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细菌感染风险
输血传播的细菌性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美国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即使是执行了严格的测试程序,细菌性感染仍是导致输血相关死亡的头号病原体,在全部输血相关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三,约有12.1%的输血相关死亡是由经输血传播细菌感染引起的。
经输血传播细菌性感染的主要特征包括发热、畏寒、寒战,甚至可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异体血液成分细菌污染的发生率根据血液成分的不同而各异,血小板制品受细菌污染导致后果远较红细胞和其他血液成分严重。主要原因是血小板需要在室温保存,尽管理论上可以储存5天,但与需要冷藏储存的红细胞相比,其储存的环境温度更适宜细菌的快速生长。
临床中确诊输血相关细菌感染需有明确感染与输血的时间关系、输血血样留取培养化验并与患者血培养结果相比较,符合上述几条才可诊断输血相关细菌感染,必要时还可将血样培养所得菌种与患者血培养所得菌种进行遗传相关性检测。
(一)输注成分血制品相关的细菌感染 1.输注红细胞制品相关的细菌感染
总体来说经输注红细胞传播的细菌感染其发生率并不高,德国统计数据显示,1997~2010年14年期间,德国共发生确诊的输血相关细菌感染90起,其中34起由输注红细胞引起,发生率为1/1 910 000。事实上,红细胞制品细菌检测的阳性率远高于输血相关细菌感染的发生率,有报道可高达约(2~4)例/1000单位,红细胞制品中检出的细菌多为葡萄球菌、丙酸杆菌等正常皮肤定植菌属,这些细菌在1~6℃的红细胞储存条件下无法很好地进行指数级增长。
综合来自法国、新西兰、英国等多个国家病例报道证实,输红细胞相关的细菌感染涉及多种可在1~6℃的环境下增殖的细菌,其中多数为需氧菌,包括革兰阳性菌中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链球菌(streptococcus spp)、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等;以及革兰阴性菌中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沙门菌(Serratia liquifaciens)、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p)、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等。其中革兰阴性菌引起的输血相关细菌感染尤为凶险,其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患者表现为输血后高热(有报道高达42.8℃)、寒战等,这些表现常在输血后即刻出现。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收到的输血相关细菌感染死亡病例呈报中最主要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其起病至死亡的时间中位数仅为25个小时。
2.输注血小板制品相关的细菌感染
相对于输注红细胞传播细菌感染,输注血小板传播细菌感染发生率更高,是前者的1.5倍以上,主要原因是血小板的储存条件为20~24℃的室温,这个温度更适宜各种细菌的生长增殖。美国、法国、英国的研究数据显示,每1000~2000个单位的血小板中就有1个单位的血小板细菌培养阳性,但在细菌培养阳性的血小板制品中,仅1/10可能最终引起细菌感染相关临床症状,而在引起临床症状的病例中有1/5~1/3可能导致死亡。所以,估计输注血小板相关的细菌感染病死率在1/7500~1/100 000之间。众多的报道也证实了这个估计,如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数据显示输注单采血小板传播细菌感染致死的发生率为1/61 000,而输注浓缩血小板传播细菌感染致死的发生率为1/17 000;德国2011年的数据显示输注血小板相关的细菌感染病死率为1/57 000;法国的数据显示病死率约1/140 000。在围手术期患者中,由于机体免疫状态的改变及原发病的复杂性,此比例可能受到影响。
输注血小板制品相关的细菌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中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及革兰阴性菌中的大肠杆菌、沙门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p)、克雷伯菌(Klebsiella spp)等。其中革兰阳性菌是主要致病菌,但革兰阴性菌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致病菌。
输注血小板制品相关的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可表现为急性反应,也可表现为延迟发生,故对于围手术期输注了血小板的患者,无论何时出现发热、甚至感染性休克的症状,都应警惕输血相关细菌感染的可能。
3.输注血浆及冷沉淀相关的细菌感染
由于血浆和冷沉淀等无细胞成分,可冷冻保存,故发生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很低,但也有少数病例报道。因解冻环境被污染而导致冷沉淀和血浆被洋葱样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等致病菌污染。因此,围手术期使用这些血液制品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并密切观察输注后的反应。
(二)输血相关细菌感染的预防
与病毒感染不同,输血传播细菌感染一直缺乏满意的解决方案。在采血、成分血制备、运输、储存及输血等任何环节均有发生细菌污染的可能,故防止细菌污染血制品首先应选择健康献血者,其次应坚持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
其他降低输血相关细菌感染风险方法包括:①在预防细菌污染血制品方面,除选择健康献血者(需注意是否有胃肠道症状)外,完善采血前的皮肤消毒、弃去最初的10~30ml血液、采用单采血小板等。②细菌污染检测方面,由于细菌增殖速度及检测敏感性的问题,检测时间的选择对于检测阳性率有重要影响,一般越是储存的后期,检测阳性率越高,所以尽早使用血小板等血液制品。③细菌检测技术方面,如分子生物学技术(如细菌rRNA探针、PCR等)、细菌检测方法及系统(scansystem、bacT/ALERT BPA培养瓶、双向电泳)等的发展和应用可有效地提高检测的阳性率。④在减少病原体方面,使用光化学方法处理血液制品不但可抑制细菌增殖,还可降低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相关的输血感染风险。
有学者提出在血制品中加入少量抗菌药物成分,但因其有潜在产生耐药菌种的风险及对于大量输血的患者可能造成不良影响而未能实施。对围手术期患者来说,由于多数需输血的手术为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Ⅱ类以上手术,所以规范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对于减少输血相关细菌感染可能也有一定的作用,但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来证实这一可能。