4) 探测器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50~180cm。
(5) 服钡剂后,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曝光。

2. 中心线

水平方向,对准左侧腋后线经第七胸椎高度垂直射入探测器。

3. 标准影像显示

(1) 胸部呈斜位投影,心脏大血管投影于胸部左侧,不与胸椎重叠,胸椎投影于胸部右后1/3处。
(2) 心脏、升主动脉弓影像清晰可见,胸部周边肺纹理能追踪到。
(3) 肺尖显示清楚,食管的胸段钡剂充盈良好。

【胸部左前斜位】 1. 体位

(1) 患者直立于摄影架前,胸壁左前方靠近摄影架面板。
(2) 左肘弯曲内旋,左手背置于髋部,右手高举抱头。
(3) 人体冠状面与探测器约成65°~75°,探测器上缘超肩部上方3cm。右前、左后胸壁与探测器边缘等距
(4) 探测器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50~180cm。
(5) 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曝光。

2. 中心线

水平方向,经右侧腋后线第七胸椎高度垂直射入探测器。

3. 标准影像显示

(1) 胸部呈斜位投影,心脏大血管于胸椎右侧显示,胸椎投影于胸部左后方1/3偏前处。
(2) 下腔静脉基本位于心影底部中央显示。
(3) 胸主动脉全部展现,边缘清晰。
(4) 胸部周边肺纹理追踪到,肺尖显示清楚。

【胸骨后前斜位】 1. 体位

(1)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人体长轴与摄影台长轴垂直,双上肢内旋置于身旁。
(2) 两肩尽量内收,使胸骨紧贴台面,头转向右侧
(3) 探测器上缘达胸锁关节上1cm,下缘包括剑突

2. 中心线

倾斜中心线,自背部脊柱右后射向左前方,经过胸骨达探测器中心。中心线倾斜角度,视胸廓前后径而定,一般在20°左右。采用此体位是使X线的倾斜方向与滤线栅的铅条排列方向一致。摄影条件宜用低千伏、低毫安、长时间、近焦片距。曝光时嘱患者均匀呼吸。

【胸骨侧位】 1. 体位

(1) 患者侧立于摄影架前,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
(2) 两臂在背后交叉,胸部向前挺出,两肩尽量后倾,胸骨成侧位。
(3) 探测器上缘超胸骨颈切迹,下缘包括剑突。胸骨长轴对探测器中线。
(4) 探测器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2. 中心线

水平方向,经胸骨中点,垂直射入探测器。

【膈上肋骨前后位】 1. 体位

(1) 患者站立于摄影架前,背部紧贴摄影架面板,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
(2) 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摄影架面板并对准探测器中线,下颌稍仰,探测器上缘超出两肩。
(3) 双肘屈曲,手背放于臀部,肘部尽量向前。
(4) 探测器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5) 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2. 中心线

水平方向,通过第七胸椎垂直射入探测器。

3. 标准影像显示

(1) 第1~6前肋与第1~9后肋投影于照片中,且包括两侧肋膈角。
(2) 纵隔后肋骨边缘也应清晰显示。
(3) 以上肋骨骨纹理显示清晰。

【膈下肋骨前后位】 1. 体位

(1) 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对探测器中线。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稍外展。
(2) 探测器上缘包括第5胸椎,下缘包括第3腰椎两侧包括腹侧壁外缘。
(3) 探测器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100cm。
(4) 呼气后屏气曝光。

2. 中心线

通过脐孔上,向头侧倾斜10°~15°射入胶片中心。

3. 标准影像显示

(1) 第8~12肋骨在膈下显示,并投影于腹腔内。
(2) 以上肋骨骨纹理清晰可见。

【肾、输卵管及膀胱前后位】 1. 体位

(1) 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下肢伸直,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台面中线重合,两臂置于身旁或上举。
(2) 探测器上缘超出胸骨剑突,下缘包括耻骨联合下2.5cm。
(3) 探测器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4) 呼气后屏气曝光。

2. 中心线

对准剑突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垂直射入探测器。

3. 标准影像显示

(1) 腹部全部包括在照片内。腰椎序列投影于照片正中并对称显示。
(2) 两侧膈肌、腹壁软组织及骨盆腔均对称性的显示在照片内,椎体棘突位于照片正中。
(3) 膈肌边缘锐利,胃内液平面及可能出现的肠内液平面,均应辨认明确。
(4) 肾、腰大肌、腹膜外脂肪线及骨盆影像显示清楚。

【前后立位腹部平片】 1. 体位

(1) 患者站立于摄影架前,背部紧贴摄影架面板双上肢自然下垂稍外展。
(2) 人体正中矢状面与摄影架面板垂直,并与探测器中线重合。
(3) 探测器上缘包括横膈,下缘包括耻骨联合上缘。
(4) 探测器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5) 呼气后屏气曝光。

2. 中心线

水平方向,经剑突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垂直射入胶片。

3. 标准影像显示

(1) 两侧膈肌、腹壁软组织及骨盆腔均对称性地显示在照片内,椎体棘突位于照片正中。
(2) 膈肌边缘锐利,胃内液平面及可能出现的肠内液平面,均应辨认明确。
(3) 肾、腰大肌、腹膜外脂肪线及骨盆影像显示清楚。

【腹部倒立侧位】 1. 体位

(1) 利用立位摄影架,由协助者用一手提婴儿的两腿,另一手托住患儿头,使患儿成倒立姿势,肛门处放一密度较高的金属标记,如铅号。
(2) 矢状面平行探测器,侧腹壁靠近探测器。
(3) 探测器上缘超出肛门上方5cm,包括前腹壁。
(4) 探测器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2. 中心线

水平方向,通过腹部正中垂直探测器。本体位主要用于观察小儿先天性肛门闭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